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疆到江蘇,跨越5000公里的暖心之路——新疆克州患者來江蘇省人民醫院闖「難關」

龍虎網訊(通訊員 董菊 記者 杭程)“醫護人員對我的照顧真是無微不至的關心,沒有落實到嘴上,都是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我特別感激特別滿意!”近日,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來自新疆克州31歲的李先生治癒後,與醫生護士一一握手告別。雖然相隔5000公里,但因為“David手術”,李先生一家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就此結下深厚緣分。

从新疆到江苏,跨越5000公里的暖心之路——新疆克州患者来江苏省人民医院闯“难关”

患者及家屬出院前為病區醫護人員送上錦旗

31歲小夥身背“定時炸彈”,心理壓力巨大

31歲的李先生來自新疆克州,三年前因“頭暈不適”來到克州人民醫院就診,檢查提示李先生的主動脈竇部增寬,此後兩年體檢覆查,醫生髮現李先生的主動脈竇部逐漸增寬,形成瘤樣擴張,內徑已達56mm,情況十分兇險,隨時可能出現主動脈瘤破裂出血,需要立刻進行手術治療。但這樣的手術需要做保留主動脈瓣的主動脈根部替換手術(David手術),手術複雜,風險大,目前克州還不具備這樣的手術條件。

李先生上網查了相關資料,越看心裡越恐慌,“每天身上就像背了一個定時炸彈,就怕隨時爆炸。”李先生的妻子聽到結果也慌了,心裡很害怕,不知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跨越5000公里,醫生為其“拆彈”

援助克州的江蘇醫療隊給他們帶來了曙光,克州人民醫院院長丁強,正是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在得知李先生的遭遇後,丁院長立刻聯繫了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邵永豐主任,邵主任召集科室專家進行會診後,決定立刻為李先生進行手術。但手術究竟在哪裡做?如果專家去克州,可以免去患者來回奔波之苦,但李先生的手術準備做David手術,手術相對比較複雜,術中對麻醉、體外循環要求高,術後管理精細,病情變化快,這些都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支持。經過反覆評估與考量,最終,醫患雙方達成一致:去江蘇手術!

6月14日,李先生在全麻下接受了“David手術”,手術歷時4個半小時,術後李先生轉入ICU病房繼續觀察。“手術結束後,邵主任比我還要激動,他的一句‘手術完美’讓我懸著多日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李先生的妻子鄧女士說。

手術“移花接木”,免去患者終身服藥困擾

據邵主任介紹,對於主動脈根部瘤樣擴張的患者,常規手術是“主動脈根部替換”,也就是要用帶主動脈瓣膜的人工血管,把主動脈根部替換掉。手術過程包括:主動脈瓣置換、雙側冠狀動脈吻合、整個升主動脈根部人工血管替換。而David手術的“神奇”是指保留主動脈瓣膜的主動脈根部替換,把主動脈根部瘤消除的同時,又保住病人主動脈瓣膜。不僅避免了主動脈瓣機械瓣替換後需要長期口服華法林抗凝引起的出血或血栓併發症,也避免了生物瓣替換後的瓣膜耐久性差的弊端。

經過術後全方位的康復,現如今李先生已順利出院。坐在病床上,李先生激動地說:“太神奇了,一個手術就把我身上的定時炸彈拆除了,醫生們幫我度過了人生的大難關。”

考慮到李先生才31歲,如果置換瓣膜,需要終生服用華法林,生活質量將受很大的影響。“而實施David手術後,我的主動脈瓣膜還是原裝的,不需要終身服藥,真是太好了!”李先生激動地告訴記者。

從新疆到江蘇,愛心跨越千萬裡

2017年2月,江蘇省組織20多名醫生對口支援克州醫療衛生事業,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丁強被委派為克州人民醫院院長,全面負責克州人民醫院的運營管理。援疆專家先後啟動了“潤心計劃”、“院包科”、“結對認親”等創新性幫扶舉措。組團援疆為克州和江蘇兩地架起了一座民族友好橋樑:著名專家請進來,讓克州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先進的醫療服務;同時,對於像李先生這樣特殊患者,也可以及時轉診至大醫院接受治療。

鄧女士的手機裡,每天都有和丁強院長的溝通短信,“今天呼吸情況如何?”“飯吃得習慣嗎?”從病情進展到衣食住行,丁院長都事無鉅細一一過問。“當得知我們經濟上有困難時,丁院長與院方溝通,申請了一筆仁醫基金,解除了我們的後顧之憂。”

李先生出院前,醫生們為其制定了一整套回訪內容,包括什麼時候複查,日常注意事項等等;同時與克州的醫生聯繫,將病情與後續治療一一交代,以達到“全週期的健康管理”。身體裡的“定時炸彈”被拆除後,李先生如釋重負:“歡迎你們到帕米爾高原來看看,我給你們當導遊......”出院前的李先生不停地向周圍醫務人員發出邀請。談到此次來江蘇就醫的過程,李先生連連豎起大拇指:“我非常幸運,在我人生難關的時候,有這麼友善的白衣天使幫助我。他們技術好,效率高!他們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專門為了病人考慮,無微不至。”

克州地處帕米爾高原之邊、海拔1300米的地域環境,加上飲食習慣和醫療條件的限制,克州的心臟病患者較多。但大部分患者因為醫療條件所限,未能及時接受治療。江蘇醫療隊組團式援助成了真真切切的幫助,是為當地百姓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克州人民醫院院長丁強介紹,做好對口援疆各項醫療工作,是江蘇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