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四期裡面的人都很厲害麼?

藍方塊


謝邀!話說黃埔軍校四期,這期學員中成為共產黨著名將領的有林彪,伍中豪、劉志丹等多位;國民黨著名將領的有張靈甫、胡璉等多位。今天我來介紹4位,我認為在四期畢業生中產生的名將之中的名將有:



一,林彪。

林彪,1907年12月5日生於湖北黃崗林家大灣,是黃埔四期步兵科第2團第2營第3連學員。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在井崗山時期歷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之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師長,在平型關大捷中殲滅日寇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槍1000餘支(挺)。平型關大捷後,11月初率部在廣陽設伏再殲日軍近1000人,繳獲騾馬700餘匹,及大量軍用物資;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1945年10月受命率部挺進東北瀋陽,部隊由出關時的13萬人,發展到了100萬人。1947年夏、秋、冬季的攻勢中殲國民黨軍30餘萬人。遼瀋戰役殲國民黨軍47萬餘人,平津戰役殲國民軍52萬餘人。


二,伍中豪。

伍中豪,今衡陽市耒陽社區伍家村人,1905年3月14日生,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秋收起義重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領導人之一。開闢了閩西、贛南根據地,建立了夏幽根據地。

1928年率部解放了寧崗城。

1929年3月任紅四軍第三縱隊司令,5月三次攻克龍巖,全殲陳國輝旅2000多人。6月任紅十二軍軍長,並擔任首任中國軍事委員會委員,8月任紅二十軍軍長,前敵委員。

伍中豪在建立井崗山根據地的艱苦鬥爭中,共參加大小戰鬥百餘次,戰功卓越!1930年10月,年僅25歲的伍中豪途安福縣城時,遭安福靖衛團襲擊,因彈盡援絕而犧牲。


三,劉志丹。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1936年3月,年僅33歲的劉志丹,率28軍東征戰役,由羅峪口東渡黃河挺進晉西北。4月14日在山西中陽縣三交鎮戰鬥中犧牲。

(國民黨將領)四,張靈甫。

1903年8月20日,生於陝西長安縣(現西安長安區)東大鄉東大村,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抗日戰爭中參加了:

1,參加了淞滬會戰,任第74軍第51師153旅305團上校團長。

2,參加了徐州會戰,張率305團與紀鴻儒302團合力攻打土肥師團陣地立功擢升為51師153旅少將旅長。

3,參加了武漢會戰,日軍106師團陷萬家嶺,張靈甫主動請纓,在張古山絕壁上進攻,經5天5夜戰鬥,終於奪取張古山,扼住日軍退路,導致日106師團幾乎全軍覆沒。

4,參加了上高會戰,1941年3月15日,張靈甫代理58師師長,58師與餘程萬的57師一起與日軍血戰11日。被譽為“抗日鐵軍”,“最精彩之作戰”。

5,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58師共一萬一千九百官兵參戰,此戰傷亡超40%,陣亡至少10%。

6,參加了浙贛會戰,1942年6月張靈甫率58師與日軍血戰3日,擊斃日86聯隊第3大隊隊長島田仁次郎。

7,參加了鄂西會戰,1943年6月6日,58師與51師聯手打擊日軍獨立混成第17旅和第3師團,擊斃日步兵87大隊大隊長淺沼吉太郎、88大隊大隊長小野寺實。6月13日58師主力收復翁安。

8,參加了第四次長沙會戰,張靈甫升為副軍長兼58師師長,1944年5月,與日軍40師團在湘鄉至邵陽線鏖戰,5月10日會同19師一起克復永豐。此時部隊傷亡近十分之一,在永豐整補;1944年7月23日,接到軍委命令又開赴衡陽,與敵116師及增援部隊激戰2天,會同19師合力克復金蘭寺。29日張靈甫進攻雞窩山,與日軍116師作戰,至8月8日以傷亡四成的代價克復雞窩山……。


老蛇正宗




在中國缺少有理想的現代化軍事將領的年代,黃埔軍校培養的軍官生就填補了這一空白。

更重要的是,隨著黃埔軍校和北伐戰爭的發展,直接催生了一支全新的軍隊,也就是國民黨的中央軍。

黃埔軍校的前六期學生接受的軍事教育質量遠不如後邊的十七期,但這六期的學員卻成為了國民黨中央軍的骨幹力量,可見實踐才出人才。



具體到黃埔四期,也是出了不少名將的,作為國共合作的最重要的產品,自然也同樣為國共雙方培養了大批優秀將領。

整體而言,黃埔四期的學員都還是比較厲害的,但也談不上都厲害。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但不可能都是名鳥。就算是都厲害,人生也不是能力強就有機會表現的,還需要有機會和運氣。



