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四期里面的人都很厉害么?

蓝方块


谢邀!话说黄埔军校四期,这期学员中成为共产党著名将领的有林彪,伍中豪、刘志丹等多位;国民党著名将领的有张灵甫、胡琏等多位。今天我来介绍4位,我认为在四期毕业生中产生的名将之中的名将有:



一,林彪。

林彪,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岗林家大湾,是黄埔四期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学员。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岗山时期历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之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在平型关大捷中歼灭日寇1000余人,击毀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枪1000余支(挺)。平型关大捷后,11月初率部在广阳设伏再歼日军近1000人,缴获骡马700余匹,及大量军用物资;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10月受命率部挺进东北沈阳,部队由出关时的13万人,发展到了100万人。1947年夏、秋、冬季的攻势中歼国民党军30余万人。辽沈战役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平津战役歼国民军52万余人。


二,伍中豪。

伍中豪,今衡阳市耒阳社区伍家村人,1905年3月14日生,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领导人之一。开辟了闽西、赣南根据地,建立了夏幽根据地。

1928年率部解放了宁岗城。

1929年3月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5月三次攻克龙岩,全歼陈国辉旅2000多人。6月任红十二军军长,并担任首任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任红二十军军长,前敌委员。

伍中豪在建立井岗山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共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战功卓越!1930年10月,年仅25岁的伍中豪途安福县城时,遭安福靖卫团袭击,因弹尽援绝而牺牲。


三,刘志丹。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1936年3月,年仅33岁的刘志丹,率28军东征战役,由罗峪口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国民党将领)四,张灵甫。

1903年8月20日,生于陝西长安县(现西安长安区)东大乡东大村,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战争中参加了:

1,参加了淞沪会战,任第74军第51师153旅305团上校团长。

2,参加了徐州会战,张率305团与纪鸿儒302团合力攻打土肥师团阵地立功擢升为51师153旅少将旅长。

3,参加了武汉会战,日军106师团陷万家岭,张灵甫主动请缨,在张古山绝壁上进攻,经5天5夜战斗,终于夺取张古山,扼住日军退路,导致日106师团几乎全军覆没。

4,参加了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张灵甫代理58师师长,58师与余程万的57师一起与日军血战11日。被誉为“抗日铁军”,“最精彩之作战”。

5,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58师共一万一千九百官兵参战,此战伤亡超40%,阵亡至少10%。

6,参加了浙赣会战,1942年6月张灵甫率58师与日军血战3日,击毙日86联队第3大队队长岛田仁次郎。

7,参加了鄂西会战,1943年6月6日,58师与51师联手打击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和第3师团,击毙日步兵87大队大队长浅沼吉太郎、88大队大队长小野寺实。6月13日58师主力收复翁安。

8,参加了第四次长沙会战,张灵甫升为副军长兼58师师长,1944年5月,与日军40师团在湘乡至邵阳线鏖战,5月10日会同19师一起克复永丰。此时部队伤亡近十分之一,在永丰整补;1944年7月23日,接到军委命令又开赴衡阳,与敌116师及增援部队激战2天,会同19师合力克复金兰寺。29日张灵甫进攻鸡窝山,与日军116师作战,至8月8日以伤亡四成的代价克复鸡窝山……。


老蛇正宗




在中国缺少有理想的现代化军事将领的年代,黄埔军校培养的军官生就填补了这一空白。

更重要的是,随着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发展,直接催生了一支全新的军队,也就是国民党的中央军。

黄埔军校的前六期学生接受的军事教育质量远不如后边的十七期,但这六期的学员却成为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力量,可见实践才出人才。



具体到黄埔四期,也是出了不少名将的,作为国共合作的最重要的产品,自然也同样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批优秀将领。

整体而言,黄埔四期的学员都还是比较厉害的,但也谈不上都厉害。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不可能都是名鸟。就算是都厉害,人生也不是能力强就有机会表现的,还需要有机会和运气。



