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族立法工作在雲南省人大民族立法工作座談會上交流

经验交流|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立法工作在云南省人大民族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交流

4月24日,雲南省人大民族立法工作座談會在昆明召開,昆明市人大常委會畢惠芝副主任參加會議並以《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傳承與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擬製工作為例作了經驗交流。

经验交流|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立法工作在云南省人大民族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交流

畢惠芝副主任在經驗交流時指出,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的喀斯特地貌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是昆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與之相媲美的、獨特的阿詩瑪文化是石林地區生存的根和源泉。隨著生活方式、教育體制以及少數民族語言使用的社會空間的改變,阿詩瑪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面臨著諸多危機,迫切需要通過民族立法將之納入法制軌道進行保護。《條例》通過立項、縣人民政府起草、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黨內報批等工作,進入法定程序,於2018年2月10日石林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按程序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後頒佈實施。

畢惠芝副主任總結了石林縣開展民族立法的主要做法:一是深入調查研究,立法規劃引領。石林縣人大常委會通過向“一府兩院”、社會各界廣泛徵集立法項目、深入調研,在瞭解民意、體察民情、匯聚民智的基礎上,將《條例》納入立法規劃實施,充分發揮了規劃的引領作用。二是優選立法項目,彰顯民族特色。選擇了最具特色的阿詩瑪文化開展立法,藉助於阿詩瑪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既實現了對最具代表性的阿詩瑪文化的保護,又促進民族地區的文化繁榮與旅遊有序健康發展。三是地方人大主導立法,提高審議質量。建立人大主導立法的體制機制,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多次對《條例》進行修改、完善、審查、審議,確保了立法質量。四是多方廣泛徵求意見,爭取各方支持。堅持黨對民族立法工作的領導,爭取省、市人大的指導和幫助,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保障了《條例》的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五是加強督促指導,促進規範立法程序。制定出臺了《民族立法工作辦法》,對民族立法的法定程序、黨內報批程序、工作程序進行了規範。在《條例》擬製過程中,石林縣以《民族立法工作辦法》指導全過程,各部門各負其責,立法程序流暢,助推了立法質量的提升。畢惠芝副主任還歸納了《條例》的主要特點:《條例》將為傳承好、保護好阿詩瑪文件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將有力促進石林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條例充分體現了石林特色、民族特色、阿詩瑪文化特色。

经验交流|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立法工作在云南省人大民族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交流

石林縣人大常委會 李雲梅

編審/校對:朱永發、侍偉

经验交流|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立法工作在云南省人大民族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