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 綠色新主張

低碳生活 綠色新主張

200多年以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的排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從我們瞭解到的消息裡,似乎每一年都是近幾年來最熱的一天。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兩極的冰川開始融化,從而導致海平面開始上升。根據德國學者公佈的數據來看,本世界末海平面可能會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

社會的發展,將人類推進到了從工業文明時代向生態文明時代轉折的時期。大力倡導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旋律。在生活層面倡導和踐行低碳生活,已經成為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環保責任。

低碳,普通人的環保責任

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如今,這股風潮逐漸在我國一些城市興起,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時也是一種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當今社會,隨著人類生活發展,生活物質條件的提高,隨之也對人類周圍環境帶來了影響與改變。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低碳生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責任。

低碳,潮流生活的新態度

低碳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同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但是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情況下,盡其所能的節能減排。

已經有調查顯示,我國年齡段在20-50歲之間的消費群體表現出了較強的可持續消費意願和能力。而且,過半的消費者有這樣的意識,剩下的就是如何將這種意識轉化為行動力。在垃圾強制分類,共享單車風靡全城,環保督查多角度掃蕩的疊加影響下,環保正在成為人們追逐的新時尚。

低碳,你我生活的點點滴滴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這是很多人的都聽過的環保標語,但是,面對環保我們可以做些什麼?答案是很多。首先,聯繫到最近各地都在強制推行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我們發現,垃圾分類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除此之外,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週六的20:30—21:30倡導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呼籲個人、政府、企業等熄燈一小時,來激發人們對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對低碳生活的支持。

這些乍看都是零碎的小細節,實則轉變只在一念間,區別在於你是否想要養成環保小習慣。就像現在快速流行起來的共享單車,跨越年齡界限,適合所有人輕車出行。它正在成為環保的一部分,卻完美契合了共享時尚理念,讓人們更容易接受,也成為了低碳生活的主動參與者。

低碳生活是一種經濟、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指數,相反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