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上次小長假是端午節6月16、17、18日,到下次小長假中秋節9月22、23、24日。兩次小長假整整隔了3個月,7、8月直接沒有了小長假!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在這沒有小長假的漫長三個月裡,我們的步伐只能止步於所在城市的周圍,想去遠方避避暑、玩玩水、浪上一圈,沒有假期腫麼辦?想法只能扼殺於搖籃,小長假你為何這麼少!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小編悄咪咪的告訴你,七月底的雲南紅河州地區即將迎來四天小長假!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節日的根源來源於紅河州哈尼族的“矻扎扎節”。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紅河的小夥伴們準備浪起來!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矻扎扎節探索

矻扎扎節和火把節一樣,都屬於民族節日。苦扎扎節是紅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猶如漢族過春節一樣熱鬧隆重。苦扎扎節,也稱為“矻扎扎”節,也叫六月年,“苦扎扎”過3至5天,每年農曆五月的第一個申猴日開始。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屆時,哈尼山寨到處興高采烈,熱氣騰騰。人們穿上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成群結隊的相聚到磨秋場,打磨秋戲耍娛樂,歡度節日。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哈尼族“苦扎扎”,是哈尼族的宗教節日,節日隆重的祭祀活動與哈尼人生產節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節日活動是農事活動的時間表;“苦扎扎”活動主要展示了哈尼族宗教祭祀文化和娛樂交際禮儀文化。

神話傳說

“苦扎扎”,其含義是迎接“俄咀”(一位仙人)到哈尼人間巡訪,為哈尼人驅害降魔,祈求“俄咀”保佑山寨平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關於節日活動

秋 千

鞦韆之·磨秋篇

磨秋就是用堅硬的慄木栽在地面,頂端削尖作軸心,再把數丈長的松木橫杆的中間段鑿凹架上即成。打磨秋時,橫杆兩端騎坐或爬上相等的人,輪流以腳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轉,像磨一樣,所以叫磨秋。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這天,寨門牆上掛滿了竹筒,竹筒裡插有松枝、秧苗、花椒枝,祀求稻穀飽滿。天黑前,把竹筒取回家時,祭磨秋儀式開始了。這時,磨秋的一頭紮上火把,旁邊的人端著擺滿飯菜的竹簸箕祭秋。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主持人把一杯杯酒灑在磨秋上,預祝五穀豐登,人畜康泰,然後把磨秋轉三轉,使點燃火把的那頭3次高高地轉向東方,迎接天神降臨,保護哈尼人的莊稼。第三天,太陽一出山,栽秧號吹響了,男男女女擁向秋場,磨秋翻飛人歡笑。

鞦韆之·轉秋篇

轉秋比較複雜,就是在相對距離三四米處各栽一棵長四米左右的粗壯慄木,頂端鑿出滑槽,用一根木頭為橫杆搭入滑槽,橫杆中間串上約兩米左右的X形的四根木頭,每X形的頂端繫上一根纜繩,人坐其中,每端可坐一人或二人,整個轉秋可坐四人或八人。坐者面向外,腳落地的人一蹬地就反轉起來;越轉越快,飛快時像球在轉,所以叫轉秋。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鞦韆之·甩秋篇

甩秋就是漢族常打的鞦韆,將兩股棕繩的一頭系在大樹橫出的粗壯樹枝上,下端約距地面70釐米處的繩兩端拴一塊小木板,人站在踏板上,兩手抓住棕繩,一蹲一站,甩秋就蕩起來了。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串 寨

打過鞦韆,串寨開始了!千姿百態的哈尼族小夥子走村串寨,姑娘們合著鼓點跳起了猴舞,迎接串寨的隊伍。小夥子們接過姑娘手上的花毛巾,請姑娘們讓到一邊,聳肩歪頸,扭動腰身,手足並用,跳起了詼諧的鼓舞。一時之間,有人跳鼓舞,有人打秋,人人精神煥發,盡情歡樂,滿場都是歡笑聲……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夕陽西下,磨秋場上響起了一排清脆的槍聲,通知人們前來唱 歌跳舞,那些躲到樹林裡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成雙成對的聚攏來了, 老人和孩子也聚攏來了。老人們圍坐在場上喝酒取樂,孩子們追逐戲要,青年人則圍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樂作舞。鑼鼓聲、琴絃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在群山間迴盪,一個不眠的狂歡之夜開始了。

君可知這個地方突增4天小長假,羨煞14億中國人!

盛宴來襲,小夥伴們一起約起過矻扎扎節去!體驗最為原始的鞦韆活動,一起跟著勤勞美麗的哈尼族舞蹈!

矻扎扎節活動氣息最為濃郁的是哈尼族聚集的原陽、綠春等地。

更多雲南彌勒旅遊諮詢敬請關注智趣彌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