黄埔四期毕业的中共高级将领主要有林彪和刘志丹。

林彪,湖北黄冈人,1925年在黄埔军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因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所以不受蒋介石待见。在后来的国共内战期间大放异彩,蒋介石非常后悔错过这样的一个人才,曾大骂国民党的那些高级将领“你们都是林彪的师兄,却连师弟也打不过,丢人”。1955年被评为十大元帅。

刘志丹,陕西人。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1928年组织渭华起义,正式参加军事领导工作。后来又担任红军第二十六军总指挥,把陕北红军发展到二万多人的规模,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936年4月,在领导红军东征期间,背后中枪身亡,原因不明。他的亲密战友习仲勋和高岗同志主持他的追悼会,并且永远怀念他。

除去在革命和抗战期间牺牲的曾中生、段德昌、袁国平和伍中豪,还有几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

郭化若,1925年参加共产党,之后又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去了苏联学习。回国后,一直担任红军大学的教育长,负责军官培养工作。他还创办了炮兵学校。直到解放战争期间,他才有机会指挥军队,一直在山东指挥作战,长期担任政委角色,后来在华东野战军担任纵队和兵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解放后长期从事军事院校的教育工作,1995年去世。



唐天际,湖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小青年团,并加入黄埔军校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样是参加北伐战争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回到湖南发动了湘南起义,后来又参加了长征。抗战爆发后,任第十八集团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副主任兼八路军晋豫边区游击支队司令员、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野战军供职,解放后担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9年去世。


李运昌,河北人,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毕业后,加入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农动工作。之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1938年夏秋领导发动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成立冀东抗日联军,任司令员。建国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2008年去世,时年101岁。



黄埔四期的国民党军事将领更多,比较知名的有张灵甫、胡琏、李弥。

张灵甫,陕西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因此被称为文武全才。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1933年成为第一师的团长。1936年因为枪杀自己的老婆,被当时的妇女届讨伐,被判决关入模范监狱。他一路步行,沿路靠卖字为生,到南京入狱。抗战爆发后,被特赦出狱,担任74军305团长,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并光荣负伤。回西安养伤后归队,徐州会战中因表现优良,提升为少将旅长。在1938年的万家岭大捷中再次立下战功,被田汉等人采访,成为中央日报上的风云人物,并被编成话剧,成为抗战英雄。之后又参加了上高会战和长沙会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战结束后被提升为74军军长,后改编为74师。在解放战争期间,一路上把粟裕的军队打得没有招架之力,从江苏退到山东,成为头号敌人。最后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数倍于自己的华东野战军消灭,张灵甫战死。


胡琏,陕西人。同样是老乡,张灵甫比较张扬,擅长进攻,而胡琏则擅长防守,这一点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不同。胡琏在中原大战才慢慢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得到陈诚的认可,提升为营长。因为在淞沪会战中表现优异,被提升为旅长,然后转入九华山进行游击战,利用机会,配合特种作战部队,在长江投入鱼雷,炸沉日军舰船六十余艘。石牌要塞是日本人沿长江攻入重庆的门户,因此日本投入重兵发起进攻,担任正面防守的就是胡琏的十一师。他指挥自己的军队和日本人血战,甚至拼起了刺刀,消灭了日军一千多人,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解放战争期间,粟裕想用吃掉张灵甫的办法消灭胡琏,结果被擅长防守的胡琏打的伤亡惨重。在后来的金门战役中,又是胡琏的军队把攻入金门的解放军全部消灭。因此胡琏被称为福将,甚至国民党军中有人戏称“军中有二胡,十个西北王(胡宗南)敌不过一个金门王(胡琏)。1972年被晋升为一级上将,1977年去世。


