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處死呂布時,爲何要徵求劉備的意見?這才是我們忽略的真相

曹操在處死呂布時,為何要徵求劉備的意見?這才是我們忽略的真相

公元199年2月,呂布被曹操所敗,不得不開城投降,並把自己綁著來到曹操面前。

據史書記載,當時面對呂布的投降,曹操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將這個問題拋給劉備。

很多人在說起這段歷史時,要麼覺得這是曹操想借劉備的口來收服呂布,要麼覺得這是曹操故意借劉備之手來殺呂布,從而讓呂布的殘餘勢力與劉備勢不兩立。

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時的曹操,在考慮如何處置呂布時,之所以會諮詢劉備的意見,是因為他不得不諮詢劉備,也不得不考慮劉備的意見。

原因很簡單,如果曹操不殺呂布,他會如何對待呂布呢?顯然是用呂布來牽制劉備。

當時劉備表面上雖然歸順曹操,但其忠誠度明顯沒辦法保證,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在使用劉備時,就會顯得顧慮重重,因為如果不讓劉備出去獨當一面,那明顯就是不信任劉備,這樣劉備憑什麼死心塌地投靠你曹操!

畢竟當時官渡之戰還沒開始,曹操的整體實力還遠遠趕不上袁紹,他迫切需要劉備這股強大的勢力加盟。可是,如果想要人家真心實意投靠你,就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用人不疑那是最起碼的要求,否則人家憑什麼跟著你混!

但問題是,如果讓劉備出去獨當一面,誰又知道這貨會鬧出什麼樣的動靜?到時候還聽不聽從指揮那絕對是個未知數。

曹操在處死呂布時,為何要徵求劉備的意見?這才是我們忽略的真相

現在,如果曹操肯接受呂布的投降,那肯定可以用他來牽制劉備,舉個最簡單例子,就是後面曹操讓劉備率領大軍到徐州時,讓呂布一同跟著過去,在這種背景下,劉備想輕易殺掉徐州刺史車胄,並奪下其軍隊和徐州城,恐怕會很困難?因為有呂布的存在,劉備如果敢火併徐州刺史車冑,呂布當即就會以曹操的名義討伐劉備,在這種情況下,劉備能不能順利接管徐州的軍隊,顯然是個未知數。

即便呂布不跟著劉備一起到徐州,劉備也不敢輕易背叛曹操,因為劉備只要敢輕舉妄動,曹操就會把呂布放出來,憑著呂布在徐州的影響力,劉備是很難站穩腳跟的。

事實上,曹操後面讓劉備經營徐州,結果他上來就宣佈徐州獨立,面對曹操派來討伐的軍隊,劉備直接大放厥詞,總而言之,像你們這種貨色,即便來上一百個,也不過是送死而已,有本事就讓曹操親自過來,否則都是白搭!

劉備之所以敢如此囂張,就是算準曹操正在籌備和袁紹的戰爭,暫時抽不開身;但問題是,如果當時曹操派來討伐劉備的人是呂布,劉備還敢如此囂張嗎?答案肯定是不敢的,因為他讓呂布打敗的次數,那實在是太多了,並且在白門樓之前,徐州一直就控制在呂布手裡。

曹操在處死呂布時,為何要徵求劉備的意見?這才是我們忽略的真相

在當時的背景下,曹操留下呂布最大的價值,就是讓他牽制劉備這種亂世梟雄。對於這一點,劉備顯然也是知道的。但問題是,人家劉備剛剛歸順你曹操,結果你曹操上來就搞個呂布出來牽制劉備,這明顯就是不信任人家嘛,那後面就真不能怪人家劉備背叛你了?

但如果是劉備自己同意留下呂布,那自然就不會存在不信任這一說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表達對劉備的尊重和信任,曹操就把是否處死呂布的問題,拋給了劉備,讓他自己來做決定。

對於曹操的意思,劉備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不直接回答,而是隨口說了這樣一句:明公您難道忘了丁奉和董卓的下場?

劉備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告訴曹操,我劉備自然搞不定呂布,但你曹操就一定能駕馭得了呂布嗎?你想把呂布這種人留下來牽制我,但問題是,呂布難道會不想把你搞死麼?你可別弄巧成拙喲。

曹操想到丁奉和董卓的下場,內心恐怕會不覺發憷,畢竟他現在領著劉備混,都是前怕狼後怕虎,要是再領著呂布這種如狼似虎的人混,心裡就更沒有底。所以,一聽劉備這樣說,自然不敢再留下呂布。

曹操在處死呂布時,為何要徵求劉備的意見?這才是我們忽略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