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安置須「好看」又「好用」

周雲龍

媒體近日實地走訪國家級貧困縣四川達州宣漢縣一些鄉村時意外發現,去年底竣工的冒尖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共建有新房29幢,但入住村民僅6戶;天坪村集中安置點,20棟水電安裝齊全的新房同樣全部完工,搬遷入住者只有3戶。農民為何“喜舊厭新”?多位村民稱,安置點周邊土地已有歸屬,無地可種,無事可做,生活也無保障,不得不返回原址,安置房也因此大量空置。記者遇見70歲的村民黎洪森,自去年集中安置後,他白天早起去老宅種地,晚上回安置點睡覺,來回步行山路要耗時4.5小時,單程10公里。

每天步行10公里,對城市健身、消食者而言,是可以朋友圈曬步數的炫耀,而對這山區農民來說,卻是難以承受的身心折騰。當然,安置房大量空置,基層幹部也不樂意看到。據記者瞭解,大多易地扶貧搬遷戶在收到相關部門通知的時候會入住安置點“配合檢查”,通常是住幾天後又離開。

扶貧安置是善舉,為何又落入形式主義的窠臼?病態在下面,病灶在上面。從“治未病”或“治已病”的角度,可以批評一些人缺乏底層思維、系統思維,唯上而不唯實,顧頭而不顧尾;只考慮外表的居住環境,不關注內在的生存空間、生活質量;只考慮到按時完成安置任務,而忽視安置點的選址、遷入農戶土地協調、生產發展等諸多細節問題。善的形式,漸變為捨本逐末的形式主義,現在可能是一種“多發病”,而且基層是“重症區”:一方面,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另一方面,基層欠缺即時反饋的渠道,也少有抵制“病毒”的勇氣。

我們一直習慣這樣簡單的社會分層:“上面”“下面”,而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不只有“面”,不只是“多面”,更有“裡”。這個生態系統又是以人為中心的,所有的制度設計、政策選擇都要尊重並關注社會成員的個體感受。好的政策落地,好的制度到位,絕對不是“好看”,而應是廣大群眾普遍感到“好用”“好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