李弥,云南人。1926年黄埔军校刚毕业时,战功并不明显,但晋升的并不慢。1940年担任国民党军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少将师长,在宜昌会战中,利用重炮轰炸宜昌机场,炸掉了21架飞机,他开始在全国名声大振。1947年担任第八师师长一职,参加了南麻会战,同年11月担任第八军中将军长。1949年,云南卢汉起义,但卢汉把李弥放了回去,他指挥自己的军队退往云南边境。1950年,他去了台湾。后来,李弥奉命回到云南指挥自己的旧部攻战缅甸北部,并占领这一地区,准备随时反攻大陆。1954年,他指挥大部队军队回到台湾,没有走的人这一部分人都为金三角毒贩的主力军。1973年去世,死后被授予二级陆军上将。

同期的其它国民党将领还有死四行仓库谢晋元将军,后来的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抗战期间潜伏在南京的唐生明,军统的大特务文强。


新知传习阁



黄埔军校,又叫“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总共办了6期,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继续单独办学,到1949年撤离前,又办了17期。

对于前六期,常被成为“老黄埔”,这六期学员中,将星云集,能人众多。论取得成就大小,一期学员为最强,论军事能力,黄埔四期不让一期,能打、会打的一大把。

厉害人之一,林彪


林彪,大家都知道是黄埔四期学员,其军事指挥能力绝对能排到“黄埔前三”,号称“长胜将军”,鲜有败绩。

打仗时喜欢先谋后动,现场指挥机动灵活,善用疑兵,深得毛主席欣赏。

在长征路上,夺取乌江天险,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都有林彪身影;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林彪也是带队冲锋在前。

抗战打响后,在1937年9月,林彪作为八路军115师师长,带队参加平型关战役。通过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打伏击战,取得了抗日的第一场大胜,实现了“零”的突破,打破了“日本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严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解放战争时,在临江战役中,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战术,彻底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歼灭杜聿明4万国民党军,国民党从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在辽沈战役时,以城市攻坚战为主,结合阵地阻击战,歼灭国军40多万,奠定了解放战争成功的基础。

其后,在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岛战役中,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一路南下,沿途所过,势如破竹。

论军事指挥能力,在黄埔四期中,林彪首屈一指,整个黄埔将领中,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厉害人物之二,张灵甫


张灵甫长得帅,仗打得也不赖,是蒋介石的警备司令,是74师抗日铁军的首领。

张灵甫就是为打仗而生的,生活上比较冲动,曾经枪杀了自己的妻子,入了监狱。

抗战打响后,从监狱出来“戴罪立功”的张灵甫,在抗日战场,战功显赫,声名远播。

8年抗战中,参加过淞沪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一些列战役,从一个团长干到了副军长。

特别是在万家岭战役中,张灵甫带领奇兵,从山后攀绝壁而上,攻占了日军退路张古山,形成了国军对日军106师团的包围之势,获得大胜。

日本投降时,张灵甫已经是74军的副军长了。其后,74军成了蒋介石的警备队伍,张灵甫成了警备司令。解放战争打响后,74军被整编成74师,张灵甫任师长,人员3万多,装备极其先进。


1947年5月,张灵甫所率的整编74师,在我军优秀统帅粟裕的指挥下,有9个纵队20多万人,将74师围困于孟良崮,有其中四个纵队的十几万人猛攻74师,经过四天激战,在无水无粮情况下,整编74师被歼灭一万多人,被俘近两万人,张灵甫战死。

纵然强大如粟裕将军,对付张灵甫的74师3万人马,还是出动了二十多万人,不得不说张灵甫彪悍至极。整编74师被打垮,对国民党和蒋介石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对国军各级将军也是一个极大的威慑。

张灵甫的战斗力不容置疑,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厉害人物之三,胡琏


对于胡琏,毛主席评价道:“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这个评价来自于台湾整理,有多少准确性不得而知,但对胡琏的特点评价相当准确。

作为同样是四期黄埔学员,胡琏和张灵甫是老乡,也是陕西人。如果说张灵甫进攻能力比较突出的话,胡琏则是攻防俱佳,特别是防守,绝对是专家。

在抗日战争中,胡琏在1943年石牌要塞保卫战中,发挥出色。在得知日本要大举进攻重庆时,胡琏作为重庆第一道门户石牌要塞的防守长官,和自己的将士们一起立下誓言,不成功,则成仁,誓与石牌共存亡。


