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啦!《人民日報》點讚大西安的這家文藝院團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全文2025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好消息!

2018年7月26日

《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

關於文藝院團的文章

而這篇文章的主角

就是咱們的西安演藝集團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西安演藝集團,

一個在文化體制改革大潮中

應運而生的國有企業。

2012年5月16日

由西安歌舞劇院、西安話劇院、

西安兒童藝術劇院、西安市豫劇團、

西安市說唱藝術團

五大院團組建轉型而成。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成立以來,

在曲江新區的大力支持下,

西安演藝集團

不僅成為了西安文化藝術的引領者,

地域文化的推廣者,

更是將文化藝術帶進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如今,《人民日報》也來關注

究竟說了些什麼呢?

一起看看吧~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西安演藝集團不斷深化改革,精品劇目頻出

地方院團,練好內功走市場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眼下,曾獲文華大獎的話劇《共產黨宣言》正在西安新城劇院上演。由西安話劇院復排的這部劇,講述了共產黨人林雨霏如何在親情、友情、愛情的複雜交織中,在生與死、榮與恥、名與利的考驗中,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故事。

作為一部主旋律話劇,《共產黨宣言》“意外”走紅,演出將持續到7月下旬。而這只是西安地方院團改革後,苦練內功、勇闖市場,進而“脫胎換骨”的一個生動案例。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轉企改制,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對於文藝院團而言,市場之路並不好走。起步之初,各地的國有文藝院團都經歷了艱難時刻:創作停滯、收入低迷、人才流失。西安的國有文藝院團在改制過程中,同樣經歷了迷茫、痛苦和抉擇。隨著改革深入,2012年,西安市以西安歌舞劇院、西安話劇院、西安兒童藝術劇院、西安市豫劇團、西安市說唱藝術團五大國有院團為班底組建了西安演藝集團。

“當時我們已經沒有退路。集團要麼緊抓體制改革的機會、在苦練‘內功’的陣痛中‘脫胎換骨’,要麼就只有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西安演藝集團董事長寇雅玲說。

改制後,集團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實行全員競聘上崗,對員工實行績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對下屬院團也按演出場次、演出效果、劇目生產能力等綜合評價,針對特殊人才制定專門的收入待遇政策。到了2014年底,集團逐步走上了市場化經營的良性發展軌道。

在2016年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上,集團參評話劇《麻醉師》在全國57部劇目中脫穎而出,斬獲文華大獎,填補了西安市在全國舞臺藝術最高獎上的空白。隨後,《麻醉師》走進高校、企業、國家大劇院,展開全國巡演,並於2017年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截至目前,《麻醉師》在全國巡演歷時160天,行程超2萬公里,橫跨19個省份、45座城市,觀眾近11萬人次。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除了《麻醉師》外,豫劇《秦豫情》、舞劇《傳絲公主》等先後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大獎,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超過千萬元。劇目火了,效益也水漲船高。“改革讓我們收入高了、怨言少了、機會多了、心情好了,代表作也更多了。”這是青年演員們的共同心聲。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雙效合一,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

走好市場之路的同時,西安演藝集團並沒有放棄對品質的追求、對原創的堅持。“好的劇在國外可以演幾十年,一代一代地往下演,經典劇目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過時,我們也在挖掘這樣的劇目。”寇雅玲說:“選擇排演一個劇目之前,一定要有明確定位,雙效合一最好。”為了實現“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這一目標,集團進行了大膽探索。

集團與曲江海洋館合作,推出大型兒童舞臺秀《哪吒》,開創了兒童藝術與旅遊景區合作新模式。自2017年8月1日首演以來,演出已達205餘場,接待觀眾近15萬人次,今年計劃完成200餘場演出。集團與陝西旅遊集團合作推出大型實景劇《黃河大合唱》,積極探索“文化+旅遊”模式。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此外,集團還展開跨界合作,接手運營大華·1935劇場集群,揭牌成立“西演藝術中心”。今年暑假期間,《城市魔方》《婚姻情境》《親密關係》等話劇、舞劇就在此演出。“通過引進小劇場話劇,能夠提高演員收入。”寇雅玲說。

接下來,激勵院團生產出更多精品劇目、充分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是集團深化改革的方向。這有助於院團徹底解決在劇目生產質量、資金保障方面的問題以及長期存在的與觀眾脫節的問題,探索符合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目前全國大多數國有文藝院團已完成轉企改制,新型演藝體制格局已經基本建立。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培養一批具有活力、競爭力和文化傳播力的文化企業,當然,在現階段,既需要企業激發自身活力,也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扶持。”寇雅玲坦言。

厉害啦!《人民日报》点赞大西安的这家文艺院团

六年來,在曲江新區的大力支持下,

西安演藝集團積極承擔

國有文藝院團的使命和責任,

努力創造陝西文化藝術的新高度,

創造新時代的文化標杆,

將具有陝西風格、西安特色的故事

藝術詮釋、動情講述,

向世人講好西安故事,傳播西安情懷。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校對:劉冬

審核:文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