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縣在北京舉辦「風情西口·生態右玉」攝影藝術展

( 通訊員王濤 辛泰) 7月26日,“風情西口•生態右玉”攝影藝術展在北京金臺藝術館開展。

右玉縣在北京舉辦“風情西口·生態右玉”攝影藝術展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聯合國首授環保藝術大師、著名造型藝術家、北京金臺藝術館館長袁熙坤,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主任陳亮,中華環保基金會秘書長徐光,中華環保基金會理事長李偉,原國家旅遊局國際司司長、中國旅遊協會秘書長劉士軍,中國中文衛視電視臺臺長袁勇,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監事長、《中國生態文明》總編輯楊明森,《農民日報》編委徐恆傑,《中國青年報》旅遊週刊總編輯姜蕾,鳳凰網副總編輯吳海鵬,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鬍俊,中青旅副總裁袁浩,中青旅聯科公關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葛磊,傳奇文化發展集團董事長陳宗冰等特邀嘉賓出席。山西省朔州市委副書記操學誠,右玉縣委書記吳秀玲,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志堅,朔州市旅發委主任石劍英等市縣領導參加開展儀式。

右玉縣在北京舉辦“風情西口·生態右玉”攝影藝術展

儀式上,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聯合國首授環保藝術大師、著名造型藝術家、北京金臺藝術館館長袁熙坤就生態環保旅遊作了演講,右玉縣委書記吳秀玲推介了生態文化旅遊產業。與會嘉賓觀看了右玉生態綠色發展宣傳片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右玉道情演出,參觀了攝影藝術展及右玉特色產品展。

右玉縣在北京舉辦“風情西口·生態右玉”攝影藝術展

此次展覽共展出攝影作品60餘幅,特色產品100餘種,全方位展示了右玉的秀美風光、燦爛文化和巨大變化,旨在向與會嘉賓推介右玉,助力右玉旅遊更好地發展。

右玉地處晉西北,是山西的北大門。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這裡還是一片遍地流沙的不毛之地。1969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僅有殘次林8000畝,林木綠化率只有0.3%,沙化面積達225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76.2%。“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土堵門。”這是右玉當時的真實寫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堅持不懈植樹造林,改善生態,創造了黃土高原上的生態奇蹟,全縣綠化率由解放初的不足0.3%提高到現在的54%。先後榮獲全國治沙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榮譽稱號。在近70年造林綠化的艱苦創業實踐中,孕育形成了寶貴的右玉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五次對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指出:“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鬥,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右玉精神是寶貴財富,一定要大力學習和弘揚。”

右玉縣在北京舉辦“風情西口·生態右玉”攝影藝術展

近年來,右玉縣堅持以生態為特色、文化為內涵、旅遊為載體,先後開發了殺虎口風景名勝區、南山森林公園、右衛古城等一批景區景點,舉辦了全國速度賽馬、生態旅遊文化節等各類文化體育活動,全面推進生態建設和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吸引力強的生態文化旅遊產業體系。特別是舉辦了多屆風光攝影展、油畫展,推出了“西口風情”中國右玉油畫寫生季,加快實施右玉油畫寫生基地建設,全面叫響“右玉油畫寫生季”的文化旅遊品牌,全力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201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專門批准成立右玉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成為全省第一家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

當前,右玉縣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著力構建以生態文化旅遊業為核心的綠色產業體系,變生態資本為經濟資本,化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全力打造踐行習總書記“兩山”理論示範區和推動綠色發展先行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