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網際網路?BIS報告批評區塊鏈和DLT索賠

由世界各國央行運營的金融機構正在瞄準加密貨幣,質疑他們在星期天早上發佈的一份新報告中履行承諾的能力。

這份名為“ Cryptocurrencies:超越炒作之外 ”並由國際結算銀行(BIS)發佈的文件解釋了該技術背後的歷史,並分析了它是否能夠真正創造一種無可信賴的金錢形式。正如之前報道的那樣,該發佈會在下週公佈的全年度經濟報告之前發佈。

該銀行的報告指出,由於目前加密貨幣存在的問題包括硬分叉,礦業集中,新加密貨幣的擴散,市場動盪和可擴展性,“加密貨幣的分散技術無論多麼複雜,都不能替代貨幣的堅實制度支持“。

此外,該銀行聲稱,使用區塊鏈處理每天進行的零售支付量“可能會導致互聯網停頓”。

該報告解釋說:

“即使在樂觀的假設下,為了處理當前由選定的全國零售支付系統處理的數字零售交易的數量,分類賬的規模將在幾天內膨脹得超過典型智能手機的存儲容量,超過典型的個人電腦在幾個星期之內,甚至超過服務器的幾個月。“

除了存儲容量之外,報告還聲稱“只有超級計算機”擁有在區塊鏈上進行每筆零售交易所需的處理能力,並且即使有足夠的超級計算機來創建分散的網絡,“數百萬用戶[將]在一個數量級的TB級“。

據報道,這種大規模的通信量會影響互聯網。

該報告還向採礦者開槍,指出“交付......取決於一系列假設:誠實的礦工控制龐大的計算能力網絡,用戶驗證所有交易的歷史記錄,並確定貨幣的供應量通過協議。“

雖然國際清算銀行對加密貨幣的要求很苛刻,但它更積極地看到分佈式賬本,寫道“潛在的技術在其他領域可能有承諾”。

分佈式賬本技術可以促進跨境支付,並有助於“分散式訪問的好處超過維護多份分類賬的更高運營成本”的利基領域。

然而,該報告最終指出,其他技術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以實現與分佈式賬本相同的目標,“目前還不清楚哪一種技術將成為最有效的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