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5000元起征点低了!

个税改革,5000元起征点低了!

1、

昨天出了个大新闻,影响以后你我每月钱包的大新闻!

6月29日,“个税修法草案”正式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小进第一时间登陆全国人大官网,点击“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页”后,映入眼帘的却是酱紫↓↓↓

个税改革,5000元起征点低了!

好吧~503就503吧~

但是,有些话该说还是要说的

根据草案,此次个税起征点将由3500元/月,提升至5000元/月,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

对于新公布的5000元个税新起征点,小进觉得,讲真,5000真的低了!!!

多少合适呢?

明人不说暗话,小进觉得,综合今天现实负担、各项开支水平及个税起征应具备前瞻性等因素,1万起征比较合适,也最符合征收个税的初衷和本次税改的目的。

在网上,要求1万起征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一呼百应。

但很快,就有专家站出来说了:1万免征,那是不可能滴~这10年内,都不可能做到1万以下免征!

面对这盆突如其来的冷水,有朋友问我该怎么办?

我还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专家的解释,无非是财政有压力,政府手头也紧balabala,总之1万起征不现实。

但要知道,距离上次个税调整已经整整过去7年。7年等一回,结果是从3500涨到5000,7年提高了1500,平均每年涨幅6%、提高200多块钱。

这点涨幅,跟打发那什么似的……

今天周六,小进就从历史和现实两大维度聊聊,为什么说5000元的新个税起征点,依旧是太低了。

2、

首先说下收个税的目的,为什么要收个税?

个税最早起源于英国,目的是通过对富人多征税,对穷人少征或不征税,来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顺道增加点政府收入。

所以,个税的首要目的不是为政府创收,而是调节贫富收入差距

,这一点,必须要搞明白。

但今天我们的现实却是:个税成了“拔毛税”,政府与民争利,个税征收“见鹅就拔毛”。个税不但没有起到调节贫富收入的作用,反倒在社会上形成了高收入者税负轻、低收入者税负重的现象。

曾几何时,在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是不征个税的。

1980年,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后,个税才开始收,但也仅限于当时在华工作的外国人,起征点为800元

至于为何重点“照顾”老外,对国人却不收税?

说来挺尴尬,也挺简单,因为大家都太穷。

彼时,全国职工平均月薪只有64块,一年下来也才762块钱,年薪都达不到个税月薪起征点!

既然大家工资都低的如此辣眼睛了,那干脆那就别收了~

但由此可以看出,

当时我国的个税是一种“富人税”。在那个年代,谁要能被征收个税,绝对是件值得吹牛×,让人分外眼红的事了。

到了1994年,随着人们收入开始提升,新的《个人所得税税法》正式执行,但个税起征点依旧是每月800。这一年,全国职工平均月薪也才378元,个税依旧是对社会高收入人群征收的税种。

转折和改变发生在2005年。

这一年,央行正式对外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维持了20多年的800元月个税起征点,也正式上调至1600元。

这一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30元,和个税起征点几乎齐平,个税正式走入广大工薪阶层,成为“工薪税”。

之后发生的事,恐怕大家也都知道了。

近十几年,虽然个税起征点又经过了几次上调,2011年调整为3500元,但却顶不住人民币贬值,小到各种物价,大到住房、教育、医疗支出价格的一飞冲天。

工资好不容易涨了点,却还要交税,由于3500元的起征点太低,随着工资增长,个税更是越交越多……

个税改革,5000元起征点低了!

回顾完我们的个税发展史,你会发现: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个税征收,仅对高收入群体征税,实打实的维护到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只是到了后来,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和通货膨胀的速度,最终导致个税沦为“工资税”。

若按1980年个税刚征收时的标准,月薪64元,免征额为800元,大约是全国职工平均月薪的13.3倍计算,2017年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3813元(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天的个税免征额,至少要定到5万才行

而以上,取的还只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月薪,若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月薪算,个税起征点要远远高出5万元才对。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所以说,今天个税起征点仅提高到5000元,不可谓不低。

3、

聊完历史,再来说一说现实。

今天,我们的个税被戏称为“人头税”或“穷人税”,这可不是瞎说的。

据有关统计,在我国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中,近2/3来源于中低收入家庭。真正交个税的主力,是工薪阶层而非富人,这显然已经严重违背了个税调节贫富收入的初衷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今天,社会上真正的富人,可以变着各种花样避税偷税,中低阶层面对税收却无处可逃。

不久前,崔永元曝光的娱乐圈明星阴阳合同事件,已经让吃瓜群众们大开眼界了。

明星们几千万上亿的片酬逃税漏税,普通人老老实实上班按时缴税,无论如何,这都说不过去。

减少低收入群体税收负担,迫在眉睫。

如何减呢?

大幅提升个税免征额,甚至对中低收入群体免征个税,这是最好的办法。

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回到这次税改本身,本次个税改革,“减负”一词被反复提及。

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至5000元,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老百姓负担,但由于仅提高了1500元,5000的起征点依旧定的太低,小进认为,这个减负效果极其有限

过10年,我们的收入虽然翻了一番,但考虑到物价涨幅,尤其是占居民消费最大的住房、教育、医疗涨幅更是惊人,价格一飞冲天令人绝望,你我的实际收入增长,其实相当有限。

暂且不谈什么“蒜你狠”、“豆你玩”和“姜你军”,这两年,许多地方的房价,一年的涨幅100%都不止吧。

说句更扎心的话,若把现在国内每年的通货膨胀率算进去,论货币实际购买力,今天的5000元,未必就比2011年的3500元高多少,个税改革的实际减负效果,也就成“毛毛雨”了。

而具体到本次税改,普通人每月能省多少钱呢?

以北京月薪8000为例,按3500的起征点收,个税要交167.1元,修改后起征点提升至5000元,要交个税36.63元。

咋一看,个税负担降幅高达78%,但看下绝对值,只不过130.47元,每月多出这点钱,只能说能多撸一次串,荤的还不敢点,聊胜于无吧。

个税改革,5000元起征点低了!

▲新个税税率表

个税改革,5000元起征点低了!

▲个税起征点提升后缴纳个税额度对比

如今,社会上流行焦虑,但仔细想想,一边是房贷车贷、养娃养老各种债务、生活开销,一边又是各种税,真是想不焦虑都难。

虽然,本次个税改革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有专家指出,由于这些支出可税前扣除,就等于大幅提高了个税起征点,综合算起来,还是减负不少的,所以此次个税提征点,是比5000元高的。

但小进以为,扣除项在实际征收、申报过程中操作太复杂,标准更是难把握。

另外,本身能够通过简单的办法完成的事情,为啥非要整的这么复杂呢?

要真想大幅减负,直接大幅提高起征点不就行了,对不对?

至于什么大幅提升个税起征点,政府财政会承受不起,小进以为:

第一,征收个税的首要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给政府创收;

第二,今天,政府财政承受不起的并非是税收减少,而是不断攀升的行政支出和难以遏制的行政浪费

第三,通过给民众大幅减税,百姓就有更多的钱去消费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发展,进而从

其它方面为国家创造税收,整体税收上政府并没有损失。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满足呢?

小进只知道,如今月薪5000,交完水电房租等生活开销,是剩不了几个钱的。

个税改革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的获得感。

回到本文开头的结论,本次个税调整,小进认为一万起征最合适,最低也要8000起。

相信,这也是全国广大工薪阶层的共同呼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