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誰才是晉陽起兵的主謀?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若論文治武功,唐太宗李世民絕對能派上前十名。按照正史記載,李世民主導了唐朝的建立和統一,開創了貞觀之治,開拓了廣闊疆土,使大唐帝國的聲威遠揚。然而,唐太宗三番五次地向史官索要《起居注》,還有種種跡象表明,他確實翻看過《起居注》。這便引起了許多史家對唐太宗文治武功真實性的懷疑,特別是晉陽起兵,這是一件充滿了謀略、眼光和冒險的大事,年紀輕輕的李世民果真能掌控一切嗎?

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誰才是晉陽起兵的主謀?

史家在查找資料時,發現了一本記錄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全程的古書,書名是《大唐創業起居注》,作者溫大雅時任李淵的幕僚,其所記史事,都是他親身經歷或是耳聞目睹的,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當時的歷史事實。在這本書中,李世民以一種我們從來都沒見過的面目出現了。

《大唐創業起居注》開篇便是李淵在大業十二年(616年)臨危受命,前往太原就任安撫大使之職,享有便宜行事之權,以平定農民起義軍。太原在上古名叫唐,巧合的是,李淵世襲唐國公,他於是在心中竊喜,認為自己擁有天命,此行必是一個吉兆。當李淵到任後,採用各種有效手段,屢敗叛軍,漸漸扭轉了太原周邊混亂的局勢。

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誰才是晉陽起兵的主謀?

唐高祖李淵

不久,李淵受到馬邑郡守王仁恭戰敗的牽連,被隋煬帝派人抓捕,李淵懼怕被殺,又見隋朝將亡,便暗中思慮起兵的事情。在李淵的眾多兒子中,當時只有次子李世民陪在身邊,李淵便私下找李世民商量起兵的事情,說:“隋朝將亡,我們家上應天命,之所以不早起兵,只是顧及到你們兄弟沒有到齊而已。我們家如今不能坐以待斃,家破人亡,被天下英雄所恥笑。”18歲的李世民聽完後,大驚失色,當場哭著說道:“芒碭山澤,也可以容人。請父親仿效漢高祖,暫時躲避起來,以觀時變。”李淵安慰恐慌的兒子後,又說:“我自有天命,還用得著逃亡嗎?”

隋煬帝很快赦免了王仁恭和李淵,但是李淵起兵之心已定,他於是安排李世民在太原、李建成在河東同時暗中聯絡豪傑,為起兵做充足的準備。李世民和李建成少年英才,都不負所望,積極完成了父親交代的任務。第二年(617年)二月,劉武周殺死王仁恭,佔據馬邑起兵,而後向太原進犯,李淵利用這次大好時機,以抵禦劉武周為名,大舉招兵買馬,提升了自己的實力。

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誰才是晉陽起兵的主謀?

隋將王威、高君雅處處提防李淵,對李淵起兵的成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當年五月,李淵以王威、高君雅勾結突厥人為由,擒拿了二人。沒過幾天,不料突厥人真的兵臨太原城下,王威、高君雅的罪名由此坐實。突厥人退兵後,李淵處死王威、高君雅,召回身在河東的李建成、李元吉,派劉文靜出使突厥聯合始畢可汗,建立大將軍府,任命李建成和李世民各統一軍,正式開始起兵。

由於李淵先前的準備充分,實行的策略得當,李建成和李世民文武雙全、配合密切,起義軍所向無敵。經歷半年的戰鬥後,李淵成功佔領長安,扶植代王楊侑即位,取得了天下正統的地位。武德元年(618年)四月,李淵廢黜楊侑,如願登上帝位,建立了大唐。、

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誰才是晉陽起兵的主謀?

唐朝疆域圖

縱觀《大唐創業起居注》中晉陽起兵的全過程,其中所用謀略皆是被李淵設計,而李世民只是一個忠實的執行者而已。或許,李世民登基後經常向史官索要記錄皇帝生活和工作的《起居注》,正是為了通過修改原始資料來拔高自己的形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