黃埔四期畢業的中共高級將領主要有林彪和劉志丹。

林彪,湖北黃岡人,1925年在黃埔軍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因為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所以不受蔣介石待見。在後來的國共內戰期間大放異彩,蔣介石非常後悔錯過這樣的一個人才,曾大罵國民黨的那些高級將領“你們都是林彪的師兄,卻連師弟也打不過,丟人”。1955年被評為十大元帥。

劉志丹,陝西人。陝北根據地的創始人。1928年組織渭華起義,正式參加軍事領導工作。後來又擔任紅軍第二十六軍總指揮,把陝北紅軍發展到二萬多人的規模,建立了陝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央紅軍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1936年4月,在領導紅軍東征期間,背後中槍身亡,原因不明。他的親密戰友習仲勳和高崗同志主持他的追悼會,並且永遠懷念他。

除去在革命和抗戰期間犧牲的曾中生、段德昌、袁國平和伍中豪,還有幾位解放軍的高級將領。

郭化若,1925年參加共產黨,之後又參加了北伐戰爭,並參加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失敗後,他又去了蘇聯學習。回國後,一直擔任紅軍大學的教育長,負責軍官培養工作。他還創辦了炮兵學校。直到解放戰爭期間,他才有機會指揮軍隊,一直在山東指揮作戰,長期擔任政委角色,後來在華東野戰軍擔任縱隊和兵團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解放後長期從事軍事院校的教育工作,1995年去世。



唐天際,湖南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小青年團,並加入黃埔軍校學習,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樣是參加北伐戰爭後,參加了南昌起義。後來回到湖南發動了湘南起義,後來又參加了長征。抗戰爆發後,任第十八集團軍駐第一戰區聯絡處副主任兼八路軍晉豫邊區遊擊支隊司令員、黨委書記。解放戰爭期間在東北野戰軍供職,解放後擔任湖南省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9年去世。


李運昌,河北人,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年畢業後,加入毛澤東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開始農動工作。之後長期從事地下工作,並取得了不小的成果。1938年夏秋領導發動冀東抗日武裝暴動,成立冀東抗日聯軍,任司令員。建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交通部常務副部長、中共黨組書記。2008年去世,時年101歲。



黃埔四期的國民黨軍事將領更多,比較知名的有張靈甫、胡璉、李彌。

張靈甫,陝西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學習軍事,因此被稱為文武全才。在北伐戰爭中屢立戰功,1933年成為第一師的團長。1936年因為槍殺自己的老婆,被當時的婦女屆討伐,被判決關入模範監獄。他一路步行,沿路靠賣字為生,到南京入獄。抗戰爆發後,被特赦出獄,擔任74軍305團長,參加了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並光榮負傷。回西安養傷後歸隊,徐州會戰中因表現優良,提升為少將旅長。在1938年的萬家嶺大捷中再次立下戰功,被田漢等人採訪,成為中央日報上的風雲人物,並被編成話劇,成為抗戰英雄。之後又參加了上高會戰和長沙會戰,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抗戰結束後被提升為74軍軍長,後改編為74師。在解放戰爭期間,一路上把粟裕的軍隊打得沒有招架之力,從江蘇退到山東,成為頭號敵人。最後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數倍於自己的華東野戰軍消滅,張靈甫戰死。


胡璉,陝西人。同樣是老鄉,張靈甫比較張揚,擅長進攻,而胡璉則擅長防守,這一點決定了兩個人的命運不同。胡璉在中原大戰才慢慢發揮出自己的實力,得到陳誠的認可,提升為營長。因為在淞滬會戰中表現優異,被提升為旅長,然後轉入九華山進行遊擊戰,利用機會,配合特種作戰部隊,在長江投入魚雷,炸沉日軍艦船六十餘艘。石牌要塞是日本人沿長江攻入重慶的門戶,因此日本投入重兵發起進攻,擔任正面防守的就是胡璉的十一師。他指揮自己的軍隊和日本人血戰,甚至拼起了刺刀,消滅了日軍一千多人,保證了整個戰役的勝利。解放戰爭期間,粟裕想用吃掉張靈甫的辦法消滅胡璉,結果被擅長防守的胡璉打的傷亡慘重。在後來的金門戰役中,又是胡璉的軍隊把攻入金門的解放軍全部消滅。因此胡璉被稱為福將,甚至國民黨軍中有人戲稱“軍中有二胡,十個西北王(胡宗南)敵不過一個金門王(胡璉)。1972年被晉升為一級上將,1977年去世。


