內部FOF及其它

昨天,有權威媒體刊登到了多篇關於FOF的文章,總體上都有些偏負面,如:《FOF背後的機構利益》、《重概念輕實效,FOF創新魚龍混雜》,等等。這些文章都寫的很好,都從某一個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本號過去也都關注過,現就接著跟進一下:

(1)基金公司都想做內部FOF,從他們自身的角度來看,沒有錯。但是,這種做法,其實是在相當於把FOF當成了新型的“聯接基金”,前途是有的,但大概率地長不大。不過,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鑑於基金公司應該大概率地會把好基金放進內部FOF,因此,內部FOF其實給了投資者一個新的選擇基金的參照,很好!當然,如果有基金公司利用內部FOF涉嫌利益輸送,申購了績差基金,將一定會被全市場集體鞭笞。

(2)現有的公募基金公司從業人員都懂基金嗎?他們都認為自己很懂。本號認為,有的時候,大家“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人的“懂”,可能只是瞭解自家基金投資運作的一些內幕而已,而這又有可能是“涉嫌內幕交易”的敏感問題。瞭解一些內部情況,完全不同於研究。

(3)市場原先的很多FOF做的很差,其原因在於很多方面,本號也曾經專門探討過,如:理解的不足;產品自身的設計與運作原因;管理人機制方面的原因;嚴重缺乏真正的基金研究人員,等等。

(4)大家是否認真想過:為什麼有很多基金公司大力宣傳FOF的智能投顧?因為他們不瞭解基金。他們認為基金很簡單,僅僅搞一些數據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了。如果投資基金這麼簡單,那麼那些數學系的畢業的人,豈不各個都將是未來的富翁、富姐了?!

關於智能投顧,還有一個很大的掣肘:當前市場上基金方面的基礎數據質量亟待提高。上週,本號通過某知名數據商下載某個常見基金類別的數據,結果,該類別名下遺漏了很多基金,更別說相關的數據了。呵呵!內部FOF及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