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開展爲期一月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訊(曹穎)5月28日,榆林市化解民間融資風險和打擊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在世紀廣場啟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榆林市分行、中國人民銀行、榆林市公安局等多家單位部門參與了活動。

榆林開展為期一月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

活動現場,各單位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展示展板、現場講解等方式讓市民瞭解法律知識、金融知識以及防範詐騙手段等常識,過往市民一邊認真閱讀,一邊諮詢,並對此舉大為贊同,一些中老年市民一致認為,通過這個活動他們學到更多法律知識並瞭解了更多的新型詐騙手段,對於提高自身的防範意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據現場瞭解,此次活動除了在榆林世紀廣場集中宣傳至5月30日外,還將在6月份進入各鄉鎮進行宣傳,活動將持續到6月28日結束。此外,為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識別、抵禦非法集資活動的能力,教育人民群眾增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相關部門在火車站地下通道等地方設立8塊固定電子屏和宣傳牌以及2輛電子屏移動宣傳車進行動靜結合地宣傳,同時,公共交通工具1路、5路、15路公交車的尾部電子屏也做了普法廣告宣傳語,極大地提高市民對於融資、非法集資等相關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附:非法集資的主要表現形式 非法集資的識別

(一)非法集資的主要表現形式

1. 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後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2.以轉讓林權並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3.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4.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5.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7.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8.以投資入股、委託理財等方式或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非法吸收資金的;

9.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者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非法吸收資金的;

10.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通過發售虛假的理財產品、虛構借款方提供借款為非法吸收資金的;

11.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以股權上市增值、境外投資為名,發佈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非法吸收資金的;

12.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或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方式,專門面向老年人非法吸收資金的;

13.以部分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有巨大升值空間為名,承諾在約定時間後高價回購,從而非法吸收資金的;

14.以互聯網借貸信息平臺(P2P)為名,欺騙公眾有銀行存管進而非法吸收資金的;

15.通過發佈媒體廣告、舉行財富講座、散發傳單、微信、博客、電子郵件等形式,以銷售理財產品、基金產品等為名非法吸收資金的。

(二)非法集資的識別

1.核實工商登記。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工商登記資料,查明相關企業是否是經過法定程序註冊登記的合法企業。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是欺詐。

2.看投資回報。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各銀行營業網點或官方網站)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是否過高,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根據法律規定,民間借貸的年利率超過24%不受法律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

3. 核查相關信息。通過政府主(監)管部門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准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是不是國家規定的股權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而發行公司股票、債券,就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資。如不法分子以“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產權經紀公司”等名義,推銷所謂即將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可通過政府網站查閱是否已經批准發行等。

4.看是否陽光操作。很多非法集資行為具有隱蔽性,通過親戚朋友互相介紹發展下線,形成一個吸收資金的網絡,不簽訂正規合同,也不開具憑據,承諾返利但很少履行;編制所謂“好項目”卻不敢在市面上公開出售,而是地下操作,誘惑群眾購買,沒有政府主監管部門把關,缺少行業協會自律約束,一旦集資人捲款跑路,追繳損失難度很大。

5.瞭解投資的資金去向。正規的投資項目都清楚地說明吸收資金的用途,投資者也能夠了解自身的錢投出去到底幹了什麼。而非法集資吸收的資金,存入資金者很難知道其投資的錢幹了什麼,或者看不到投資項目的實際依據。

6.關注、查詢媒體報道。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新聞媒體會進行報道,日常生活有理財需求的群眾要學會通過媒體和互聯網資源,搜索查詢相關企業違法犯罪記錄,防止不法分子異地重犯。

7.諮詢法律相關專業人士。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要多向懂法、懂行的專業人士和朋友請教,審慎決策。

終於被你滾到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