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部屬瘋狂的激勵辦法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本頭條號發佈的職場及管理知識!CEO周課,無干貨,不分享,如果本文對您有用,請轉發一下吧,謝謝

導讀:一個管理者的最大價值,在於制定適合組織的遊戲規則,並確保規則的科學、合理、有效。

一個讓部屬瘋狂的激勵辦法

目前傳統的內部激勵辦法,多是在某一階段活動結束後,根據排名或者完成量進行獎懲。

這種傳統的激勵辦法,最終獎勵和懲罰的往往就是那幾個人,優者恆優,甚至事先就能判斷個大概,很難有效調動起全員的積極性,而且也沒有讓這部分人瘋狂到達到全力以赴的程度。再者由於缺少了過程的激勵,往往在活動的最後階段出現衝刺的現象,這也有違方案制定者的初衷,即使最終激勵結果看似公平,但員工私底下依然會怨聲載道。

然而,為什麼那些熱衷打**、打撲克的,甚至能打一通宵,沒人發工資還樂此不疲?為什麼網遊能讓參與者長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還心甘情願的不停掏錢?

其實他們的內在邏輯是一種激勵!前者是利用了的人的競爭天性——拼“輸贏”;後者是利用了人的成就動機,不斷地被“升級”肯定,否則就會出現第一種情形,玩一次拉倒,再待下次。

如果組織的激勵方案也能參考上面的原理,在不知不覺讓員工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就會在瘋狂中獲得超越預期的業績。

根據筆者的經驗,激勵活動的設計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

一個讓部屬瘋狂的激勵辦法

一、確保活動有趣,有效

孫子兵法雲: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

活動只有感覺到有趣,大家才會有積極參與的熱情。如果僅僅作為官方的一次例行激勵活動,雖然啟動會和通知大家都知道,但員工會感覺到大家都在做,自己無非其中一分子而已,也只是在等最終的結果,就很難有身臨其境的融入感。

而氛圍和情緒的調動,則是激發一個人潛力的前提條件。因此,活動前要事先做出預算,對每天或半天的第一單和“驚喜單”都要進行獎勵;同時,員工每天一旦完成某個規定量,就有資格“砸金蛋”、“套圈”或參與其他規定的活動,獲取隨機獎品;團體達到一定量,主管就可以集中在發微信紅包,對搶到金額最大最小的還可以附加其他要求,這樣就能把整個氛圍調動起來。

一個讓部屬瘋狂的激勵辦法

二、短期確保“拼”

“拼”的動力,來源於與自身目標或競爭目標對比後的落差壓力,是一種非贏即輸的競爭結果,因此需要讓參與者感知到這種結果,並且最好能公諸於眾,變成一種自尊和榮譽之爭,以此激發出人的競爭天性。

所以每天的業績動態排名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參與者不在一起,可以用微信圈公佈)。在方案設計時,參與的人員能分組儘量分組,同時設團隊和個人兩個獎項,每個獎項也最好分兩種:一種是彼此間業績的絕對值排名,第二種是與自己同期恆定值對比的進步排名。後者就避免了原本業績差者的自暴自棄。

一旦動態排名公開,就會激發起人的好勝心理,獎金“事”小,面子事大。這時參與者就會像繃緊發條的時鐘一樣,暗暗發力,不用要求都會主動加班,甚至回家後還在考慮如何超越別人。

這期間,不建議對榜末者採取懲罰性措施,這時負面情緒容易導致揚湯止沸,會對整個活動造成極大危害。就實踐來看,無論平時表現如何,在

團隊業績排名的壓力下,沒人敢變成眾矢之的。

一個讓部屬瘋狂的激勵辦法

三、活動期間確保全員持續發力

僅僅使用上面的措施,只是確保了員工的一天在“拼”,緊張的“短跑”很快會讓人感覺到厭煩和疲憊。因此激勵方案中,要增加階段累計排名,即使某一天業績不理想,也不是一錘定音,只要第二天加倍努力,仍會有機會超越別人。

這時公佈業績的方法就需要調整,除了公佈業績數字和排名外,最好再導入“晉級”制,譬如什麼情況下每天可以獲得紅星、綠星、黃星等,幾個黃星置換一個綠星,幾個綠星置換一個紅星等等。每種“星”都會對應相應的獎品。在星級制裡面,也可納入日常的紀律管理等。

獲星這種直觀的視覺衝擊,避免了枯燥的數字追逐,不僅階段業績一目瞭然,還會讓大家將注意力吸引到“星”的攀比上,這種轉換,對參與者的心理影響巨大,激勵的效果也會更好。

一個讓部屬瘋狂的激勵辦法

四、確保足夠誘惑力的“驚喜”

如果僅僅停留在泛泛的獎勵,將很難打動員工,所以可以根據預算,對完成某一任務量和達到星級排名名次後,獲取足夠誘惑力的“大獎”。大獎設置時,儘量廣泛徵求員工的意見,讓大家參與討論,討論的過程就能讓員工群情振奮。

除了最終條件的“大獎”外,增加的大獎或中獎也可以設置在“砸蛋”環節,運氣好者提前獲取後,還需完成某個任務量才能生效。相當於事先給他,但也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可以比正常獲獎條件稍低),這時整個團隊或個人,就會群青激憤,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否則也會感覺眾人面前丟人。

一個讓部屬瘋狂的激勵辦法

五、確保團隊作戰,後進不“後”

每個團隊中,難免會有業績較差者,為了防止這些人自暴自棄,除了自我進步對比激勵外,還需發揮團隊的作用,實現共同進步。因此在團隊獎設置時,最好設置個人任務量門檻,形成團隊內互幫互助的氣氛,而不是僅僅靠幾個明星完成團隊任務就萬事大吉,當後進感覺到大家真誠的幫助和關心自己時,也會主動奮進,一旦一個人的潛力被激發,就會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這種激勵辦法,適合於銀行、房地產、電商、保險、傳統商業和計件類企業等,通過提高員工積極性就能實現業績倍增的類型;在時間段選取上,適合旺季、雙十一或年底衝量時使用,但不適合於人員過於分散、工作不可量化或沒法同類對比的組織。

在整個活動期間,員工的士氣和信心至為關鍵,因此班前動員會、班後總結會都非常重要,需要主管用心組織。而在激勵設置上,期間的激勵最好用看得見的物品,而非現金,這更能活躍氣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