李彌,雲南人。1926年黃埔軍校剛畢業時,戰功並不明顯,但晉升的並不慢。1940年擔任國民黨軍第八軍榮譽第一師少將師長,在宜昌會戰中,利用重炮轟炸宜昌機場,炸掉了21架飛機,他開始在全國名聲大振。1947年擔任第八師師長一職,參加了南麻會戰,同年11月擔任第八軍中將軍長。1949年,雲南盧漢起義,但盧漢把李彌放了回去,他指揮自己的軍隊退往雲南邊境。1950年,他去了臺灣。後來,李彌奉命回到雲南指揮自己的舊部攻戰緬甸北部,並佔領這一地區,準備隨時反攻大陸。1954年,他指揮大部隊軍隊回到臺灣,沒有走的人這一部分人都為金三角毒販的主力軍。1973年去世,死後被授予二級陸軍上將。

同期的其它國民黨將領還有死四行倉庫謝晉元將軍,後來的七十四軍軍長邱維達,抗戰期間潛伏在南京的唐生明,軍統的大特務文強。


新知傳習閣



黃埔軍校,又叫“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總共辦了6期,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國民黨繼續單獨辦學,到1949年撤離前,又辦了17期。

對於前六期,常被成為“老黃埔”,這六期學員中,將星雲集,能人眾多。論取得成就大小,一期學員為最強,論軍事能力,黃埔四期不讓一期,能打、會打的一大把。

厲害人之一,林彪


林彪,大家都知道是黃埔四期學員,其軍事指揮能力絕對能排到“黃埔前三”,號稱“長勝將軍”,鮮有敗績。

打仗時喜歡先謀後動,現場指揮機動靈活,善用疑兵,深得毛主席欣賞。

在長征路上,奪取烏江天險,飛奪瀘定橋,激戰臘子口,都有林彪身影;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林彪也是帶隊衝鋒在前。

抗戰打響後,在1937年9月,林彪作為八路軍115師師長,帶隊參加平型關戰役。通過集中精力打殲滅戰,打伏擊戰,取得了抗日的第一場大勝,實現了“零”的突破,打破了“日本兵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嚴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解放戰爭時,在臨江戰役中,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採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戰術,徹底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計劃,殲滅杜聿明4萬國民黨軍,國民黨從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

在遼瀋戰役時,以城市攻堅戰為主,結合陣地阻擊戰,殲滅國軍40多萬,奠定了解放戰爭成功的基礎。

其後,在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和海南島戰役中,林彪的東北野戰軍一路南下,沿途所過,勢如破竹。

論軍事指揮能力,在黃埔四期中,林彪首屈一指,整個黃埔將領中,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厲害人物之二,張靈甫


張靈甫長得帥,仗打得也不賴,是蔣介石的警備司令,是74師抗日鐵軍的首領。

張靈甫就是為打仗而生的,生活上比較衝動,曾經槍殺了自己的妻子,入了監獄。

抗戰打響後,從監獄出來“戴罪立功”的張靈甫,在抗日戰場,戰功顯赫,聲名遠播。

8年抗戰中,參加過淞滬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等一些列戰役,從一個團長幹到了副軍長。

特別是在萬家嶺戰役中,張靈甫帶領奇兵,從山後攀絕壁而上,攻佔了日軍退路張古山,形成了國軍對日軍106師團的包圍之勢,獲得大勝。

日本投降時,張靈甫已經是74軍的副軍長了。其後,74軍成了蔣介石的警備隊伍,張靈甫成了警備司令。解放戰爭打響後,74軍被整編成74師,張靈甫任師長,人員3萬多,裝備極其先進。


1947年5月,張靈甫所率的整編74師,在我軍優秀統帥粟裕的指揮下,有9個縱隊20多萬人,將74師圍困於孟良崮,有其中四個縱隊的十幾萬人猛攻74師,經過四天激戰,在無水無糧情況下,整編74師被殲滅一萬多人,被俘近兩萬人,張靈甫戰死。

縱然強大如粟裕將軍,對付張靈甫的74師3萬人馬,還是出動了二十多萬人,不得不說張靈甫彪悍至極。整編74師被打垮,對國民黨和蔣介石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對國軍各級將軍也是一個極大的威懾。

張靈甫的戰鬥力不容置疑,是個相當厲害的角色。

厲害人物之三,胡璉


對於胡璉,毛主席評價道:“十八軍胡璉,狡如狐,勇如虎。宜趨避之,保存實力,待機取勝。”這個評價來自於臺灣整理,有多少準確性不得而知,但對胡璉的特點評價相當準確。

作為同樣是四期黃埔學員,胡璉和張靈甫是老鄉,也是陝西人。如果說張靈甫進攻能力比較突出的話,胡璉則是攻防俱佳,特別是防守,絕對是專家。

在抗日戰爭中,胡璉在1943年石牌要塞保衛戰中,發揮出色。在得知日本要大舉進攻重慶時,胡璉作為重慶第一道門戶石牌要塞的防守長官,和自己的將士們一起立下誓言,不成功,則成仁,誓與石牌共存亡。