其后,利用有利地形,做了各种部署,当日军三十九师团前来时,作为十八军十一师的师长胡琏送了日军各种“大礼”,让日军大受重创。这让蒋介石对其刮目相看。

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胡琏镇守山东南麻,顶住了解放军数次的进攻,最后全身而退,不得不说,此人很有一套。

1949年10月,解放军进攻台湾的门户金门岛,防守指挥正是胡琏。此役解放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击溃了一万多解放军,俘虏了5000人左右。胡琏有此被称作“金门王”。

正是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胡琏在后几年,先后被被授国民党二级上将、一级上将,获得了上级的最大认可。

胡琏,无愧“狡如狐,勇如虎”的名声。

厉害人物之四,伍中豪


伍中豪,很多人不知道其人,但事实上,此人能力不在林彪之下,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钦点的“三骁将”之一,另两人是林彪和黄公略。

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伍中豪指挥战役上百次,连战连克,在1929年时,和林彪一样,已经是纵队大队长(亦称司令员)。


1928年2月,伍中豪率队解放了宁冈,在其过程中成功实施“围城打伏击”的办法 。1929年5月,率领自己纵队人员,三次攻克龙岩,国军陈国辉旅2000多人被歼灭 。6月,出任红十二军的军长,并担任首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0年9月,参加打吉安 。

1930年10月初,伍中豪与警卫排战士经过安福县城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地袭击,在仓促应战下,战士死伤过半。伍中豪组织突围,至安福城郊亮家山时,弹尽援绝,被国军靖卫团杀害。

伍中豪,这位战功卓著的红军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5岁 。

虽然牺牲时很年轻,但出众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历史当中,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黄埔四期除了以上几位厉害人物外,还有谢晋元、刘志丹、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邱维达、段德昌等,都是厉害人物。


蓝风破晓


众所周知,黄埔一期最牛,名将一抓一大把。如果把一期比喻成钻石级,黄埔四期就是仅次之的黄金级,整体成就超越其他期次。

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共2654人,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校,1926年9月毕业,正好赶上北伐这个天赐良机,时势造英雄,因此涌现出很多杰出军事人才。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兴师北伐,首次出师便连战连捷,攻克重镇长沙,北定武汉三镇,东逼苏杭宁沪,一时声威大震,如日中天。随着战事推进,前线急需补充大批中下级军官。在此形势下,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毕业了,他们毕业即开赴前线,投入滚滚的革命洪流。

1926年10月4日,黄埔四期毕业典礼在广州郊区瘦狗岭沙河广场举行,前来观礼的宾客不下万人。学员方队阵容齐整,列队经过检阅台,高声宣读四期学员誓词:

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谨誓。

我军方面,以林彪元帅居首

1、林彪,湖北黄冈人。著名军事天才,十大元帅之一,早年参加南昌起义,红军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参加长征;八路军时任115师师长,指挥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时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林彪元帅用兵大胆,擅长突击战,指挥作战敢打敢拼,猛冲猛攻,指挥军队从长白山一直打到海南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被蒋介石称为“打败了整个黄埔军校的师生”。

2、 唐天际,湖南安仁人。曾任解放军第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3、洪水,越南河内人。解放军中唯一的外籍将军,早在红军时便参加中国革命,开国少将,后应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中国和越南双料将军。

4、叶镛,四川乐至人。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曾任工农革命军第4师师长。1929年因病被俘,英勇牺牲。

5、伍中豪,湖南耒阳人。曾任红一军团第12军军长,井冈山时期与林彪、彭德怀、黄公略并称为毛泽东麾下“四骁将”。1930年遇敌袭击,壮烈牺牲。

6、刘志丹,陕西保安人。陕北红军和苏区的创始人之一,曾任红军北路总指挥兼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在红军东征中牺牲,1994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7、段德昌,湖南南县人。红军著名将领,洪湖苏区和红二方面军的创始人之一。1933年在洪湖肃反中被错杀。建国后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

