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塞外明珠,山水涼城

涼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南部,座落在東經112 °28′─112°30′、北緯 40°29′─40°32′之間,地處陰山南麓、長城腳下、黃土高原東北邊緣,西距呼和浩特100公里。總佔地總面積518萬畝,地貌複雜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涼城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較為豐富。

塞外明珠,山水涼城

岱哈廣場

地理位置

涼城縣座落在東經112 °28′─112°30′、北緯 40°29′─40°32′之間, 地處陰山南麓、長城腳下、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南部,東鄰豐鎮市,南與山西省左雲縣、右玉縣毗鄰,北與卓資縣接壤,西與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交界。西距呼和浩特100公里,南距煤都大同110公里,北距集寧90公里,東距北京400公里。

塞外明珠,山水涼城

岱海景區

涼城縣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截止至2013年底,涼城縣轄5個鎮(岱海鎮、麥胡圖鎮、六蘇木鎮、永興鎮、蠻漢鎮)3個鄉(天成鄉、廠漢營鄉、曹碾滿族鄉),1個辦事處(岱海旅遊區辦事處),132個村民委員會、9個居民委員會。

塞外明珠,山水涼城

涼城歷史悠久,至古及今,歷經滄桑。根據目前發掘的古遺蹟考證,遠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息繁衍。永興梁、安家營、王墓山發現的古遺蹟,經專家學者考證屬於新石器的中期階段(仰韶文化階段),毛慶溝、老虎山、元子溝文化遺址是比較典型的中國北方新石器晚期時代(龍山文化階段)。考證這些遺址出土的文物,生活在這裡的祖先,在思想文化及勞動技能方面已達到了一定程度,特別是老虎山聚落址圍牆的建築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設圍牆的遺址。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已經有了一定防禦敵人和野獸侵擾的能力,說明這一地區當時的發達狀況。

[面積]涼城縣土地總面積518萬畝(34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5萬畝(水澆地20萬畝),林地146萬畝,草地140萬畝。

塞外明珠,山水涼城

岱海

地形地貌

涼城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南部,大青山南麓,長城北側。地貌複雜多樣,山地丘陵為主。四面環山,中間灘川懷抱岱海,呈海棠葉狀。境內的山脈均屬陰山山脈支脈,有蠻漢山和馬頭山兩個山系,呈NEE—SwW走向。主要山峰分佈於縣境北部和南部。其中,蠻漢山海拔2305米,其山頂為縣境的最高點。

塞外明珠,山水涼城

蠻漢山

氣候

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較長而寒冷,多風乾燥。夏季短促,雨水集中而溫熱。春秋天氣多變而劇烈。降水偏少,蒸發量大。年平均氣溫為5℃,年日照時數3000多小時,年均降水量為350─450毫米。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全縣耕地面積518萬畝,土地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2)水資源。涼城縣水資源豐富。大小33條河流交織于山嶺灘川之間,分屬黃河、永定河、岱海三大水系,其中岱海流域面積為2252平方公里,黃河流域面積為1103平方公里,永定河流域面積為433平方公里。全縣地表水、地下水總儲量為3.16億立方米。

塞外明珠,山水涼城

臥佛山

(3)動植物資源。涼城縣野生植物資源有千餘種,其中具有食用價值的沙棘、山櫻桃、黃花菜、蕨菜、野蔥、野韭菜山杏、山葡萄、蘑菇等聞名區內外。野生動物共有1000餘種,其中經濟動物有20餘種,多出沒於蠻漢山原始森林中。

(4)礦產資源。涼城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的礦種有20餘種,其中,花崗岩品優質高,總儲量約為29萬立方米,目前已打入國際市場;墨玉質地堅硬細膩,物化性能指標均達標準,且儲量豐富,具有較大的工業利用價值;脈金礦點中金的最高含量為每噸17克,平均為每噸4克,被列為國家級地質項目;金剛砂、石榴子石在全國品位甚高,藏量豐富,金剛砂在日本、澳大利亞、歐洲等國家地區銷路看好,石榴子石C+D探明儲量達5.57萬噸,目前正在開採。(搜狗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