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信訪局——冬日裡的那一抹綠

北方的冬天,無論哪裡都是蕭瑟、清冷,若把視線轉移到農村卻又會被許多綠色風景線所吸引著。集安市城後村的日光溫室蔬菜大棚就為這個邊錘小鎮增添了冬日的一抹青翠,可是好景不長,一場“徵地活動”改變了這一切。


吉林省集安市信訪局——冬日裡的那一抹綠

一場多部門聯合接訪

在集安市信訪聯合接待大廳進行著……

2012年,集安市城後村村民張明(化名)等三人來到信訪局,情緒非常激動,一進門就嚷嚷著要見市長,要為自己的生活保障討個說法。

經過信訪接待人員地耐心疏導,張明慢慢地訴說起來。他們都是城後村的村民,多年來靠承包幾畝地來建設日光溫室大棚,種植反季蔬菜,每戶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效益一直很好。2007年,原城後村村委會主任與國土局簽訂了土地收購協議,將村裡的集體土地出售給國土局,他們三人的日光溫室大棚也在出售範圍之內。菜田、宅基地、地上物補償都有明確的描述,可是他們的日光溫室大棚在此協議中卻沒有明確規定。2012年春天,菜田被開發商摘牌後,用於房地產建設項目。開發企業在施工過程中,佔用日光溫室大棚的土地,部分大棚被損壞,因協議中沒有具體約定,為此,他們三個人沒有得到任何經濟補償。

吉林省集安市信訪局——冬日裡的那一抹綠

他們說:“只想靠自己的雙手來賺錢,也不想給政府添麻煩,但是農民就是要靠土地生活,現在蔬菜大棚沒了,就等於失了業,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所以我們要見市長。”

聯合調處

各部門深入分析

吉林省集安市信訪局——冬日裡的那一抹綠

信訪工作人員聽完了張明的訴求之後,立即聯繫了國土局及街道的工作人員核實情況,確定了三位菜農反映的問題屬實。

國土局的同志說:“國土局下發過徵用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地上物補償標準也很明確,可以自願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兩種補償方式,如果與土地行政部門達不成協議,可以選擇咱們雙方都認可的評估資質機構評估後,按評估價格給予貨幣補償。”

信訪的同志也安慰道:“大家都不要著急上火,咱們相關部門一定會給大家把問題解決的。”聽完工作人員的話,張明三人也輕鬆了許多。工作人員進一步耐心地說道:“咱們反映的問題已經及時與市領導溝通了,並且高度重視,現在已經成立了工作組,國土局牽頭,街道、城後村具體配合,將歷史遺留問題調查清楚後,由國土局拿出具體解決辦法,咱們的問題很快就會解決的。”

隨著工作組多次深入實地進行走訪調查,國土局拿出了具體解決方案,確定了上訪人的日光溫室大棚賠償標準參照下解放村徵地的大棚標準執行。

在各部門共同努力下

事情終於得到了圓滿解決

吉林省集安市信訪局——冬日裡的那一抹綠

最後,市國土局與張明等人簽訂補償協議,共賠償張明等3人補償資金89萬元。如今,張明三個人拿著自己補償金,繼續開始各自的致富之路,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的蔬菜大棚仍會是冬日裡最青翠的那一抹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