其後,利用有利地形,做了各種部署,當日軍三十九師團前來時,作為十八軍十一師的師長鬍璉送了日軍各種“大禮”,讓日軍大受重創。這讓蔣介石對其刮目相看。

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中,胡璉鎮守山東南麻,頂住瞭解放軍數次的進攻,最後全身而退,不得不說,此人很有一套。

1949年10月,解放軍進攻臺灣的門戶金門島,防守指揮正是胡璉。此役解放軍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擊潰了一萬多解放軍,俘虜了5000人左右。胡璉有此被稱作“金門王”。

正是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胡璉在後幾年,先後被被授國民黨二級上將、一級上將,獲得了上級的最大認可。

胡璉,無愧“狡如狐,勇如虎”的名聲。

厲害人物之四,伍中豪


伍中豪,很多人不知道其人,但事實上,此人能力不在林彪之下,是井岡山時期,毛澤東欽點的“三驍將”之一,另兩人是林彪和黃公略。

在建立井岡山根據地的過程中,伍中豪指揮戰役上百次,連戰連克,在1929年時,和林彪一樣,已經是縱隊大隊長(亦稱司令員)。


1928年2月,伍中豪率隊解放了寧岡,在其過程中成功實施“圍城打伏擊”的辦法 。1929年5月,率領自己縱隊人員,三次攻克龍巖,國軍陳國輝旅2000多人被殲滅 。6月,出任紅十二軍的軍長,並擔任首任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30年9月,參加打吉安 。

1930年10月初,伍中豪與警衛排戰士經過安福縣城時,突然遭到國民黨軍隊地襲擊,在倉促應戰下,戰士死傷過半。伍中豪組織突圍,至安福城郊亮家山時,彈盡援絕,被國軍靖衛團殺害。

伍中豪,這位戰功卓著的紅軍指揮員,犧牲時年僅25歲 。

雖然犧牲時很年輕,但出眾的軍事指揮能力在歷史當中,留下了濃濃的一筆。


黃埔四期除了以上幾位厲害人物外,還有謝晉元、劉志丹、李彌、劉玉章、賴傳湘、高魁元、唐天際、郭天民、曾中生、邱維達、段德昌等,都是厲害人物。


藍風破曉


眾所周知,黃埔一期最牛,名將一抓一大把。如果把一期比喻成鑽石級,黃埔四期就是僅次之的黃金級,整體成就超越其他期次。

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生共2654人,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校,1926年9月畢業,正好趕上北伐這個天賜良機,時勢造英雄,因此湧現出很多傑出軍事人才。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興師北伐,首次出師便連戰連捷,攻克重鎮長沙,北定武漢三鎮,東逼蘇杭寧滬,一時聲威大震,如日中天。隨著戰事推進,前線急需補充大批中下級軍官。在此形勢下,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畢業了,他們畢業即開赴前線,投入滾滾的革命洪流。

1926年10月4日,黃埔四期畢業典禮在廣州郊區瘦狗嶺沙河廣場舉行,前來觀禮的賓客不下萬人。學員方隊陣容齊整,列隊經過檢閱臺,高聲宣讀四期學員誓詞:

不愛錢,不偷生。統一意志,親愛精誠。遵守遺囑,立定腳跟。為主義奮鬥,為主義而犧牲。繼承先烈生命,發揚黃埔精神。以達國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謹誓。

我軍方面,以林彪元帥居首

1、林彪,湖北黃岡人。著名軍事天才,十大元帥之一,早年參加南昌起義,紅軍時任紅一軍團軍團長,參加長征;八路軍時任115師師長,指揮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指揮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林彪元帥用兵大膽,擅長突擊戰,指揮作戰敢打敢拼,猛衝猛攻,指揮軍隊從長白山一直打到海南島,解放了大半個中國,被蔣介石稱為“打敗了整個黃埔軍校的師生”。

2、 唐天際,湖南安仁人。曾任解放軍第十二兵團兼湖南軍區副政治委員、總後勤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3、洪水,越南河內人。解放軍中唯一的外籍將軍,早在紅軍時便參加中國革命,開國少將,後應邀赴越南參加抗法戰爭,中國和越南雙料將軍。

4、葉鏞,四川樂至人。鄂豫皖蘇區創始人之一,曾任工農革命軍第4師師長。1929年因病被俘,英勇犧牲。

5、伍中豪,湖南耒陽人。曾任紅一軍團第12軍軍長,井岡山時期與林彪、彭德懷、黃公略並稱為毛澤東麾下“四驍將”。1930年遇敵襲擊,壯烈犧牲。

6、劉志丹,陝西保安人。陝北紅軍和蘇區的創始人之一,曾任紅軍北路總指揮兼紅二十八軍軍長等職。1936年在紅軍東征中犧牲,1994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

