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聚賭,扶貧養懶漢,這類人該不扶?

 扶貧,是給社會困難群體的一種生活保障,這是體現社會文明的標誌,但在現實的中國,扶貧成為關係戶的“唐僧肉”;成為村幹部手中的人情牌;為此,我們才會經常看到社會上該扶貧的人沒扶上,而不該扶的卻扶上了。這無疑來講是蠻可悲!對於困難群體的幫扶,如果只是經濟的幫助,那麼永遠是無法改善困難戶的實際生活。有一個笑話講的一個小學生寫作業,希望自己長大之後當“困難戶”!從這裡可以看到,在中國是“困難戶”是很光榮的事情!

貧困戶聚賭,扶貧養懶漢,這類人該不扶?

  有一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曰子很難。窮人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曰子又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曰子並沒有改變,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社會上一些貧困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一些貧困戶自身身體健康而不去努力,坐吃山空。又想拿著政府的扶貧補貼,可謂是成了村裡面吃“皇糧”一族了。你說這些可憐,但他還認為你瞎忙呢?人說貧窮的人可憐,但又有幾人會去關注這些貧困者為何貧困呢?

  4月8日,陝西延安市子長縣村民舉報,貧困戶石某參與聚眾賭博。舉報人稱,石某“本身生活過的挺好,而且他夫妻倆都是正式合同工”。當地鎮政府稱,石某是2017年評上的貧困戶,致貧原因是因病。“他賭博是在評貧困後之後”。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貧困戶聚賭,扶貧養懶漢,這類人該不扶?

  其實,對於貧困戶聚賭,給人一種感覺這樣的貧困戶並不值得可憐。從舉報人稱石某“本身生活過的挺好,而且他夫妻倆都是正式合同工”。而當地政府回應是致貧是因病。自然,對一個家庭來說,一人得病一朝回到解放前,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是從事件中的貧困戶來說,一邊因病致貧,一邊還聚眾賭博,顯然是不值得同情,而這樣的扶貧也等同於養懶漢!其實,對於扶貧真正要做的是為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提供技術上的支持,這比金錢直接給予要有意義的多。自然,對於社會的一些老弱病殘是要除外。而今我們的社會扶貧工作便出現這樣的現狀,村子裡的懶漢們不工作,不上班,坐等政府扶貧。甚至還有人認為,你幫我扶貧,也是給自己樹政績,這些歪念頭,正破壞的扶貧工作的正確性!

  現今中國社會扶貧,存在多種怪現象,如扶貧養懶漢是其一;扶親不扶外是其二;扶無賴不扶老實人是其三;這些問題的存在,讓原本扶貧高大上的形象蕩然無存!

貧困戶聚賭,扶貧養懶漢,這類人該不扶?

  扶貧養懶漢的行為正說明中國扶貧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因為層層下來,到基層農村,扶貧失去了監督!從前幾年可以看出,最後扶貧都成了村幹部的“唐僧肉”,這是何等可笑呢?從貧困戶聚賭,讓我們看到中國農村存在這種扶貧養懶漢的行為是需要及時改正的,可能對中國基層來說,工作比較難做,人們的覺悟和意識都不是很高,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小九九,但養懶漢的扶貧,會讓扶貧失去意義,最後就形成了越扶越貧的笑話!

  其實,要想扶貧到位並不難,每個村的貧困戶由村民公開推選出來,各自曬家庭收入,而非村官推薦,領導決定;這樣便會存在偏向,失去扶貧的公正性。有人說如若村民推薦貧困戶,豈不亂套,到時各自推薦自家親人,又如何決定呢?其實對於大部分村民來說,都有自知之明,一個村莊,誰的生活條件差,誰家是否需要幫扶,大家內心都有數,一般家境好的人也不會站出來喊著扶貧了,因為大家的雙眼都在看著,比起村幹部推薦,要精準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