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方略(上)

【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生態經濟引領、中心城市帶動、綜合交通保障、發展特色產業、開放合作共贏】

□肖金成 申兵 黃徵學等

有利條件及發展基礎

經濟帶有著良好的區位條件和豐富的資源稟賦,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

1.地緣優勢和生態屏障作用突出。經濟帶橫亙中西部,跨越南北方,聯接關中城市群、中原經濟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溝通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經濟能量向中西部和北方地區擴散和輻射的二傳手,是西北、華北等地區能礦資源和生產要素向中南、華南等地區轉移和交流的中轉站,在中國深入推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在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中,在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構建各具特色、協調聯動的區域發展格局中,漢江經濟帶發揮著承東啟西、呼應南北的樞紐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漢江經濟帶還是中國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是維護中國用水安全的重要力量。

2.生物和礦產資源富集。從地形條件看,漢江經濟帶山地面積約佔到52%,丘陵和平原各佔20%左右,山地分佈在老河口以上,平原主要分佈在鍾祥以下,之間為丘陵地區。地理區位和地形條件使這一地區成為“秦巴萬寶山”、“中藥材搖籃”、“天然生物基金庫”、內陸候鳥遷徙重要驛站和多種珍稀動植物潛在分佈區。漢江經濟帶也是中國礦產資源較為富集的地區,礦產資源有近百種,其中鋅、釩、鈦、磷、銀、銻、錸、水晶、螢石、甲長石、耐火粘土、重晶石等儲量大、質量優。

3.文化和旅遊資源豐富。作為大漢王朝發祥地,漢江經濟帶孕育和滋養的漢水文化、荊楚文化在締造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過程中影響巨大,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作為南北過渡地帶,豐富的地形條件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瑰麗多彩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與自然風情交相輝映,構建了漢江經濟帶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

4.勞動力規模和成本具有比較優勢。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儘管漢江經濟帶有400多萬勞動力外出務工,但常住人口中15-64歲人口所佔比重仍達74.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7個百分點,表明這一地區在大量年輕人口外出的情況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仍相對較大。經濟帶11個市中除南陽市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相對較低外,其他城市都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此外,經濟帶各城市職工年平均工資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約低7000元,也低於相應省份的全省平均水平,說明這一地區勞動力成本在全國及在各省內均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5.產業已具一定基礎。首先是農業較為發達。經濟帶中的安康盆地、南襄盆地和江漢平原,耕地連綿寬廣,農業設施完備,土層深厚、質地肥沃,是中國主要農產區之一。經濟帶水產品、棉花、肉類、油料、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佔陝西、河南、湖北三省總產量的25%-40%。其次是製造業特色明顯。經過多年發展,經濟帶工業體系涵蓋了從原材料到精深加工的多個領域,部分行業已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一些龍頭企業和產品在國內或中西部地區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此外,經濟帶農特產品加工產業也具有一定實力,裝備製造、醫藥化工等先進製造業發展不斷加快,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發展活力逐步增強。

面臨的突出矛盾

漢江經濟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也面臨一系列矛盾,這些矛盾有些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共有的,有些則是漢江經濟帶特有的。

1.加快經濟增長與強化生態保護的矛盾突出。經濟帶中的漢江中上游地區屬於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作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和改善物種棲息地生態環境,保護好丹江口庫區水質、強化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是這些地區的主體功能。這些功能與資源開發、發展加工工業等促進經濟增長“衝動”之間存在矛盾和衝突,如何做到“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是經濟帶首先要破解的一大難題。

2.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水平與區位和水運等條件不匹配。目前,經濟帶交通體系建設仍相對滯後,與其區位和水運條件及《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中的要求還不適應。具體表現在:第一,水運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第二,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化程度低;第三,機場建設和航空運輸嚴重滯後;第四,樞紐建設相對滯後。

3.城鎮發展滯後與加快城鎮化的要求不適應。從經濟帶現實情況看,城鎮化和城鎮發展仍相對滯後,主要表現在:第一,城鎮化率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第二,城鎮發育不足;第三,區域性中心城市發育不足。

4.區域利益與南水北調工程社會效益不協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以在缺水地區產生重大社會效益,也有利於漢江流域自身的防洪和生態環境保護。但南水北調工程在很大程度改變了流域生態環境本底條件,由此可能會對經濟帶產生多種不利影響。第一,水供給能力減弱;第二,水環境容量降低;第三,水汙染影響加劇;第四,水生態逐步惡化;第五,水利等其他環節受衝擊。

5.地區行政分割局面與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形勢不吻合。經濟帶分屬三個省,各城市也是相互獨立的行政區,由於行政隸屬關係不同和對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追求,地區分割和缺乏合作的問題比較突出。加之經濟帶跨越了漢江上中下游,各城市地形、交通、生態條件相差較大,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難度相對更大。如何克服行政壁壘,通過有效的區域合作,發揮上中下游地區及各城市的優勢,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成為經濟帶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加快漢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意義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經濟帶集生態功能區、重要水源地、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省際交界區於一體,加快這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於全國地區協調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1.有利於探索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加快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科學構建流域空間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可為全國流域綜合開發和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新經驗、提供新模式。

