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一村莊被毒品侵害幾十年,曾用鴉片招待客人!

雲南師範大學社會學專業的學生楊海燕獲得了2015年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評委認為,“曼軟村的經驗,為邊境村寨的毒品控制和社區治理創新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鑑”。

雲南一村莊被毒品侵害幾十年,曾用鴉片招待客人!

楊海燕一直想把她的家鄉曼軟村10多年來在毒品控制上村民們的艱難鬥爭寫出來,她和同學王雙寶、鄭成功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調查報告《一個村莊的涅槃》。

雲南一村莊被毒品侵害幾十年,曾用鴉片招待客人!

曼軟村位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在這片溫潤的土地上,生長著甘蔗、水稻、森林,清新的空氣中總有一種甜甜的味道。

上個世紀90年代,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毒品犯罪日益猖獗。由於特殊的地緣和“人群通道”,隴川縣成為境外毒品進入雲南的通道和中轉站,當地毒販在參與大宗販毒活動外也以零星毒品向身邊人銷售。吸毒人員為了維持吸毒的經濟開支,也以販養吸。一些邊境村由此成為毒品重災區。趕街天的時候,販毒者和吸毒者各自揹著揹簍,將錢、物、毒品藏在蔬菜、大米中,到約定的地方交換揹簍。

雲南一村莊被毒品侵害幾十年,曾用鴉片招待客人!

德宏州政法委的公開數據顯示,隴川縣吸毒人員中農村吸毒人數所佔比例高,吸毒人員文化程度偏低,青壯年吸毒現象較為嚴重。雲南省某戒毒所隴川分所近年來對11917名吸毒人員的統計數據表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佔總統計人數的95.4%,其中文盲佔3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佔2%。45歲以下的吸毒人員佔51.8%,其中20歲以下有1.6%,20~30歲的佔21.2%。

更令人痛心的是,吸毒還導致有的家族全部消亡;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而父母已經雙亡,只能與年邁的老人生活在一起,目前已進入發病期。

雲南一村莊被毒品侵害幾十年,曾用鴉片招待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