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篇文章老託一直都沒有細讀。最近各路“大神”突然又開始鼓吹FC31上艦,究其源頭不外乎還是這篇文章扇的風。於是老託仔細一讀,發現正如小崔所說,邏輯真的是個好東西......

---------------------------------------------------------------------------------------------------------------------------------------------------------------------------------

首先,老託想問一個Hin簡單的問題,啥是“中型艦載機”?從文章來看,他例舉了FA18E/F,F35C,法國陣風,意在將他們歸為“中型艦載機”一類,將蘇33歸為“重型”還有海鷂為“輕型”。問題在於,這麼劃分的依據是什麼?FA18/EF最大起飛重量30噸,FA18A-C/D這一數據為22噸,與陣風M類似。8噸的起飛重量差距居然被認為是同一級別的戰機?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截取自原文

  • 問題在於,文中自己也承認FA18E是放大版本,並且由此取得了作戰能力的大幅提升啊.....以此論證“重”不如“中”真的合適麼.....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F35家族數據對比

F35C就更搞笑了。由圖表數據換算來看,F35C擁有15.8噸的空重,最大起飛重量31.8噸。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F35C擁有比F15C更重的空重,最大起飛重量比後者也只相差2噸不到。F35C是如何被論證為“中型艦載機”的,這簡直是個謎.......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文章的核心是截圖中的這一段。這也是全文掩耳盜鈴偷換概念得出的結論的高潮。

所謂戰場適應,使用靈活基本屬於自欺欺人。請列舉重型機適應不了而唯獨中型機能適應的場合?美軍F35系列的預計採購量高達兩千架,對等替換現有所有的F15/16,FA18,A10等一眾輕重戰機,那麼美軍將來就適應不了戰場了??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 這是美國空軍各型戰機至2030年裝備計劃走勢。由圖可見,F22A雖然早已停產,美空軍依然執意維持現有的機隊規模。F35A裝備量按計劃會持續增長,剩餘的三代機隊逐漸被淘汰。圖中原計劃保留的唯一三代戰機A10現在也遭受了被砍的命運。

再看所謂數量優勢。這又是一個邏輯誤區。帶得多就能用得多嗎,用的多出動架次就高嗎?至少在航母上這是不可能的。現有所有航母在設計上只留有一條降落跑道。這種設計下只能實現50-90秒回收一架戰機。放飛的戰機太多,總的回收時間就更長,那麼出動架次就必須下降。老託很想問問文章的作者,中型機攜帶量較大的優勢究竟是如何體現的?日出動架次率更高的結論又是如何得出的?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如圖舉個例子。遼寧艦曾展示過其最大單次出動量。從圖片來看,近點起飛點2架+艦尾兩側5架+理論上艦島前方升降機位置還能擺放一架,也就共8架戰鬥機能夠在這一波次中出動,同時,降落跑道始終保持暢通確保隨時回收戰機。艦島位置的5架由於艦島的遮擋無法完成發動機試車必須在下一波次出動。由此得出8架戰機是遼寧艦一波次放飛的極限數量。如果我們將殲15戰機替換成米格29K戰機會如何呢?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參考維克拉瑪蒂亞號來看,這一數字至多上升至12架。雖然有兩成左右的數量提升,卻依然在總起飛重量,總巡航半徑上大幅落後,必須提升出動架次來彌補。問題在於大家回收方式都是一樣的,你的出動架次憑什麼能大幅超過我?文章的作者楞把這描述成“綜合作戰效能和經濟性能更優”,由此得出“中型多功能艦載戰鬥機已是當前艦載戰鬥機的主流,也是今後發展的趨勢”,這......恐怕是玄學而絕不是科學。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 尼米茲級包括福特級理論上可以裝下200架各類機型,但平時出門幹活最多70來架。這不是人家不懂怎麼用航母,人家只是按正確邏輯操作不吹牛逼而已。

真相其實是,只要航母的飛行甲板佈局不出現大的革命,現有提升航母航空作戰能力的最好方法只能是不斷增強單機作戰能力,而現有增強單機作戰能力的方法絕不是做小,而依然是做大,做重——起碼戰機設計與製造能力最強的美帝是這麼做的。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F35C為了做出多功能最終做出了30噸出頭的最大起飛重量

中型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尚需解答

要用20多噸解決美國花了30多噸重量解決的問題,而且還是在電子技術和發動機技術以及獨立設計隱形戰機的經驗全方位落後的前提下....希望601能有另一篇文章為老託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