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已有很多桂林人深陷其中!

福棠巷,說出這個名字,也許很多桂林人都不知道它在哪?就算在地圖上,它也只是一條不出眾的小路,全長400米,路面也就數米寬,兩邊還停滿了車。唯一的閃光點可能就是它緊挨著逍遙樓。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城市的特定規律,在大街小巷中,必然都存在著這樣一家店,從小吃到大。餐館每年都在更新換代,經歷過歲月的積澱,存活下來的,就成了老味道。

而在福棠巷,就是甘泉餛飩。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今天《尋味記》第二期的主角

福棠巷甘泉餛飩店

23年,只專注一碗餛飩 排隊半小時也要吃

就像大多數餛飩店是夫妻檔,甘泉餛飩也不無例外。簡陋的工作臺前,一人麻利地包餛飩,一人利落地下餛飩,雙手不停地忙碌著的男女就是這間小店的主人——甘氏夫婦 。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甘哥,安徽人,懷著身上那股“安徽人”愛闖拼的衝勁,在他17、8歲的時候就來到了桂林打拼,靠著在家裡跟著小姑爺學的餛飩手藝,開始了他的謀生事業——賣餛飩。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問起當初來桂林的初衷,甘嫂笑著說到,“以前甘哥就很喜歡桂林山水,慕名而來。待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桂林挺好的,結婚後就帶著我一塊過來了!”

“記得是95年10月來的,因為那時候甘哥的姐姐剛生完小孩,當時捨不得離開(安徽),所以這個時間印象特別深。”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剛開始甘哥只是在小區的路邊推著小車售賣,做的都是附近居民的生意,來吃一碗餛燉都能碰上幾個老熟人聊上幾句。

漸漸地來吃的人越來越多,生意有了氣色,幾年前在小區裡租下這間小屋,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店,用自己的名字取了店名——“甘泉餛飩”。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如今,甘哥夫妻倆靠著一碗餛飩,駐守在這一晃就是23年,人氣一路飆升,成了巷子裡的“網紅”店。

不過它身上卻找不到任何“網紅”特徵。深灰色的牆磚,門外沒有任何顯眼的店招,就這麼安靜地躲在巷子裡,好像深怕被別人發現似的。記得第一次尋找而來的時候,在這條巷子裡來回轉了好久,它都被我完美的避開了!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酒香不怕巷子深”,雖藏身小巷,但並不妨礙門庭若市。

“老闆!來2碗4塊滴!”

“今天又這麼多人啊?老闆大概還要好久啊!”

“還來得及煮沒?”

“有生的沒?我打包帶走!”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多年來應對這般場面,在日積月累餵飽一群吃貨的歲月中,夫妻倆早已練就一身技藝。

肉餡和皮在甘哥的手中快速旋轉,平均一秒包一個餛飩,速度快到你根本來不及分解他的動作。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不到幾分鐘,一顆一顆圓鼓鼓,粉嫩嫩的小可愛漸漸地在盤裡堆積成一個小山,乖巧地等待吃貨們的“臨幸”。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而在一旁的甘嫂迅速在碗裡放入基本調味料,依次的撒上蔥花、紫菜,然後把“小可愛”盛入碗中,最後是點睛的散上少些葷油。整套動作做下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店內時常還出現這樣一個畫面。甘哥忙活著餛飩,還要留心接聽電話。 “因為平時飯點店裡人很多,有些人就會提前電話預定生的餛飩,帶回家自己煮著吃。”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一顆優秀的餛飩:皮薄如蟬翼,出鍋皮不散,入口滑溜肉餡松彈。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豬肉的柔嫩混雜著葷油和紫菜的鮮,點上胡椒,這一口是最樸實、最實在的鮮美味道。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很多人排隊等候二十分鐘甚至更久,餛飩吸溜下肚可能只要十幾分鍾。在吃完之後打個混合鮮味、胡椒味的飽嗝,舒坦的說上一句:“老闆,再幫裝我20塊錢生的,帶走!”。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就在我們等待餛飩時,店裡來了一對老夫婦。

“我們定的那些餛飩都弄好了嗎?”

“好了,好了!現在拿給你!”

甘哥邊說邊趕忙著從屋內提出一大袋包好的生餛飩,甘嫂再將它們逐一整齊碼好放進盒子裡,不一會兒,餛飩滿擋擋的竟裝了一整箱。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大爺見我們一直盯著箱子,笑笑地說,“家裡小孩以前經常來這吃,特別喜歡她家的餛飩,天天打電話吵著說想吃,所以這次我們就打包了一箱帶去南寧!”