7、段德昌,湖南南縣人。紅軍著名將領,洪湖蘇區和紅二方面軍的創始人之一。1933年在洪湖肅反中被錯殺。建國後被批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號烈士。

8、曾中生,湖南資興人。紅四方面軍和鄂豫皖蘇區的創始人之一,1935遭張國燾殺害。

國軍方面,以張靈甫最為著名

1、張靈甫,陝西長安人。抗日名將,參加過“八一三”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被視為“常勝將軍“,後任國民黨王牌軍整編74師師長,兼任南京"首都"警備司令。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被華東野戰軍擊斃,死因成迷。


2、胡璉,陝西華縣人。抗日戰爭中以第11師師長於鄂西保衛戰中死守石牌要塞。淮海戰役時為第12兵團副司令,被中原野戰軍全殲,本人化裝逃脫。胡璉與胡宗南並稱“二胡”,前者號稱“西北王”,後者號稱“金門王”,號稱“十個西北王,抵不上一個金門王”。

3、李彌,雲南騰衝人。曾任第13兵團司令官,1948年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後逃往臺灣。

4、劉玉章,陝西興平人。1948年晉升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任國民革命軍第52軍軍長,是遼瀋戰役中唯一突圍的國軍主力部隊,後率部撤退臺灣,晉升陸軍二級上將

5、謝晉元,廣東蕉嶺人。曾任國民黨第88師524團團長,著名抗日英雄,淞滬抗戰時率800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英勇抗日,震動全國。1942年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殺害。

6、文強,湖南湘潭人。曾任職軍統,分析判斷日軍將偷襲珍珠港,後脫離軍統,任長沙綏靖公署第一處中將處長、辦公廳主任。1949年在淮海戰役第中被俘。

7、李振西,甘肅定西人。抗戰期間,曾任38軍中將軍長,率部血戰娘子關,殲滅日軍3000多人,收復陣地,振奮全國。解放戰爭率部在四川茂縣起義職。

黃埔四期畢業生的成功經歷告訴我們,天賦和才能固然重要,機遇更加寶貴,正所謂“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提起黃埔軍校,很多人都對一期和四期推崇至備,這兩期出的名將,隨口都能說出很多名將來,比如林彪,徐向前,胡宗南,陳賡,宋希濂,杜聿明,張靈甫,陳明仁,左權等等。

說起黃埔四期,那是中共出將領最多的一期,其中,最出色最優秀的黃埔四期——軍事天才林彪,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戰功卓著。

都說黃埔四期出來的都很厲害,下面是幾位除林彪外,幾位比較有代表性的

1、張靈甫

張靈甫,黃埔四期畢業,國民黨高級將領,蔣介石的最特意的門生,心腹愛將,曾任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之首,整編師第74師中將師長。

在抗戰期間,蔣介石以其戰功,一再擢升,幾乎年年晉級受獎。在國民黨朝野,張靈甫被視為“常勝將軍”,可惜驕傲自滿,一意孤行,被粟裕將軍消滅在孟良崮戰役。張靈普有功有過,抗戰參加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帶領國民黨部隊正面與日本作戰,為國家生死存亡流血犧牲,這是值得肯定和紀念的。

2、劉志丹

劉志丹畢業於黃埔四期炮兵科,陝北紅軍創始人,曾任中共陝甘邊軍事委員為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二十八軍軍長,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1936年4月,在東征戰役中的一次戰鬥中犧牲,年僅33歲,是東征中犧牲的中共最高將領。毛澤東為他親筆題詞“群眾領袖,人們英雄”。1996年,被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優秀的36位軍事家之一。

3、謝晉元

謝晉元,黃埔四期畢業,犧牲時軍銜為團長。抗戰期間,淞滬會戰中,以“八百勇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對比國民黨正面與日軍作戰節節敗退的局面,極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抗戰熱情。1941年被汪偽政府特務殺害,蔣介石追贈謝晉元為國民陸軍少將。

4、胡璉

胡璉,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黃埔四期畢業,蔣介石嫡系,是國民黨統治大陸後期的著名將領。他與胡宗南並稱“二胡”,一個西北王,一個金門王。解放戰爭中,率領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18軍參加內戰,解放後到臺灣,參加過金門戰役,取得了金門戰役的勝利。

黃埔四期厲害的人物太多了,下面簡單舉例

中共的:

段德昌,有“火龍將軍"之稱;

