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動盪、IPO受阻,綠都地產重回原點

過去的兩年時間裡,綠都的發展並沒有明顯的起色,三位職業經理人也在今年悻悻離場。眼下,失去光環的綠都似乎又回到了原點,能否繼續站穩百強邊緣的位置,對綠都來說又是一場考驗。

對於擠在百強名單末位的小型房企來說,如果沒有足夠搶眼的“爆點”,就很難獲得聚光燈的關注。

2016年,藉著挖來“龍湖三劍客”馮勁義、周德康和趙男男的風頭,綠都地產在地產界著實火了一把。三位經理人的高調加入,瞬間給這家處於百強末尾的房企增添了光環。

“三個人走到一起,以合夥人的形式打造大綠都平臺,我們的夢想是想成就一個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平臺,既有空間打擊能力,也有水上攻擊能力,同時還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後方,做成這樣一個戰略平臺。”在三位職業經理人規劃的藍圖裡,綠都的“戰鬥實力”不會輸於任何一個大牌房企。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過去的兩年時間裡,綠都的發展並沒有明顯的起色,三位職業經理人也在今年悻悻離場。眼下,失去光環的綠都似乎又回到了原點,能否繼續站穩百強邊緣的位置,對綠都來說又是一場考驗。

◆從鄭州到上海

在外界看來,成立於2000年的綠都地產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綠都的母公司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是以客車為核心業務的綜合性企業,旗下宇通客車於199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國內客車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在業內依然佔有絕對的龍頭地位。

但好的出生卻未能讓綠都贏在起跑線。鄭州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時代財經,雖然宇通集團在鄭州家大業大,手頭也有很多土地資源,但綠都成立的前幾年,宇通集團並沒有將手頭的土地資源都集中到這個專業的地產平臺上,綠都的角色更像是一個項目公司。

他透露,宇通集團有非常嚴苛的財務指標,不論是客車、重工還是地產業務,宇通集團都一視同仁設定了15%的利潤紅線和嚴格的負債率紅線,而且利潤指標還會不斷浮動上調。

這樣的限制條件無疑是給綠都戴上了鐐銬,加上集團的並不重視,綠都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直到2006年,宇通集團董事長湯玉祥找來了原鄭州開祥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巖,綠都才開始發生改變。

趙巖加入綠都後,湯玉祥開始放權,綠都也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業務板塊,與客車、重工業務並列。

工程設計出身的趙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地產老手”,加入綠都時,他已經在地產行業打拼了十餘年。趙巖是有著一腔熱血的,他知道土地資源和市場佔位對地產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他的執掌下,綠都佈局了七個城市,開發項目十餘個。

但湯玉祥的放權並不等於綠都能夠放手去擴張,明確的利潤、負債紅線下,綠都前進的腳步依然被束縛。因此,即使趙巖努力的想要讓綠都走出去,但沒有母公司的輸血和支持,綠都只能在地價低廉的三四線城市進行佈局,鄭州大本營則靠著開發宇通集團客車工廠搬遷用地為生。

2012年前後,房地產市場進入爆發期,很多敢於博一把的房企在這期間迅速崛起,僅僅河南省內,建業、正商等本土房企的發展也非常兇猛。與之相比,束手束腳的綠都顯得格外無力,業績也一路下滑。這樣的境況下,業內曾一度曝出湯玉祥想賣掉綠都的傳言。

趙巖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過對宇通集團的不滿,2013年,與湯玉祥理念不合的趙巖做出了離開的決定。對於趙巖的離開,湯玉祥似乎有些感觸,後來,湯玉祥親自接手了綠都的管理任務,在2013年到2015年的兩年時間裡,湯玉祥給綠都做了一個“大手術”。

綠都地產做了一次新的戰略梳理,目光不再侷限於河南省內,而是希望向鄭州、武漢、廣州等省會城市發展。為了支撐這個新的擴張戰略,湯玉祥對綠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換血”,除了產品研發中心負責人和人力資源負責人之外,其餘的中高層基本上悉數更換。