談話間,甘哥已經幫把泡沫箱打包封好,寒暄幾句後,大爺大媽提著一大箱餛飩,心滿意足的離開。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像這樣“吃完不夠,還要打包!”的“滿足感”早已成了這裡食客們的常態。以前從未發現,原來桂林人對餛飩的熱情也如此高漲!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23年,執著口味的高標準 只選新鮮的前腿肉

安徽餛飩的特徵,皮薄順滑,店內的餛飩皮,由甘哥夫妻倆每天手工擀制,口感自然沒得說。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而餛飩的肉餡,開店至今23年,甘大哥一直堅持只選豬前腿肉,還必須是當天最新鮮的。將豬肉攪拌成泥,且餡內不添加任何調料,讓每位顧客真切感受餛飩的鮮、嫩、美。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每天上午7點和10點半是甘哥出發去市場賣肉的時間。 因為平時夫妻倆人工作已經超負荷,所以每次出門甘哥都把採購時間壓縮到極致,開著車在小巷中快速鑽竄,我們開著電車在後面緊跟還丟了2次。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西門菜市這位大姐豬肉攤,是甘哥20多年來固定採購點,每次採購三、四十斤豬肉。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賣肉的大姐說:“他這人買肉特別的挑!來我這麼多年了,每次都只要最好的,只要前腿肉,所以每天我都會把肉事先準備好,留給他。”

裝好豬肉甘哥又馬不蹄停地前往絞肉機。從選肉到製作成肉末,一輪10幾分鐘,每一個環節甘哥都要自己參與才放心。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提著弄好的肉末,甘哥又回到豬肉攤,此時賣肉大姐把一袋蔥花裝好遞給了吳大哥,“他太忙了,每次都是趕時間,所以蔥花也提前給他買好,他弄完肉過來就可以直接拿走了”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甘哥對我們說“她每次還幫我蔥花頭給去掉!”“你們倆每天那麼忙,我也是順手幫你給處理了,你們也省點時間!”大姐笑著回應。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看著這宛如親人般的交談場景,我想這裡面不止是多年的合作信任,更多還有這菜場“江湖人”身上特有的那份質樸人情。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甘哥一次出門採購來回需花掉半個多小時,23年來,每天如此,兩趟採購,風雨無阻!回來後又趕忙著為中午的“高峰期”做準備。

“平時2個人都很忙了,為什麼豬肉一次就買好一天的量?”

“買多了我們也包不過來,放久了肉的口感就不好。寧願多跑一趟,每天能把買好的肉買完就可以了!”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其實對食材的高標準,對口味的高要求,做到這些並不難。難的是在經歷多年的浪潮後,仍可以保持這份“初心”做到從一而終的堅持。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23年,他們看著一批批桂林人長大 卻錯過了自己孩子的學生時代

從一個餛飩攤變成了一個店,他們花了23年。每天凌晨4點起床開始忙活,擀餛飩皮、買肉、包餛飩 、下餛飩.....不停歇地到下午3點。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現在店裡一天要賣出幾萬個餛飩,兩個人每天就像上了發條的陀螺,一直轉一直轉,一整天身體都是緊繃的!

“早上起來到現在,屁股就沒碰過凳子。有的人大老遠來,不好意思讓人失望等太久,所以就趕忙的弄好!”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今年過完年來三個多月了,我老婆都走沒出過這個店,沒去逛過一次街!我還能每天開車出去買肉,透口氣,她只能一直在店裡忙,真的是很辛苦! ”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有很多人結結實實在這吃了5年,10年,甚至從店開張第一天就在這吃。從最早1塊錢一碗,吃到現在3塊5一碗。從孩童的模樣吃到了大人,從一個人吃到了一家人……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好多人我都是看著長大的。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都是媽媽拿著小碗帶著來吃,現在都開始帶著自己的小孩來吃了!”甘嫂在和我們說著這些話時,臉上總是掛著暖暖的笑。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23年裡,他們記得顧客的樣子,記得顧客的喜好,記得顧客的家人。但卻沒辦法把時間去陪伴孩子的每一次成長。

“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接回家(安徽)了,這麼多年,沒有參加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甚至連孩子高中讀哪個班都不知道!”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一年365天,330天守在這裡。剩下的30多天,留著過年回安徽陪伴家人。有些東西註定要“錯過”,這也許就是在外打拼必要經過的無奈和身不由己吧!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堅持這麼多年,現在年紀越來越大了,不知道我們還能堅持多久。”

“小孩不太想他做這個,太幸苦了,還是我們做就好,希望他好好安心讀書!”

老味道並不是因為"老"才珍貴,是因為它們陪伴著一批人長大。有人來這是填飽肚子,有人來這是身體的習慣。

說真的,吃到嘴裡的味道也不見得有多驚豔,但這份用“溫潤”特調的慰藉,卻是誰也代替不了!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最後一點小私心,未來的更多年,希望它都在。

可以陪我們更久。

到底有多少桂林人,在逍遙樓後的這條巷子裡,“偷吃”了23年!

尋食指南

店鋪地址:福棠巷6號(可百度地圖搜索“甘泉餛飩店”)

如何前往:

路線一:逍遙樓後從屏東社區路口進入,直行200米左右,在左手邊進入福棠巷(路口有家華榮超市),直行100米左右,店在左手邊。

路線二:從柏麗酒店旁的小巷子進入,沿著路一直走,大約3分鐘左右就到了,店在右手邊。

如果你也有陪伴你長大的一些老店,無論它是街邊小攤,還是巷子深處的蒼蠅小館,只要它有著令人懷念的好味道,和陪伴無數人長大的回憶,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我們期待《尋味記》的下一期

與你的故事相遇

▍內容策劃:西柚

▍圖片拍攝:艾惟、西柚

▍商務合作電話:18172667705

▍法律顧問:陽繼寧律師 | 廣西嘉合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