8、曾中生,湖南资兴人。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1935遭张国焘杀害。

国军方面,以张灵甫最为著名

1、张灵甫,陕西长安人。抗日名将,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被视为“常胜将军“,后任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师长,兼任南京"首都"警备司令。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击毙,死因成迷。


2、胡琏,陕西华县人。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淮海战役时为第12兵团副司令,被中原野战军全歼,本人化装逃脱。胡琏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西北王”,后者号称“金门王”,号称“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3、李弥,云南腾冲人。曾任第13兵团司令官,1948年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后逃往台湾。

4、刘玉章,陕西兴平人。1948年晋升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任国民革命军第52军军长,是辽沈战役中唯一突围的国军主力部队,后率部撤退台湾,晋升陆军二级上将

5、谢晋元,广东蕉岭人。曾任国民党第88师524团团长,著名抗日英雄,淞沪抗战时率800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英勇抗日,震动全国。1942年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杀害。

6、文强,湖南湘潭人。曾任职军统,分析判断日军将偷袭珍珠港,后脱离军统,任长沙绥靖公署第一处中将处长、办公厅主任。1949年在淮海战役第中被俘。

7、李振西,甘肃定西人。抗战期间,曾任38军中将军长,率部血战娘子关,歼灭日军3000多人,收复阵地,振奋全国。解放战争率部在四川茂县起义职。

黄埔四期毕业生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天赋和才能固然重要,机遇更加宝贵,正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提起黄埔军校,很多人都对一期和四期推崇至备,这两期出的名将,随口都能说出很多名将来,比如林彪,徐向前,胡宗南,陈赓,宋希濂,杜聿明,张灵甫,陈明仁,左权等等。

说起黄埔四期,那是中共出将领最多的一期,其中,最出色最优秀的黄埔四期——军事天才林彪,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战功卓著。

都说黄埔四期出来的都很厉害,下面是几位除林彪外,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

1、张灵甫

张灵甫,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的最特意的门生,心腹爱将,曾任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之首,整编师第74师中将师长。

在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战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被视为“常胜将军”,可惜骄傲自满,一意孤行,被粟裕将军消灭在孟良崮战役。张灵普有功有过,抗战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带领国民党部队正面与日本作战,为国家生死存亡流血牺牲,这是值得肯定和纪念的。

2、刘志丹

刘志丹毕业于黄埔四期炮兵科,陕北红军创始人,曾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为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1936年4月,在东征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是东征中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毛泽东为他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们英雄”。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36位军事家之一。

3、谢晋元

谢晋元,黄埔四期毕业,牺牲时军衔为团长。抗战期间,淞沪会战中,以“八百勇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对比国民党正面与日军作战节节败退的局面,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1941年被汪伪政府特务杀害,蒋介石追赠谢晋元为国民陆军少将。

4、胡琏

胡琏,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四期毕业,蒋介石嫡系,是国民党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一个西北王,一个金门王。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参加过金门战役,取得了金门战役的胜利。

黄埔四期厉害的人物太多了,下面简单举例

中共的:

段德昌,有“火龙将军"之称;

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以游击战而贯名全军

伍中豪,红一方面军中与林彪齐名的将领,毛泽东的“三骁将”之一

陈毅安,井冈山红军骁将之一

等等太多了……

国民党的:

刘玉章,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李弥,国民党十三兵团司令官

高魁元,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

……


赛门军略


黄埔军校以前六期最为出名,其中第四期毕业的共产党员有:林彪(55元元帅)、郭天民(55年上将)、唐天际(55年中将)、段得昌、刘志丹、曾中生、伍中豪……


国民党:胡琏(国民党一级上将)、李弥(国民党二级上将)、高魁元、张灵甫、刘玉章、文强、邱维达、赖传湘、谢晋元……

越南:洪水(中越双重少将)



