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中的“侠”到底在哪里?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武侠小说、武侠电影、武侠电视剧,以及还会玩一些关于武侠题材的游戏。那到底什么叫“武侠”?很多人脱口而出,不就是“会武功的侠客”吗?这种解释,我并不能说它错,但确实稍显粗浅了些。

何谓“武侠”,应该没有多少人认真地思考过,因为武侠离我们很遥远,它从来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憧憬和幻想中,现代社会哪来的武侠?在古代,或许有武侠的存在,但跟小说和影视剧中的武侠,也未见得是一回事,起码,不会那么传奇,不会那么浪漫,不会那么牵动人心。

《连城诀》中的“侠”到底在哪里?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

武侠—武者,侠义当先。武,就是一种技能,武功,武力;侠,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因此,我们看到,“侠”字的意义,是非常有高度的,绝对不是一般的“侠客”、“侠义”那么简单。为侠者,一定要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才能被称作真正的侠者。

在武侠小说中,会武功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的“侠”却屈指可数。以金庸武侠为例,比如,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人,都堪称真正的侠之大者,他们把自身的荣辱与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天下苍生而战,是谓大侠也;胡斐、令狐冲、袁承志、陈家洛等,为正义而战,为真理而战,驱除邪恶,匡扶正义,是谓小侠也。而偏偏,在金庸的另一部小说中,没有“侠”的存在,这部小说正是《连城诀》。

《连城诀》中的“侠”到底在哪里?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

在《连城诀》中,第一个出场的两湖大侠梅念笙,连他的绰号,都带了“大侠”两字,难道他不是侠吗?然而,梅念笙只是昙花一现,刚出场没多久就因为中了三个徒弟的暗算,不久便重伤而死,金庸没有给他太多表现侠的机会;那梅念笙的继承者丁典呢,习得了梅念笙的一身本事,为人正派,敢作敢为,他是侠吗?如果说梅念笙都算不上侠,那丁典就更不算了。真正的侠,不会甘心被囚困十多年,更不会因为儿女情长而摒弃更多值得去做的事;以及后来出现的南四奇,花铁干就不用说了,临阵退缩,下跪求饶,为了生存,不惜吃掉自己结义兄弟的尸体,简直就是个人面兽心的畜生加伪君子,岂能称侠?其他三位,陆天抒、刘乘风、水岱,他们的出场跟梅念笙一样,昙花一现,不久便枯萎凋零,也没有给他们过多展现侠的机会,又谈何以侠呢?

《连城诀》中的“侠”到底在哪里?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

很多人都说,那男主人公狄云呢,难道他也不算侠吗?狄云应该算是众多金庸男主角中,名气比较小的一个,他没有帅气的外表,也没有高超的撩妹技术,身世背景一般,大字不识几个,为人老实敦厚,傻头傻脑,而且还是金庸男主角中命运最悲苦的一个。如果把金庸所有的男主角凑在一起,再来编一部小说,大概狄云就是男主角中的配角了。

《连城诀》中的“侠”到底在哪里?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

金庸小说的另一个男主角郭靖,他跟狄云很像,两人都其貌不扬,而且老实敦厚。但郭靖要比狄云幸运很多,因为郭靖有古灵精怪、智谋过人的黄蓉,俗话说“近朱者赤”,郭靖再傻,跟着黄蓉生活几十年,也会变聪明。所以,在《神雕侠侣》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年时期的郭靖,不仅外表像大侠,连行事做派,也是一个大侠该有的样子。而狄云呢,没有这样的运气,直到最后,他才去雪谷跟水笙团聚,而且,金庸也没给狄云第二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连城诀》中的“侠”到底在哪里?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

狄云不是侠,但他身上同样有令人称赞的闪光点,那就是一颗无比淳朴善良的心。在整部《连城诀》中,看不到几个好人,几乎全是坏人:血刀老祖之奸,花铁干之卑,戚长发之邪,万震山之假,凌退思之恶等等,坏人的戏几乎占了百分之七十。而好人,就好似在夹缝中求生存,像极了一个异类,为什么你是好人?当好人有什么好处?不如做个坏人罢。

《连城诀》是一部揭露人性丑与恶的武侠小说,我其实很想把“武侠”两个字去掉,哪怕是有狄云、梅念笙这样勉强还算侠的人在苦苦支撑,也难以构成一部真正的武侠小说。好人的真善美,全被坏人的假丑恶遮挡得不留一丝空隙,哪还有“侠”的容身之处?在《连城诀》中,侠,就是一个异类,是为其他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最后狄云义无反顾地回到雪谷,尽管那里寒冷,至少比外面的人心更温暖,起码在那里,还有一片洁白,还有一片新鲜空气。

《连城诀》中的“侠”到底在哪里?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

《连城诀》中到底有没有“侠”的存在,狄云是不是真正的侠,这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真正的侠,在狄云的心里,也在我们的心里。

本文由奇葩武侠说原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