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六月会——庆祝和守护和平

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之间,在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会举办一个特有的传统文化节,这就是已流传一千四百多年,具有全藏区独有的祭神方式的热贡六月会。关于热贡六月会的渊源,有三种传说。

热贡六月会——庆祝和守护和平

传说在很久以前,同仁地区有许多猛兽危害人类,后有大鹏鸟自印度飞来,降服了这些毒蛇猛兽,藏语把大鹏鸟叫做"夏琼",为了供奉夏琼神,也为了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沿隆务河两岸12公里内的藏族、土族村庄都会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由村里的法师带领供奉着夏琼神的神轿,进村做法事,大家载歌载舞,场面非常壮观。

热贡六月会——庆祝和守护和平

第二种传说则认为在唐蕃和解时,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守卫当地的吐蕃将军于当年的六月十六至二十五日向当地的诸守护神叩拜,并隆重祭祀,由此发展成热贡六月会。第三种传说也是庆祝和平,不过是在元末明初时,元朝一支蒙汉混编的军队在隆务河谷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并在当地解甲务农。为了庆祝和平安宁,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祭典活动,祈求消灾去难人寿粮丰,热贡六月会即从此发展而来。

热贡六月会——庆祝和守护和平

第一种神话传说 , 很明显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景,但后两种传说,倒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这从六月会所跳之舞中,我们可以看出联系来。六月会从头到尾贯穿歌舞表演,主要分为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和莫合则(军舞)三大类。

拉什则类似于巴西的桑巴舞,由健壮的青年男子执鼓表演,动作铿锵有力,勇武之中又不乏洒脱。勒什则的舞姿轻盈奔放,向龙神唱赞歌、念颂词、跳舞、上香焚纸,保佑村民人寿年丰。莫合则是一种古代藏族军队舞蹈,舞者左手执弓,右手持剑,头戴圆形红顶丝坠帽,身佩红绿彩带,头戴虎豹面具,高喊"喔哈--喔哈--喔哈"的口号,舞出两军交战的场面,表演威武剽悍。

热贡六月会——庆祝和守护和平

关于军舞的来源,还有一段故事哩。那是在藏王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时,唐朝和吐蕃在今同仁与夏河交界的甘家等地对峙,并时有征战。后来双方的高僧从中调和,双方终于停战,归于和平。吐蕃军队为庆贺和平的到来,便在此地跳起军舞——“莫合则”。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当年为了表示今后不再打仗,表演者们临结束时将手中的军棍一一折断。但后来再表演时,就把军棍当做道具保存下来,不再折断了。正是那些吐蕃军队来到同仁落户,才把军舞也带到了这里,世代相沿至今。而这些舞蹈,也再现了青藏高原上古老的军事文化和民间文化风貌。

热贡六月会——庆祝和守护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