黄埔军校第四期出的名将数量仅次于第一期,由于林彪元帅和国民党一级上将胡琏的存在,这一期的名声超过了第一期。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分七批入伍,后来转为正式学生,到1926年9月时,第四期共毕业学生2654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了2600多人,只有少数佼佼者脱颖而出。

黄埔军校并不是多么高级的学校,只是一个短期的军事速成学校,这么短时间培养出来的人怎么能都厉害。放在现在的大学和军校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实现了大众教育,能青史留名、脱颖而出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平庸。


历史军魂


黄埔娇子,老蒋嫡系

黄埔四期出名的人很多,比如林 彪、张灵甫、胡琏、谢晋元、李弥等人物,至于整体水平,史论纵横认为未必会比其他期的强多少。

在黄埔军校中,一共有23期在去台湾之前,前六期因为各种历史和政治、机遇等原因都相比其他几期成就要高很多。后十七期基本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是单纯的培养军队的中下级军官,因此,基本没有出现太厉害的名将。

在黄埔前六期当中尤其是黄埔一期,那真是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将军级别的,主要原因,黄埔一期可以说是蒋介石的天子门生,是蒋介石担任校长,在黄埔军校亲自培养的嫡系中的嫡系。

后来老蒋在国民党当中一骑红尘,飞流直上,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随着老蒋的飞升,他的学生自然也会跟着借光,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有才,对老蒋比较忠心,会讨老蒋欢心的,都是妥妥的带领精锐部队。

黄埔一期的名将有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周士第、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等。

黄埔四期,人杰地灵

除了黄埔一期将星云集之外,黄埔二期和三期也有很多名人,但是无论数量和质量从整体上来说都无法和一期相比。

但是黄埔四期除了林 彪、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等名将,虽然在数量上能相差一点,但是有林 彪一个人就拉升了整体的质量。

除了林之外,还有张灵甫、谢晋元这样全民熟知的历史人物,所以,黄埔四期并不比一期逊色多少。

为何黄埔四期也会这样出彩?

首先,历史机遇比较好

黄埔四期是1926年3月开学,10月毕业,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来说,革命这么多年,也就这一年的北伐获得了极大的胜利,可以说是搭上了胜利的末班车,前面三期虽然还有两次东征的过程,但是损失惨重啊!

唯有北伐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一举定乾坤,后面的几期错过北伐其实也就错过了历史。

其次,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前三期中,都是直接分成几个队,单纯的进行军事集训,说白了都是军事基础教学,但是黄埔四期的时候,第一次将学生分成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

这样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实际上也是在深入教学,对于提升学员的专业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最后,毕业人数众多

纵横查了一下资料,可以清楚的发现,黄埔四期毕业的时候,毕业人数是2654人,前面三期加一起(645+449+1233=2327)还要多。

因此,第四期相比于其他几期多出几个名人实际也很正常,毕竟人数在这里了,这也是黄埔第一次大规模招生,基本在国军体系内有点水平的,都能加入到黄埔四期。

通过上述介绍你可能就会发现,也并不是第四期就比前几期的学员优秀,时也,命也!


史论纵横


黄埔军校中最出名、最有地位的是前六期的学生们,前六期因为是双方合作开办的,所以汇聚了众多的精华,也因为前六期的学生们出现在了最特殊的时期,所以他们获得了黄埔军校其他期学生们无法获得的地位以及荣耀。

如果单纯论教育水平的话,黄埔前六期是无法和后面的许多期相比的。

黄埔前六期的学生们接受军事教育的时间非常短,他们首先会在部队里训练六个月,然后就可以进入黄埔军校中学习了,他们在黄埔军校接受的教育只有六个月的时间,学习到的知识也只是军事速成班的教育程度。

