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市下水道排水功能良好,德國人當初修建的事情是真事還是謊言?

而知而行


是真事,不過,青島下水道的傳奇重點不在德國人!

現下正值雨季,暴雨預警頻頻,不少城市呈現開“船”看“海”模式,經歷汛期的朋友每到這時就會羨慕青島,說德國造的青島下水道不管暴雨多強都能扛住。那麼100多年前德國人在青島修的下水道究竟長啥樣?青島真的沾了德國人的光嗎?

清朝光緒年間,德國以武力侵佔青島,將青島最好的地段強佔,形成德國居民生活區,當地百姓遭到驅趕,失去了家園,“青島沾了德國人的光”的說法其實是以華人血淚為開端的。

當時德國膠澳總督府有一份備忘錄,從中讓我們瞭解到德國期待將青島打造成專為歐洲人服務的療養勝地。為了住得舒適安全,城市排水是規劃的重點之一,馬虎不得。

當時德國就想用當時最先進工業技術來修下水道。其先進的表現的就是雨汙分流,即雨水排澇與生活汙水分開處理,德國人對此的確上心,從1900年論證到完工整整用了5年。

下圖是青島市博物館的一段水泥管道,這就是德國人當年設計的排水管道。管道截面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圓形,而是上寬下窄的鵝蛋形,高約80釐米、寬約40釐米。

這種管道陶瓷貼底、水泥抹面,下端較窄可以使水流較少時保持流速和動力,底部光滑的陶瓷能使水流快速通過時,將淤泥一齊沖走。上端寬的設計則可以在水流較多時實現迅速排汛。

除了這種排水管道鋪設的較多,沿海的暗渠排洩口直徑則更大,最高處可以達到2米。當年造訪青島的德國親王看到管道和暗渠十分滿意,斷言此工程是亞洲第一。

然而,如此優秀的排水系統只是區域規劃,德國人設計來研究去,目地只為讓歐洲人居住區住的舒坦,所以雨汙分流只圍繞德國居民區實施,這對當時的當地華人來說是場災難。

當時採用雨汙分流模式的地段是中山路南段以東,自德縣路過觀象山、信號山至太平山一線以南至海邊整個區域,及前海一帶。而華人區全然沒有這種待遇,德國人居住區的汙水在今天青島的團島地區沉澱後再入海,因此團島一帶被稱為“大糞場”。康有為對此就有一段文字記錄,當時華人居住區汙水橫流,且瘟疫傳染病橫行,走在街上臭氣熏天,根本沒法住人,簡直是造孽,而德人聚居區則一派好風光。

青島華人在惡臭汙濁裡生活了幾十年,終於在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一場震撼全國的大改造。1953年,虐了青島人幾十年的臭水溝總算得到了治理,長600米、寬7米的青島大港緯路明溝填平消失,改為了暗渠,舊址上則修建了街心花園。

如果說德國給青島留下的深遠影響中,正面的就是留下了棧橋、中山路、八大關等這些老建築,就是城市防汛的經驗理念。人貴知恥而後勇,在80年代各大城市都在擴張時,青島的每一步的城市擴容都是排水系統優先,這是極為睿智的特點。

青島排水管道在90年代就達到596千米,即便在今天也是個領先的數字。至今青島的排水系統總長已超過3000公里,而且青島排水系統的標準,比國家標準還要高。當年德國領先世界的排水系統,放在其中,只是九牛一毛。

再來說說德國人留下的排水管道,至今在青島繼續沿用的只有80公里左右,只佔青島當前排水系統的3%,而且絕大多數被重新翻修過,德國原裝已是鳳毛麟角。

據統計,青島目前僅存5條德佔時期的地下暗渠,主要位於市南區安徽路、江蘇路、大學路排海口附近,共計2.66公里原有雨水暗渠還保留著原始風貌。值得強調的是,目前擔負青島排水重任的均是中國製造。

青島之所以能夠度過一次又一次汛期考驗,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新中國成立後全力改造的排水系統,二是青島排水系統參考他人先進的理念,應用到自身時不斷完善。三是青島做為沿海城市,丘陵地形有收集雨水的優勢。

一些人把青島的城市防汛說成是沾德國的光,這樣的說法不僅斷章取義,大誇一番也的確誇錯對象,其實青島防汛是咱們中國城市建設的驕傲!連德國自己的《南德意志報》都忍不住出在闢謠:青島強大排水能力,真不是我們的功勞。


地圖帝


你可以看看資料,德國人修建的沒有多少了,青島主要是地理位置好,靠近海,要不也會跟其他城市一樣!!!沒看今年那場大雨,所以不要說排水多好,青島最近幾年一直缺雨,當雨水來臨你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