2.有利於促進長江經濟帶向縱深拓展。長江通道是全國“兩橫三縱”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中的重要“一橫”,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支撐帶。而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如何依託漢江通道,構建完善的現代交通網絡體系,實現漢江與長江航運無縫連接,將能最大限度地拓展長江經濟帶的腹地範圍,推動長江經濟帶向豫南、鄂中、鄂西和陝南輻射。

3.有利於加快形成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基於漢江生態經濟帶優越的區位和交通條件,加快這一地區建設,有利於進一步增強長江、京廣-京哈、隴海-蘭新、包昆國家級發展軸的聯繫,有利於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高效自由流動以及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內進行配置,從而有利於自由、開放、平等、有序的跨越行政區、統一大市場的建立,有利於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的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形成。

4.有利於探索水源區、影響區、受水區區際利益協調新機制。漢江上游地區肩負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的歷史重任。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加強水利、水汙染治理、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探索受水區對水源區和影響區的利益補償機制,將促進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綜合效應的最大化,推動不同利益訴求地區和諧發展。

5.有利於深化省際交界地區經濟合作。構建漢江生態經濟帶,以深化區域合作為主線,推進區域性基礎設施共建、生態環境共保、公共服務共享,不僅可以使經濟帶減少發展中的相互掣肘,實現合作共贏,而且可以為省際交界地區,特別是欠發達的省際交界地區形成一體化發展格局積累經驗和提供示範。

總體思路

綜合來看,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具有良好的條件和基礎,但也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需要搶抓機遇,積極應對挑戰,開拓創新,努力在新一輪區域發展競爭中贏得先機,開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篇章。

1.指導思想。緊緊抓住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歷史機遇,以科學發展、改善民生為主題,以生態經濟為主線,以中心城市為支撐,以深化合作為路徑,堅持“綠色發展、集聚發展、融合發展”的方針,著力優化經濟佈局,實現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合理分佈;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現代交通通道;著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結構升級;著力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構築開放合作新高地,把經濟帶建設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新興的戰略支撐帶,為區域協調發展和流域綜合開發積累經驗、提供示範。

2.基本思路。根據上述指導思想,經濟帶發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生態經濟引領、中心城市帶動、綜合交通保障、產業特色發展、開放合作共贏。

3.戰略定位。立足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戰略的選擇,經濟帶要在更大的地域範圍和更長的時間尺度上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自已的貢獻,為此將其戰略定位確定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國省際交界區域合作示範區、長江經濟帶重要的戰略支撐軸、漢文化傳承創新區。

4.發展目標。至2020年,經濟增長速度繼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水運、鐵路、公路和民航初步實現協調發展,運輸能力和運輸效率明顯提升;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加快實施,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以汽車製造、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特色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低碳和新興產業集群初具規模;以文化旅遊、商貿物流為主的服務業提檔升級,健康養生等新興產業發展明顯加快;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經濟帶的區域合作機制基本完善,合作成效顯著;以襄陽為代表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服務功能基本完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至2030年,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功能更加完善,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循環經濟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經濟帶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在優化全國國土開發格局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優化空間佈局

從地理條件、所承擔的生態功能以及發展階段看,經濟帶宜採取“點—軸”空間組織形式,同時,明確不同區段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佈局合理、功能完善、持續發展的新型空間格局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1.構建“一核、兩軸、三區、多節點”空間開發格局。根據經濟帶內的城鎮、產業和主要交通幹線的分佈現狀,並考慮未來城市發展、重大基礎設施的規劃,以及周邊區域的發展情況等因素,經濟帶應構築“一核、兩軸、三區、多節點”的空間佈局框架。一橫一縱兩條軸線勒出了東貫西通、南接北連的空間發展格局,由橫軸所串聯的上中下游地區通過功能互補實現協調發展,襄陽是整個區域的增長中心和重要的戰略支撐點,軸線上的各節點通過發展軸的傳遞和輻射,帶動整個經濟帶“面域”的發展,最終形成“點—軸—區”三個層次密切聯繫的空間組織結構。

2.深化一體化發展和次區域合作。經濟帶的一些相距較近的城鎮應依託漢江水道和鐵路、公路交通幹線實現細組群和組團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合力發展的局面。比如強化襄陽與南陽省際城市合作、推進相鄰城市(鎮)一體化發展、加強跨地市的次區域合作。

(此文為湖北省襄陽市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做的課題主報告。課題組長:肖金成,副組長:申兵;主要成員:黃徵學、郭懷英、付保宗、安樹偉、李玉濤、王麗、李愛民、滕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