在前后经过了一年的训练之后,因为黄埔军校刚开始创办的时候时机非常紧急,是国民政府危急存亡之际,为了应付首当其冲的广东军阀陈炯明以及后来的北伐。

这些学生们在黄埔军校只接受到了最基本的基础,其他的很多军事能力实际上是他们一点点在战场上领悟出来的以及后来在军事大学进修出来的。

黄埔六期之后的学生们虽然接受军事教育的时间增长了几倍,但因为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晋升时机,所以他们就失去了获取黄埔前六期学生们那样荣誉的机会,很多时候,他们只能担任中层或者底层的军官,很难再晋升到名气磅礴之位。

黄埔前六期出现了很多名将,在这里我们就不逐一介绍了,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黄埔第四期的名将们吧。

张灵甫在抗日中并非名将,但抗日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首先在国军阵营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张灵甫了,随着各种影视剧以及网络的推广,张灵甫的名气开始庞盛了起来,他开始收获到了与他战功非常不相符的名气。

在抗日战争中的张灵甫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是一名团长,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随着王耀武率领74军转战各大战场,张灵甫也逐渐积攒到了战功,在抗日战争准备结束的时候,张灵甫就已经晋升为了74军的副军长,在74军中也算是一号猛将。

不过从名气上来说,张灵甫的名气是要远远大于他的上司王耀武的,如果说王耀武是抗日名将的话,估计没人会反驳,但如果说张灵甫是抗日名将的话实际上是说不过去的,抗日战争中,张灵甫从来没有独当一面过,抗日战争中的他只是一个猛将形象,自然就算不得名将。

不过在抗日战争中,张灵甫的贡献也是不容我们忽略的,因为他时常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原因,所以在抗日战争中他被日本人炸断了腿,在被送到香港治疗期间又因为战况紧迫,张灵甫不顾香港医生的阻挠,最终毅然回到了内陆参与了战斗,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的他,一条腿落下了终身残疾。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抗日战争中的他精神都是可敬的,只不过名气与战功不太相符罢了。

金三角之父李弥

而经常被媒体们称为金三角之父的李弥也是黄埔第四期的学生,李弥在内战中曾经晋升到过兵团总司令的职位,地位非常之高,后来他在驻兵云南的过程中,因为蒋介石兵败的原因,跟蒋介石一起前往了台湾,把自己的部队留在了云南。

他的部队在云南兵败之后,就开始进入了缅甸的国土中,并最终成为了一支吊打缅甸军队的强军。

李弥的部下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他们不愿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求存作战,所以就他们请求李弥想退往台湾,不过他们的请求被李弥拒绝了,李弥在拒绝他们的请求之后,就赶往了缅甸,指挥这支军队横扫起了缅甸军队。

李弥后来被迫遣送回了台湾,本来他的部下们是很想跟他一起离去的,不过因为他“反攻”的计划,所以他的很多部下们被留在了缅甸,一直到苍老得走不动时,才慢慢解决了归属问题,而金三角就是他的部下们为了生存创造出来的。

黄埔第四期并非每人都是军事天才

除此之外还有胡链、谢晋元、高魁元、刘玉章等国军将领也是出自于黄埔第四期,而在我军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林彪同样也是黄埔第四期的学生。

这些黄埔第四期的将领们虽然凑巧赶上了一个很好的年代,但是他们的战功、威名都与他们高强的军事作战能力脱离不开关系,虽然他们中有人的是名不副其实,但大多都有着高强的军事能力,这是无法否认的。

其实认真的说,黄埔第四期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很厉害,真正厉害的是一些成名的将领们,他们因为有着运气和能力的保障,最终才能坐上了荣耀之位,而其他被掩埋在历史之中的人除了能力不行之外大多数还是因为运气不好的原因。

因为在蒋介石的阵营中,能力虽然很重要,但是关系同样是无法忽略的。

所以说黄埔第四期的学生们厉害的也仅仅只是一部分学生们,虽然黄埔第四期出名将的几率比较大,但并不代表着所有学生们都是优秀的,每一个群体里都有一些拔尖的人以及一些害群之马,黄埔第四期也不例外。


