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再過70億年,是否有可能被膨脹的太陽所吞沒?

reedaijin


太陽在未來幾十億年會逐漸膨脹,所佔的空間會逐漸增大,徹底破壞地球環境,將地球表面大量物質玻璃,殘存一顆鐵質核心。

恆星內部進行的是核聚變,是會損耗質量的,損耗的質量就轉化為能量和光子等,向外不斷散發,據推測太陽每秒損失的質量是420萬噸左右,相較於太陽整體,這點質量是很少的,但在幾十億年的時間中,質量損失將會很大,最終使得太陽引力不足,外層物質開始向外膨脹,形成紅巨星。

當太陽形成紅巨星後,表面距離地球軌道會更近,太陽表層噴射的物質會剝離地球大氣,使地表迅速升溫,海洋被蒸乾,大概所有生命都無法逃脫。太陽成為紅巨星後,內部讓然不斷地進行核聚變,當外層物質噴射完後,太陽核聚變材料也很少了,此時太陽就成了白矮星,剛開始還能繼續進行核聚變,最終形成以碳為主的核心,此時太陽的質量不能再引起核聚變,太陽逐漸冷卻。

據推測太陽膨脹到足以威脅到地球生命僅需30-40億年,70億年後太陽外層物質已經拋灑完了。此時距離太陽較近的行星,外層物質都被剝離,剩下更加緻密的殘留核心物質團。八大行星依然會圍繞太陽旋轉,只不過那時的太陽系可能已經沒有生命存在了,成為一個黑暗的恆星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