曾中生,紅四方面軍參謀長,以游擊戰而貫名全軍

伍中豪,紅一方面軍中與林彪齊名的將領,毛澤東的“三驍將”之一

陳毅安,井岡山紅軍驍將之一

等等太多了……

國民黨的:

劉玉章,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

李彌,國民黨十三兵團司令官

高魁元,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

……


賽門軍略


黃埔軍校以前六期最為出名,其中第四期畢業的共產黨員有:林彪(55元元帥)、郭天民(55年上將)、唐天際(55年中將)、段得昌、劉志丹、曾中生、伍中豪……


國民黨:胡璉(國民黨一級上將)、李彌(國民黨二級上將)、高魁元、張靈甫、劉玉章、文強、邱維達、賴傳湘、謝晉元……

越南:洪水(中越雙重少將)



黃埔軍校第四期出的名將數量僅次於第一期,由於林彪元帥和國民黨一級上將胡璉的存在,這一期的名聲超過了第一期。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分七批入伍,後來轉為正式學生,到1926年9月時,第四期共畢業學生2654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了2600多人,只有少數佼佼者脫穎而出。

黃埔軍校並不是多麼高級的學校,只是一個短期的軍事速成學校,這麼短時間培養出來的人怎麼能都厲害。放在現在的大學和軍校也是一樣的,雖然我們實現了大眾教育,能青史留名、脫穎而出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平庸。


歷史軍魂


黃埔嬌子,老蔣嫡系

黃埔四期出名的人很多,比如林 彪、張靈甫、胡璉、謝晉元、李彌等人物,至於整體水平,史論縱橫認為未必會比其他期的強多少。

在黃埔軍校中,一共有23期在去臺灣之前,前六期因為各種歷史和政治、機遇等原因都相比其他幾期成就要高很多。後十七期基本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學任務,就是單純的培養軍隊的中下級軍官,因此,基本沒有出現太厲害的名將。

在黃埔前六期當中尤其是黃埔一期,那真是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將軍級別的,主要原因,黃埔一期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天子門生,是蔣介石擔任校長,在黃埔軍校親自培養的嫡系中的嫡系。

後來老蔣在國民黨當中一騎紅塵,飛流直上,成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隨著老蔣的飛昇,他的學生自然也會跟著借光,尤其是那些看起來有才,對老蔣比較忠心,會討老蔣歡心的,都是妥妥的帶領精銳部隊。

黃埔一期的名將有蔣先雲、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徵、鄭洞國、陳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賀衷寒、許繼慎、黃維、桂永清、王爾琢、範漢傑、宣鐵吾、宣俠父、曾擴情、俞濟時、孫元良、周士第、餘程萬、劉戡、霍揆彰、侯鏡如等。

黃埔四期,人傑地靈

除了黃埔一期將星雲集之外,黃埔二期和三期也有很多名人,但是無論數量和質量從整體上來說都無法和一期相比。

但是黃埔四期除了林 彪、張靈甫、謝晉元、胡璉、李彌、劉玉章、賴傳湘、高魁元、文強、洪水、唐天際、郭天民、曾中生、劉志丹、伍中豪、邱維達、段德昌等名將,雖然在數量上能相差一點,但是有林 彪一個人就拉昇了整體的質量。

除了林之外,還有張靈甫、謝晉元這樣全民熟知的歷史人物,所以,黃埔四期並不比一期遜色多少。

為何黃埔四期也會這樣出彩?

首先,歷史機遇比較好

黃埔四期是1926年3月開學,10月畢業,對於南京國民政府來說,革命這麼多年,也就這一年的北伐獲得了極大的勝利,可以說是搭上了勝利的末班車,前面三期雖然還有兩次東征的過程,但是損失慘重啊!

唯有北伐是勢如破竹,勢不可擋,一舉定乾坤,後面的幾期錯過北伐其實也就錯過了歷史。

其次,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前三期中,都是直接分成幾個隊,單純的進行軍事集訓,說白了都是軍事基礎教學,但是黃埔四期的時候,第一次將學生分成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經理科、政治科。

這樣更有助於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實際上也是在深入教學,對於提升學員的專業水平有極大的幫助。

最後,畢業人數眾多

縱橫查了一下資料,可以清楚的發現,黃埔四期畢業的時候,畢業人數是2654人,前面三期加一起(645+449+1233=2327)還要多。

因此,第四期相比於其他幾期多出幾個名人實際也很正常,畢竟人數在這裡了,這也是黃埔第一次大規模招生,基本在國軍體系內有點水平的,都能加入到黃埔四期。

通過上述介紹你可能就會發現,也並不是第四期就比前幾期的學員優秀,時也,命也!