2015年,綠都地產全面開啟全國化佈局,以長三角、中原地區、京津區域及華南區域為核心,加速進入一二線城市,實施區域聚焦戰略。同年9月,綠都通過股權收購形式全資收購了上海香置投資有限公司手中一幅地塊,以此宣告擴張的決心。

其官網顯示,2015-2017年,綠都接連在上海、蘇州、杭州、合肥、南京拿下核心地塊,強勢佈局華東,2017年成功進入海口。目前,綠都旗下形成了五大事業部,分別為鄭州事業部、上海事業部、杭州事業部、洛陽事業部和南昌合肥事業部。

◆人事震盪與頹勢

對於不溫不火的綠都而言,“龍湖三劍客”的加入是一針“強心劑”。2016年5月,綠都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小劇場舉辦了一場創業演講,主角正是馮勁義、周德康和趙男男。這是他們三人在進入綠都後,第一次集體公開亮相。

人事動盪、IPO受阻,綠都地產重回原點

這三位從龍湖走出來的明星高管在重聚之前曾經歷過一番沉寂,他們的最後一個身份分別是升龍地產總裁、俊發地產總裁和新華都地產總裁。在綠都重聚後,三位龍湖舊將準備大幹一場。

三人是以合夥人的身份加入綠都地產,馮勁義擔任綠都地產法人代表兼總經理,趙男男和周德康均為董事。馮勁義在加入綠都後首先做了三件事:總部搬遷、裁員換倉、整體戰略變革。

2016年7月,綠都正式宣佈其總部進駐上海虹橋。也是在這一年,綠都完成了內部架構的調整,團隊由原來的260人,直接降至了80人。馮勁義認為,精簡團隊人手的做法能夠讓綠都的結構回到正常狀態。

在戰略層面,綠都的動作更加迅猛。其收縮了河南戰線,將城市佈局戰略調整為以上海為核心,輻射周邊城市的長三角區域;以鄭州、洛陽城市帶為核心的中原區域;以及華南區域和京津區域。

馮勁義的“三把火”讓綠都改頭換面。2016年,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園,數十萬計的客流湧入上海,“迪士尼板塊”的概念持續走熱。綠都在2015年9月收購的地塊恰好處於迪士尼板塊,且該地塊位於浦東新區川沙,是上海迪斯尼5公里範圍裡唯一的可售商業。

綠都將這個項目命名為“綠都·繡雲裡”。龍湖三少將大量的心思放在了這個項目上,也曾多次為該項目站臺,尤其在2016年,綠都·繡雲裡的宣傳鋪天蓋地,異常高調。憑藉前期的商住產品,綠都·繡雲裡也確實獲得了不錯的收入。

但在政府大力整治商住市場後,綠都·繡雲裡的銷售也進入瓶頸期,綠都在上海的佈局也毫無進展。時代財經瞭解到,2016年以來,綠都陸續在蘇州、杭州、合肥、南京、海口拿下地塊,上海顆粒無收。

對此,綠都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解釋稱,目前在上海拿地對於每一個房企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沒有好機會的情況下,綠都的重點會放在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都市圈。

不過,從銷售額數據來看,綠都並沒有呈現出外界預想的成長性。克而瑞地產研究院發佈的房企銷售額榜單顯示,2017年,綠都的合約銷售額為152.6億元,與新鷗鵬地產並列排在第100位。然而,2016年,綠都的合約銷售額為156.9億元,排名為第99。

關於業績下滑的原因,時代財經向綠都方面進行了解,相關人士表示,數據的下滑是第三方統計口徑不同導致,實際上綠都的業績每年都是增長的。至於具體的銷售數字,該人士並未透露。

而今年,龍湖“三劍客”紛紛選擇了離職,這讓綠都再次蒙上陰影。綠都方面向時代財經透露,目前馮勁義的職位已經由原綠都鄭州事業部總裁接任。在人事動盪之外,5月23日,綠都IPO輔導備案也被終止。

2015年10月,綠都啟動了在A股上市的工作,2016年2月,河南證監局受理了綠都地產上市輔導備案的申請。

人事動盪的風波剛剛過去,IPO輔導備案又遭終止,綠都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文 | 童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