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高鐵站的命名好像存在這樣一些規律:住在華北的人認為「東站西站」多、住在東北的認為「北站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認為「南站」多、住在華東的認為「南站」多、住在華南地區的認為「北站南站」多。

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主觀感覺,它與事實相符嗎?

知乎上的朋友Huangxiang Lin,統計了全國所有開通的G/D/C列車的車站,從大數據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的規律,發現上述事實是成立的。原因並不複雜,高鐵站的命名跟線路的走向以及當地地理條件密切相關。

比如,南北向的高鐵,肯定是「XX東/西站」偏多,但如果西側有山脈、大湖,則常常選擇靠城市帶的東側走,導致「XX東站」變多。反之亦然。

高鐵站命名規律的分析,看上去無聊,實則蘊含著豐富的鐵路規劃與地理知識。有時候,通過一個高鐵站的名稱,甚至可以對一座城市所處的地貌做出基本判斷。

高鐵站中的XX東站、XX南站、XX西站、北站,到底哪個最多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統計結果,從全國範圍來看,沒有明顯的傾向性,東南西北的名稱比較均衡,但是不同地區卻有明顯的傾向性。統計一下全國所有開通了G/D/C列車的車站,可以發現:

XX東站(63個)XX西站(43個)XX南站(60個)XX北站(67個)

圖表示意: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分析:全國沒有很絕對的傾向,只有東和北略多而已。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一、華南地區(粵桂瓊貴) 北站最多,西站最少

統計結果:東8+西2+南8+北11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東8:海口東站、廣州東站、欽州東站、雲浮東站、南寧東站、肇慶東站、東安東站、都勻東站、惠東站

西2:鐘山西站、英德西站

南8:平南南站、梧州南站、三水南站、全州南站、永福南站、三江南站、廣州南站、惠州南站

北11:珠海北站、中山北站、防城港北站、廣州北站、深圳北站、興安北站、鹿寨北站、來賓北站、桂林北站、貴陽北站、龍里北站

分析:受地形影響,華南鐵路以橫向居多,就算是傾斜的,也往往南北比東西的比例較低。當鐵路橫向經過一個城市附近的時候,被命名為「XX南」、「XX北」的幾率非常之高。華南區域的「XX東」的爆發,應該是和選線的時候有關,所有的東站,都在斜線、南北線上。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二、東北地區(黑吉遼) 西站、北站最多,東站南站很少

統計結果:東2+西10+北8+南3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東2:四平東站、營口東站

西10::哈爾濱西站、 德惠西站、長春西站、鞍山西站 海城西站、蓋州西站 、瓦房店西站、昌圖西站 開原西站、鐵嶺西站

北8: 綏中北站 葫蘆島北站 盤錦北站 瀋陽北站 撫順北站 雙城北站 扶余北站 大連北站

南3:錦州南站 、九臺南站、公主嶺南站

分析:傾向性非常明顯!!!哈大線基本為了避開東側山地而從城市群西側走;由於本身瀋陽到哈爾濱一線就是北偏東方向,所以導致了東北地區的高鐵站很多在西側和北側。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三、西北地區(陝甘寧青) 叫南站的最多,叫東站的沒有

統計結果:東0+西4+南10+北6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西4:蘭州西站、海東西站、張掖西站、大通西站

南10:楊陵南站、寶雞南站、民和南站、樂都南站、臨澤南站、高臺南站、酒泉南站、烏魯木齊南站、 嘉峪關南站、柳園南站

北9:華山北站、渭南北站、鄯善北站、吐魯番北站、清水北站、西安北站

分析:傾向性非常明顯!!!蘭新線基本是沿著南側祁連山脈而從城市群南側走。而隴海線在關中平原上沿著渭水前進,不受山脈影響。由於本身蘭新一線就是北偏西方向,所以導致了西北地區的高鐵站很多在西側和南側。至於北側的幾個站,除關中平原以外,是進入新疆之後沿著吐魯番盆地北側行走的結果。蘭新線都是山脈的錯!

這一區域有一個另外的影響因素:戈壁灘,由於避開狂風的戈壁灘比避開山脈沿線要重要,所以蘭新線大多沿著山脈走的。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四、華北地區(京津冀魯豫蒙晉) 東站最多,南站最少

統計結果:東23+西14+南8+北12

分析:東西方向,南北方向均有,分佈很均勻。我們可以看到,山脈的存在對於「XX東西南北」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到了華北大平原之上,為了閃躲西側的太行山脈導致京廣線的車站基本都靠東修建,這樣子直接拉高了「XX東」的比例。

這裡值得梗細緻分析,南北向的線路基本都「XX東/西」偏多(京廣京滬一水「XX東」,太石一「XX西」,膠濟一水「XX北」)東西向的線則反之。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五、兩湖地區(鄂湘) 東站最多,西站最少

統計結果:東14+西8+南12+北9

分析:到了兩湖地區,山脈的分佈就出現了變化,湖南境內「XX西」明顯多於「XX東」;湖北的「XX東」明顯多於「XX西」。這兩個省份有必要的話,還是分開看最好。

湖南境內南北向為了躲避東側的羅霄山脈,儘可能的選線在城市西側較為平緩的地方。而湖北境內,武漢都市圈鐵路影響巨大,武漢西側湖的密度大於東側,為了避免頻繁跨越大湖,武漢都市圈鐵路「XX東」偏多。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六、長三角地區(江浙滬皖) 南站最多,西站最少

統計結果:東5+西3+南11+北9

分析:沒有大山的影響,這區域的南北之差,東西之差偏向性不明顯。但是由於長江的作用,本區域經濟區基本都是東西向分佈,東西向的線路比南北向數量偏多,導致了「XX南/北」遠多於「XX東/西」。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七、南昌局地區(閩贛) 北站最多,東站西站最少

統計結果:東1+西1+南3+北6

分析:福建省普通鐵路不發達,很多城市只有高鐵,基本上都是新站,「XX東/西/南/北」的數據量比較少。北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江西境內滬昆線這條東西方向線的作用。由於本區域山脈過於密集,鐵路只能在山間鑽來鑽去。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八、西南地區(巴蜀) 東站最多,西站最少

統計結果:東7+西1+南2+北5

分析:「XX東」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西成客專造成的,南北向的西成客專,為了避免西側的邛崍山脈的影響,選擇在四川盆地西側城市群的東邊行走。

為什麼很多高鐵站都是東站?答案在這裡

總結:

規律顯而易見,有如下幾條:

1.南北向高鐵「XX東/西站」偏多,如果西側有山脈、大湖,則常常選擇靠城市帶東走,導致「XX東站」變多。反之亦然。

2.東西向高鐵「XX南/北站」偏多,如果南側有山脈、大湖,則常常選擇靠城市帶北走,導致「XX北站」變多。反之亦然。

3.沿海區域各三線城市由於沒有普速鐵路發展不好,基本只有高鐵,對數據很難造成影響,大部分沒有東西南北。

4.西北地區由於山脈的一側往往是戈壁灘,避開狂風狂沙的戈壁灘比避開山脈重要得多,所以選擇貼著山脈走,成為上述規律之特例。

所以,線路走向+山脈、河流影響=東、西、南、北的比例變化。

所以,住在華北的人認為「XX東站」多,住在東北的認為「XX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認為「XX南」站多,都是正常的現象。地域差異是也,若以此推全國,才是不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