史論縱橫


黃埔軍校中最出名、最有地位的是前六期的學生們,前六期因為是雙方合作開辦的,所以匯聚了眾多的精華,也因為前六期的學生們出現在了最特殊的時期,所以他們獲得了黃埔軍校其他期學生們無法獲得的地位以及榮耀。

如果單純論教育水平的話,黃埔前六期是無法和後面的許多期相比的。

黃埔前六期的學生們接受軍事教育的時間非常短,他們首先會在部隊裡訓練六個月,然後就可以進入黃埔軍校中學習了,他們在黃埔軍校接受的教育只有六個月的時間,學習到的知識也只是軍事速成班的教育程度。

在前後經過了一年的訓練之後,因為黃埔軍校剛開始創辦的時候時機非常緊急,是國民政府危急存亡之際,為了應付首當其衝的廣東軍閥陳炯明以及後來的北伐。

這些學生們在黃埔軍校只接受到了最基本的基礎,其他的很多軍事能力實際上是他們一點點在戰場上領悟出來的以及後來在軍事大學進修出來的。

黃埔六期之後的學生們雖然接受軍事教育的時間增長了幾倍,但因為他們錯過了最佳的晉升時機,所以他們就失去了獲取黃埔前六期學生們那樣榮譽的機會,很多時候,他們只能擔任中層或者底層的軍官,很難再晉升到名氣磅礴之位。

黃埔前六期出現了很多名將,在這裡我們就不逐一介紹了,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黃埔第四期的名將們吧。

張靈甫在抗日中並非名將,但抗日精神值得我們欽佩

首先在國軍陣營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張靈甫了,隨著各種影視劇以及網絡的推廣,張靈甫的名氣開始龐盛了起來,他開始收穫到了與他戰功非常不相符的名氣。

在抗日戰爭中的張靈甫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是一名團長,隨著抗日戰爭的進展、隨著王耀武率領74軍轉戰各大戰場,張靈甫也逐漸積攢到了戰功,在抗日戰爭準備結束的時候,張靈甫就已經晉升為了74軍的副軍長,在74軍中也算是一號猛將。

不過從名氣上來說,張靈甫的名氣是要遠遠大於他的上司王耀武的,如果說王耀武是抗日名將的話,估計沒人會反駁,但如果說張靈甫是抗日名將的話實際上是說不過去的,抗日戰爭中,張靈甫從來沒有獨當一面過,抗日戰爭中的他只是一個猛將形象,自然就算不得名將。

不過在抗日戰爭中,張靈甫的貢獻也是不容我們忽略的,因為他時常在前線衝鋒陷陣的原因,所以在抗日戰爭中他被日本人炸斷了腿,在被送到香港治療期間又因為戰況緊迫,張靈甫不顧香港醫生的阻撓,最終毅然回到了內陸參與了戰鬥,因此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的他,一條腿落下了終身殘疾。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抗日戰爭中的他精神都是可敬的,只不過名氣與戰功不太相符罷了。

金三角之父李彌

而經常被媒體們稱為金三角之父的李彌也是黃埔第四期的學生,李彌在內戰中曾經晉升到過兵團總司令的職位,地位非常之高,後來他在駐兵雲南的過程中,因為蔣介石兵敗的原因,跟蔣介石一起前往了臺灣,把自己的部隊留在了雲南。

他的部隊在雲南兵敗之後,就開始進入了緬甸的國土中,並最終成為了一支吊打緬甸軍隊的強軍。

李彌的部下雖然戰鬥力很強,但是他們不願在這片異國的土地上求存作戰,所以就他們請求李彌想退往臺灣,不過他們的請求被李彌拒絕了,李彌在拒絕他們的請求之後,就趕往了緬甸,指揮這支軍隊橫掃起了緬甸軍隊。

李彌後來被迫遣送回了臺灣,本來他的部下們是很想跟他一起離去的,不過因為他“反攻”的計劃,所以他的很多部下們被留在了緬甸,一直到蒼老得走不動時,才慢慢解決了歸屬問題,而金三角就是他的部下們為了生存創造出來的。

黃埔第四期並非每人都是軍事天才

除此之外還有胡鏈、謝晉元、高魁元、劉玉章等國軍將領也是出自於黃埔第四期,而在我軍赫赫有名的開國元帥林彪同樣也是黃埔第四期的學生。

這些黃埔第四期的將領們雖然湊巧趕上了一個很好的年代,但是他們的戰功、威名都與他們高強的軍事作戰能力脫離不開關係,雖然他們中有人的是名不副其實,但大多都有著高強的軍事能力,這是無法否認的。

其實認真的說,黃埔第四期並不是每一名學生都很厲害,真正厲害的是一些成名的將領們,他們因為有著運氣和能力的保障,最終才能坐上了榮耀之位,而其他被掩埋在歷史之中的人除了能力不行之外大多數還是因為運氣不好的原因。

