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勢力坐大 騰訊馬化騰如芒刺在背

抖音勢力坐大 騰訊馬化騰如芒刺在背

去年12月3日,中國政府投入心血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熱鬧登場,但是坊間熱議的卻是會場外的兩場晚宴:網易丁磊做東的丁磊飯局,以及由京東劉強東與美團王興揪團的「東興飯局」。媒體八卦的焦點,都集中在馬雲去哪兒了?不過,現在回頭看東興飯局的畫面,卻格外有戲。

在東興飯局的大合照中,主人看來其實是騰訊的馬化騰,而同桌的這些大亨,幾乎都是騰訊先後投資過的互聯網企業巨頭,因此稱這場飯局為「騰訊系」聚會一點也不為過。然而,餐桌上似乎有1個不太搭嘎的局外人,就是「今日頭條」的創辦人張一鳴。

當今中國互聯網圈,許多公司無不靠著「兩馬」(馬雲、馬化騰)的不斷加碼金援,而茁壯成為獨角獸;在此風潮下,今日頭條是少數沒有接受阿里巴巴和騰訊投資的異類。張一鳴出現在騰訊系的飯局,他和馬化騰的交情也引起外界的揣測;但為何把酒言歡不到半年雙方就翻臉,還掀起今日頭條和騰訊互告的「頭騰大戰」呢?

抖音勢力坐大 騰訊馬化騰如芒刺在背

根據張一鳴成名後演講的自述,他在初中時就對新聞很有興趣,每週總要閱讀20-30份報紙。高考(大學聯考)考上天津南開大學微電子系,但因喜歡計算機,於是轉到軟件工程系,自此著迷於網頁開發。

2012年3月,年僅28歲的張一鳴在北京創辦了「字節跳動」,這次創業可謂「一鳴驚人」。當年8月,字節跳動發表首項產品「今日頭條」,這是1款基於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利用由代碼搭建而成的算法,為用戶推薦有價格的、個性化的新聞信息。這套應用軟件在中國迅速走紅,張一鳴的實力也受到各界的肯定。2013年,《富比世》將張一鳴評為「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

截至2017年11月,今日頭條下載用戶已超過7億,其中活躍用戶達2.63億,用戶月均使用時間超過20小時。據傳,今日頭條目前正進行新一輪融資,估值已達350億美元。在新聞管制嚴格的中國,要經營1家提供新聞信息服務的網絡平臺,對一般民營的互聯網公司來說並非易事。

其實,今日頭條一直踩在薄冰上,成長之路並非平坦。去年12月今日頭條遭北京市網信辦約談,挨批傳播色情低俗信息、嚴重干擾網上傳播秩序,被迫暫停更新財經、社會等6個頻道,並封禁上千個自媒體賬戶。

抖音勢力坐大 騰訊馬化騰如芒刺在背

今年4月,中國國家廣電總局以「有違社會道德」為由,再度約談今日頭條負責人,要求懲處播出違法違規節目的審核主管和相關人員,並確保未經審核的節目不得播出。今日頭條隨後宣佈關閉旗下知名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和公眾號。

但在今日頭條跌跌撞撞之際,張一鳴有另一項秘密武器。2016年9月,今日頭條推出音樂短視頻社區應用軟件「抖音」,短時間內掀起風潮,成功吸引大量年輕用戶,至今上線不到2年,在中國每日活躍用戶已達1.5億,市場滲透率達14.3%。

抖音勢力坐大 騰訊馬化騰如芒刺在背

抖音在2017年下半年投入上億美元啟動國際化,當年10月併購美國同業Musical.ly,11月抖音國際板TikTok登上日本App Store免費榜冠軍。今年第1季,抖音(TikTok)的iOS全球下載量達4580萬次,已覆蓋超過150個國家。

面對來勢洶洶的今日頭條和抖音,BAT(百度、騰訊、阿里巴巴)3巨頭中,首當其衝的非騰訊莫屬。不管是信息提供平臺、虛擬社區、視頻音樂、手機遊戲等,壯大中的今日頭條顯然衝著市場老大騰訊而來,雙方一戰已經無法避免。

自今年3月開始,今日頭條發現,旗下的西瓜、抖音和火山等網站屢屢遭到騰訊QQ、微信和朋友圈的技術性封鎖,西瓜視頻甚至被騰訊計算機管家標記為「不安全網站」,微信則出現大量惡意攻擊抖音的內容。

抖音勢力坐大 騰訊馬化騰如芒刺在背

6月初,忍無可忍的今日頭條一狀告到法院,指控騰訊不正當競爭行為,要求騰訊道歉,並賠9000萬元人民幣。騰訊也不甘示弱,隨後起訴今日頭條詆譭騰訊,要求賠償1元;騰訊並暫停與今日頭條和抖音的合作。雙方你來我往火藥味十足。

網絡世代瞬息變化,新進者都想扮演長江後浪,今天的BAT能否明天繼續稱王,誰都沒把握,頭騰大戰只是一波波爭霸賽的最新一場,未來類似的叫板,肯定只會有增無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