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行測備考技巧:一題多解樸素邏輯題

樸素邏輯是行測考試中的常見題型,它不像命題推理,有固定的規則或者套路,更像是腦筋急轉彎類的智力推理題目,也契合公職類考試測查大家思維能力的需求。很多同學在考場的高壓態勢下,常常被題幹繞的一頭霧水,要麼一籌莫展、毫無頭緒而選擇放棄,要麼絞盡腦汁、理出頭緒時間也耗費不少,所以樸素邏輯成為了同學們學習考試過程中的難點;加之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國考試卷中均出現一題五問的考查形式,也愈加把樸素邏輯推上了“風口浪尖”,無疑成了整個必然性推理的重點。那麼,對於這類題目到底有沒有更巧妙快速的解題思路呢?下面,中公教育提供一種思路:利用突破口,條條大路通羅馬。

所謂突破口就是我們解題時的邏輯思維起點,只要找到突破口,就能理清題幹信息、抽絲剝繭般地層層推理,最終快速鎖定答案。而具體到題目中來,我們將能作為突破口的的信息分為兩類:一類是關聯性信息,也就是與多個條件有關係的信息,一般出現次數最多,推理過程中可用的信息就多,這種關聯性有助於我們找到元素之間的傳遞性;另一類就是確定信息,也是就題幹描述確定的信息,存在其他可能性的情況較少或者為零,這種信息我們在推理過程中就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假設驗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題目中的突破口可能不唯一,而且找到突破口之後的思路也會有多種。比如:

【例題】幼兒園馬老師和三個小朋友情情、可可和安安一起玩“猜一猜,我最棒”遊戲,馬老師對小朋友們說:“我把手中的紅球、黃球和藍球分別放在這個櫃子的三個抽屜裡,請你們猜一猜每隻抽屜裡放的是什麼顏色的球?猜對了獎勵小紅花!”然後,她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把三隻球分別放在三個抽屜裡,小朋友猜的情況如下:

情情說:“紅球在最上層的抽屜,黃球在中間抽屜”。

可可說:“紅球在中間抽屜,藍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安安說:“紅球在最底層的抽屜,黃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老師告訴她們,每人都只猜對了一半。

請問:紅球、黃球和藍球各在哪一層抽屜裡?( )

A. 紅球在中間抽屜,黃球在最上層的抽屜,藍球在最底層的抽屜

B. 紅球在中間抽屜,黃球在最底層的抽屜,藍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C. 紅球在最上層的抽屜,黃球在最底層的抽屜,藍球在中間抽屜

D. 紅球在最底層的抽屜,黃球在中間抽屜,藍球在最上層的抽屜

【中公解析】D。方法一:從題幹入手,觀察題幹中三個小朋友的回答,我們不難發現紅球出現的次數最多,可以作為解題的突破口,從紅球開始推理,三句都涉及紅球,但是紅球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所以三個人的前半句為“一真兩假”;又因“每人都猜對了一半”,那麼三個人的後半句為“兩真一假”;三個人後半句有兩句涉及黃球,同理這兩句為“一真一假”,故第二個人的後半句“藍球在最上層”為真,可以排除A、C兩個選項。此時,“藍球在最上層”就可以作為確定項,第二人前半句“紅球在中間”就為假,所以紅球只能在最底層,故答案選D。

這種方法思維略微複雜,有的同學可能會被繞蒙,下面再介紹另外一種簡單的方法:

方法二:從選項入手,由於題目已知“每人都只猜對一半”,故條件本身真假不定,而選項信息比較全面且確定,因此可以將選項作為突破口,採用帶入排除法解決。假定A、B、C、D為正確答案,驗證三人猜測是否只能有一半正確,通過驗證A、B兩個選項第一個人前後兩句都假,C選項第三個人前後兩句都假,直接排除,只有D選項符合要求。

這種方法思路簡單,但是操作稍顯繁雜,尤其是選項設置在最後一個,重複驗證時間也是考驗,那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

方法三:從題幹入手,題目條件出現真假但具體不確定,可以採用假設法的思想去解決,同樣紅球出現次數多,可優先假設,比如假設第一個人前半句“紅球在最上層”為真,那後半句“黃球在中間”為假,而第二個人“紅球在中間,藍球在最上層”就同時為假,與題幹衝突,故假設不成立,前半句“紅球在最上層”為假,後半句“黃球在中間抽屜”為真,觀察選項,只有D選項符合要求。

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是也經常免不了假設不成立重新再推的情況,所以這裡又能引申出另外一種最為簡單的方法:

方法四:從題型入手,題幹中有一個重要條件:每人都只猜對了一半,屬於的“半真半假型”,而這類題型有一個典型的特點:某一個人(A)的半句話能與另一個人的前後兩個半句有關聯,A的這個半句就一定為假,可以作為確定信息,這就是解此類題的突破口。回到題幹中,第三個人後半句“黃球在最上層”提到了黃球和最上層兩個信息,涵蓋到第一個人“紅球在最上層,黃球在中間”的前後兩句,假設第三人的後半句“黃球在最上層”為真,那麼第一個人前後兩句都為假,與題幹“半真半假”不符,所以必定為假,前半句“紅球在最底層”就為真,故答案選D。

而這類突破口也不止一個,比如第一個人的前半句也涵蓋了第二人的前後兩個半句,考場上我們只有找到一個,其他真假立判,答案自現。

樸素邏輯題目,條條大路通羅馬。題幹、選項、題型特徵都可能會給我們解題提供一種思路,只要瞭解各類題目的特點,找到相應突破口,就能使看似複雜的題目變得簡單。至於選擇哪種思路,因人而異,只要實現“準、快、好、省”的目的就好。不過,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廣大考生,備考過程中要系統學習、大量積累、不斷總結,熟練掌握各類常考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場上快速秒殺,贏得先機。

關注東莞中公教育公眾號dgoffcn,及時獲取公考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