因為在蔣介石的陣營中,能力雖然很重要,但是關係同樣是無法忽略的。

所以說黃埔第四期的學生們厲害的也僅僅只是一部分學生們,雖然黃埔第四期出名將的幾率比較大,但並不代表著所有學生們都是優秀的,每一個群體裡都有一些拔尖的人以及一些害群之馬,黃埔第四期也不例外。


孤客生


黃埔軍校第四期1925年7月入校,1926年9月畢業,我們知道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是1926年7月9日,所以只有前四期學員真正趕上了第一次北伐,在戰爭中得以鍛鍊和成長(9月北伐軍剛進至兩湖地區)。另外一個方面,在黃埔軍校建校時的1924年,中國大部是在北洋軍閥統治之下,黃埔軍校只能秘密招生,影響了生源。



而黃埔第四期招生時,廣東革命政府已完成兩次東征,打敗劉震寰等境內軍閥,周邊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和唐生智的湘軍已經歸附,國民革命軍和黃埔軍校已經名聲與實力大振,在南方地區基本可以公開招生,所以人才匯萃。

黃埔四期紅軍方面湧現出一批名將,名列前矛的自然是林彪元帥,還有若干紅軍早期的風雲人物:



劉志丹,陝北紅軍創始人之一,犧牲。

曾中生,紅四方面軍參謀長,肅反中被張國燾殺害。

段德昌,紅二方面軍創始人之一,人稱“火龍將軍”,肅反時被夏曦錯殺。

袁國平,新四軍政治部主任,皖南事變中犧牲。

伍中豪,井岡山紅軍最出色的指揮員,秋收起義骨幹,犧牲。

還有郭化若上將、唐天際上將、冀東軍區司令員李運昌等,人才頻出。



而國民黨方面最出色的是胡璉和張靈甫,介紹很多次了,不再重複,再揀大家熟悉的說幾個。

謝晉元,800壯士守四行倉庫的指揮員。

李彌,淮海戰役第13兵團司令。

邱維達,重建後的第74軍軍長。

唐生明,唐生智胞弟,抗日戰爭期間打入汪偽。

夏楚中,長沙會戰之第79軍軍長。

闕漢騫,遼瀋戰役中第52軍軍長,從營口逃跑。

文強,軍統大特務,東北剿總副參謀長。


度度狼gg


黃埔四期名將不少,國民黨方面有張靈甫,胡璉,謝晉元,李彌。我黨方面有林彪,劉志丹,伍中豪,曾中生。可惜劉志丹伍中豪和曾中生犧牲得早,不然都是元帥大將人選。

然而我黨一個林彪,就足以壓倒國民黨其他黃埔名將。沒有林彪,黃埔四期也就泯然眾人矣。

蔣介石稱林彪為當代
韓信。當代韓信本是他的學生,蔣介石有機會把他收入囊中。不過手下告訴他林彪可能是共黨,而且他親戚是共黨重要人物。最終蔣介石沒有起用這位後來的韓信。而韓信也很快讓他吃到苦頭。

1930年底,蔣介石命令驍將張輝瓚帶領12萬大軍圍剿江西中央蘇區。張輝瓚是德國留學生 ,那裡瞧得起蘇區這群土包子。一頭就闖進了毛主席為他設的口袋陣。迎接他的正是當代韓信林彪。

林彪充分發揮了他機智靈活,善用疑兵的特點。張輝瓚糊里糊塗就成了階下囚,手下9000多人全部被俘被殲。第一次反圍剿大獲全勝。唯一跑掉的是中國另一位日後有戰神稱號的人,名曰薛嶽。這也是林彪與薛嶽第一次交手,林彪完勝。

事後蔣介石召見薛嶽,薛嶽大倒苦水:“赤軍狡猾,張師長一路查看,沿途房屋空無一物,連糞便都是乾涸的,張師長以為無伏,於是放心前進,正中赤軍奸計。”蔣介石厲聲問到:“你呢,又在那裡,為何不救張師長。”薛嶽急忙辯解:“張師長被困時,職率五十二旅正在張家車一帶,也遭到林彪的部隊攻擊,這林彪鬼詭異常,對張家車圍而不打,只是牽制,我軍若出援,則半道截之;若固守,則在龍岡解決後合力攻張家車。是以職欲進不能,欲守不能,最後冒險突圍,僅以身免。”


此後林彪連續四次作為紅軍主將,打敗蔣介石的圍剿。蔣介石無奈,甚至使人誘降林彪。卻也是水中撈月,痴心妄想。直到解放戰爭結束,林彪威震天下,遂成毫無疑問的黃埔第一人。毫無疑問的中國戰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