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爲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進入21世紀後的港式警匪片,在敘事風格和表現手法上和以前相較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大部分同類型作品不再走爆裂路線,而是以精緻為主,《無間道》時期是一個代表,後來的《寒戰》時期又是一個代表。雖然中間出現了林超賢的《逆戰》、《火龍對決》以及袁錦麟的《風暴》等一批主打“視覺刺激”的港式警匪片,但因為流行趨勢使然,所以處理的頗“好萊塢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某種“純粹的味道”。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說到警匪片,香港導演陳木勝也是繞不開的,他在90年代推出的《衝鋒隊之怒火街頭》可堪稱是同類型電影裡的典範之作。雖然陳木勝也是一個“好萊塢電影”迷——他的《三岔口》、《雙雄》、《新警察故事》以及翻拍自《一線生機》的《保持通話》等等,均不難看到有模仿好萊塢電影的痕跡,但在2013年,他卻突然拿出了一部足以讓很多有懷舊情結影迷們感到興奮的警匪片《掃毒》。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本片雖然有一個全新的故事,但它卻致敬了三十年來不少經典的香港警匪片元素:其中不僅有臥底、孤膽英雄、警察變節這樣人們耳熟能詳的橋段,而主演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三個人之間的關係,則會讓人不自覺地聯想起吳宇森的《喋血街頭》和《英雄本色》,而最後的槍戰戲也帶點兒杜琪峰《真心英雄》的影子。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除此之外,陳木勝“自我致敬”的地方也有不少,譬如古天樂去通風報信以至於警察部隊遭遇伏擊的橋段,早在他的《新警察故事》裡就已經出現過,除此之外,在他以往電影裡那些能帶給觀眾強烈視覺震撼的拍攝和構圖方法也提升了一個層次,這種“不刻意創新,只圖戀舊”的態度,就陳木勝來說是很少見的。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影片的情節主線其實並不複雜,講述了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飾演的毒品調查科的“三兄弟”為了剿滅泰國毒販八面佛,因錯誤地估計了他的實力最後導致損失慘重,彼此間分崩離析的故事。回到香港之後,三人再度重遇,最終與八面佛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雖然影片的主題是在講“掃毒”,但實則離不開一個“情”字,這個情既指手足之情,又指親情與愛情,於是一段段人物關係,一個個角色就這樣被串聯起來。

這部電影最大的突破,就是刻畫出了三個亦正亦邪的警察形象,儘管三兄弟表面看上去相安無事,實則內部暗潮湧動,每個人都各有心思,因此影片的戲劇衝突,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擒拿八面佛的劉青雲,和為了家庭選擇臨陣退縮的古天樂,一心奉命執行任務的張家輝之間產生的衝突。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當然,這是一部“義字當頭”的電影,最後必須回到信仰、熱血、義氣的東西上來,結尾處三個人勇於放下一切用子彈證明自己的尊嚴,具有很濃烈的80年代英雄片的味道。

為增添懷舊氣息,陳木勝在本片裡採用了鄭少秋版《陸小鳳》裡的《勢要入刀山》作主題曲。不過這首歌放入其中不單只是這一個用途,也使全片的“豪情壯志”更為突出。這首歌在全片裡一共出現了多次,前面幾次的出現是為了力證三人的情誼,最後一次響起於三人在與大反派決戰前夕,當他們重新哼唱起這首歌之後,“誓要去入刀山,浩氣壯過千關,豪情無限,男兒傲氣,地獄也獨來獨往返”的歌詞則變成了他們的墓誌銘。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本片集合了三大影帝,當年反響一般,卻成為了純港式警匪片的絕響

筆者認為,這是一部用來宣洩情感的警匪電影,其中充滿了快意恩仇的武俠味道,所以有時候為了劇情服務,一些故事細節的確有不太合理之處,譬如張家輝掉入鱷魚潭之後的“復活”有點兒狗血,三兄弟最後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在理性層面上也顯得很刻意。

本片當年放映後,很多人認為它很普通,但放眼今天,如此講情講義的片子已經越來越少,事實也證明,這是純粹的港式警匪片最後的絕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