孤客生


黄埔军校第四期1925年7月入校,1926年9月毕业,我们知道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是1926年7月9日,所以只有前四期学员真正赶上了第一次北伐,在战争中得以锻炼和成长(9月北伐军刚进至两湖地区)。另外一个方面,在黄埔军校建校时的1924年,中国大部是在北洋军阀统治之下,黄埔军校只能秘密招生,影响了生源。



而黄埔第四期招生时,广东革命政府已完成两次东征,打败刘震寰等境内军阀,周边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和唐生智的湘军已经归附,国民革命军和黄埔军校已经名声与实力大振,在南方地区基本可以公开招生,所以人才汇萃。

黄埔四期红军方面涌现出一批名将,名列前矛的自然是林彪元帅,还有若干红军早期的风云人物:



刘志丹,陕北红军创始人之一,牺牲。

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参谋长,肃反中被张国焘杀害。

段德昌,红二方面军创始人之一,人称“火龙将军”,肃反时被夏曦错杀。

袁国平,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中牺牲。

伍中豪,井冈山红军最出色的指挥员,秋收起义骨干,牺牲。

还有郭化若上将、唐天际上将、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等,人才频出。



而国民党方面最出色的是胡琏和张灵甫,介绍很多次了,不再重复,再拣大家熟悉的说几个。

谢晋元,800壮士守四行仓库的指挥员。

李弥,淮海战役第13兵团司令。

邱维达,重建后的第74军军长。

唐生明,唐生智胞弟,抗日战争期间打入汪伪。

夏楚中,长沙会战之第79军军长。

阙汉骞,辽沈战役中第52军军长,从营口逃跑。

文强,军统大特务,东北剿总副参谋长。


度度狼gg


黄埔四期名将不少,国民党方面有张灵甫,胡琏,谢晋元,李弥。我党方面有林彪,刘志丹,伍中豪,曾中生。可惜刘志丹伍中豪和曾中生牺牲得早,不然都是元帅大将人选。

然而我党一个林彪,就足以压倒国民党其他黄埔名将。没有林彪,黄埔四期也就泯然众人矣。

蒋介石称林彪为当代
韩信。当代韩信本是他的学生,蒋介石有机会把他收入囊中。不过手下告诉他林彪可能是共党,而且他亲戚是共党重要人物。最终蒋介石没有起用这位后来的韩信。而韩信也很快让他吃到苦头。

1930年底,蒋介石命令骁将张辉瓒带领12万大军围剿江西中央苏区。张辉瓒是德国留学生 ,那里瞧得起苏区这群土包子。一头就闯进了毛主席为他设的口袋阵。迎接他的正是当代韩信林彪。

林彪充分发挥了他机智灵活,善用疑兵的特点。张辉瓒糊里糊涂就成了阶下囚,手下9000多人全部被俘被歼。第一次反围剿大获全胜。唯一跑掉的是中国另一位日后有战神称号的人,名曰薛岳。这也是林彪与薛岳第一次交手,林彪完胜。

事后蒋介石召见薛岳,薛岳大倒苦水:“赤军狡猾,张师长一路查看,沿途房屋空无一物,连粪便都是干涸的,张师长以为无伏,于是放心前进,正中赤军奸计。”蒋介石厉声问到:“你呢,又在那里,为何不救张师长。”薛岳急忙辩解:“张师长被困时,职率五十二旅正在张家车一带,也遭到林彪的部队攻击,这林彪鬼诡异常,对张家车围而不打,只是牵制,我军若出援,则半道截之;若固守,则在龙冈解决后合力攻张家车。是以职欲进不能,欲守不能,最后冒险突围,仅以身免。”


此后林彪连续四次作为红军主将,打败蒋介石的围剿。蒋介石无奈,甚至使人诱降林彪。却也是水中捞月,痴心妄想。直到解放战争结束,林彪威震天下,遂成毫无疑问的黄埔第一人。毫无疑问的中国战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