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筷子,刀叉,手,其它

中国人使用筷子已经3000多年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但是古人忌讳“住”与“箸”同音,认为“住”是停止之意,包含不吉利的意思,于是就反其意而成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我觉得筷子的创造发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与筷子的取材和制作工艺简单有很大关系。筷子头是圆的,中下部是方的,其实就寓意“天圆地方”。小小的工艺处理,就最直接的反映出国人对世界认知的态度。

筷子的长度是22-24厘米,筷子+手掌长度+小臂的长度,几乎等于一市尺,可能古人设定最早的长度就是依据于此。

有了筷子就有了桌子,古人离开户外的篝火,开始了以家庭为单元的民居生活。

筷子,多以竹子、木料为原料,贵金属和象牙的筷子极其少见。因为材质的相对廉价,其实拉近了各个阶层的相互关系,除了达官贵人和王侯将相,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最常用的工具其实是没有多少区分——我们都是皇帝子民。

筷子也被用于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曾有君主用一根筷子易断一把筷子不折的形象比喻,让臣民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离不开筷子的。它已有千年的历史,还会有无数的年代去书写它的传奇。

筷子,两根长度一样的小细棍儿,缺一支,或者一支短一支长,都无法正常使用。它们就好像一个团队中那些个体,今天这餐,这两支有缘组合到一起,要想吃上美餐,就需要在这次合作中彼此天衣无缝的合作,谁也不可能比另外一根做得更多或更少;下一餐是否还再次组合,完全不确定,但只要形成组合,必善始善终;假如其中一支折断,会马上有新的替补,完全无缝对接。

真正把控全局的是吃饭之人的那只手。我们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其实不过如此——“吃饭之人的那只手就是皇帝君主”,筷子就是被儒家文化统一了思想的臣民,他们被要求服从和没有特质,随时召唤,随时调遣,随时为君赴汤蹈火。折了就丢弃,自有几乎相差无几的补充上来,简单,实用,位卑。

西方的餐具是刀叉,一左一右互动方能就餐。再看西方对于权利分散的布控,如美国的三权分立,彼此独立,也相互制约相互合作,没有让权利集中在一只手上。而古代的皇帝,现代的领导核心,又何尝不是几千年一贯制的中央集权制呢?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基因创造了我们的历史,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权利,紧握权利之手,在游刃有余的娴熟运用着手中的“筷子”。

我们其实不会使用两只手,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它一般没有特别称谓;我们的少数人习惯用左手,于是创造出一个词“左撇子”,没听说有什么“右撇子”。中国人骨子里就愿意用一只手,于是西方用刀叉,我们用筷子。我们其实就是筷子。

既然我们是筷子,就争取做一根好用,可以使用更长久的筷子。不要轻易就折断,不要落得被丢掉、被弃之不用的短命筷子。要想成为一支好筷子,首先看选材好,其次看做工好,最后看包装好。选材好,即具备良好的身体、意志品质和情商;做工好,即接受过系统完备的长期教育和岗前培训,以及在未来不断充电;包装好,即会展现自己推销自己。只有三好皆具备,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才能做中国的好“筷子”。

我们的背景和基因告诉我们,未来想作拿筷子之人,几乎不可能!还是脚踏实地的作个本本分分的好“筷子”是最现实的。

其实作筷子没什么不好,最早接触美味,每餐都会不同,餐后洗浴,用后歇息,经常调换伙伴,总有新鲜感……作筷子挺好。

做有品质、更耐久的筷子,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