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總統被推翻後有的只是下台,而有的卻流亡海外?

總統被推翻,有一個必備條件,即正常情況和非正常情況。正常情況下,一國總統因失職或者失去國會信任或者遭到議必要會彈劾而下臺,這種方式沒有避難。在英美等國家,一旦出現了重大的施政危機和信任危機,為了保住自己政黨的信譽度,往往會直接辭職避免更多的政治連帶損傷。這種情況我們有幾個例子,比如因為水門事件辭職的尼克松,白宮情色門的克林頓以及碌碌無為的布萊爾,當然還有走馬燈式換首相的日本。

為何總統被推翻後有的只是下臺,而有的卻流亡海外?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在非正常情況下,如果總統遭到了民運遊行,或者武裝政變等等方式辭職,我們需要看其是否會被政治報復或者司法報復,有時如果會遭到司法報復或者政治報復的情況下,就一定會採取政治避難,說白了,就是流亡。比如前格魯吉亞總統流亡烏克蘭,比如前泰國總理他信、英拉流亡海外等等。

為何總統被推翻後有的只是下臺,而有的卻流亡海外?

英拉

政治避難並不罕見,也不侷限於總統或者最高權力者獨享。一般情況下,只要是一國公民,都有可能向另一國家申請政治避難,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申請的國家是否接納你。當然,執政時,你的政策對這個國家曾帶來過實質性的好處,一般申請該國接受。

為何總統被推翻後有的只是下臺,而有的卻流亡海外?

他信

一些總統流亡往往能夠成功地原因,無非就是曾對該國有過利益上的幫助或者以後有可能對該國帶來一定的好處。比如說該流亡者曾在當權之時與這一國家或者這一地區進行過大量的利益交換或者政治結盟,有力地幫助過避難國相關執政群體鞏固其權利地位,或者在一國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當中提供過有力幫助,這是前續性利益。避難國提供避難屬於感恩、感激。這也是基本的政治道德。

為何總統被推翻後有的只是下臺,而有的卻流亡海外?

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

後續性利益就比較複雜了,避難國往往接受一些政治避難以成為其日後控制或者要挾其他國家的砝碼或者基礎,亦或者準備幫助其重新掌握政權,這樣的政治目的就不一定道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