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未來社區商業的王者?水果專業店會被社區生鮮店所取代嗎?

商業新資訊 就在靈獸網

誰是未來社區商業的王者?水果專業店會被社區生鮮店所取代嗎?

當社區生鮮店業態成熟以後,專業水果店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在很大程度上,專業的水果店未來將逐步被社區生鮮店所“取代”。當然,這裡的“取代”不是說消失,而是說單一品類的水果店將在兩者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當然,這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從目前看,兩者的競爭並不明顯,但已初現端倪。

這樣的判斷基於一個事實:社區生鮮店是多品類,因此比專業水果店更高頻、更剛需、更聚人流、市場空間也更大。

這是天然的優勢。

這種判斷並不是唱多抑或是唱衰,水果行業一直處於上升通道之中,因為水果消費和支出卻在逐年增加。

但每一個業態卻在逐步演變進化之中,但業態卻有相對的“景氣週期”。

專業水果店的崛起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消費升級;二是專業性。

在過去大賣場和菜市場主導的市場環境中,並不能滿足人們對“水果”消費升級的需求,而專業的水果店以靚麗溫馨的門店、更專業的品控標準、更高性價比等佔領了消費者的心智。

甚至可以說高端、進口水果是靠著專業的水果店才走進了國人的千家萬戶。

在於大賣場、商超和“菜市場”的競爭中,專業水果店能夠一枝獨秀,在於 “品控”更好、性價比更高、損耗控制更低等。

在過去的三五年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各種新開的水果店林立街頭,而現在看到更多的則是果蔬店,社區生鮮店,還有各種的生鮮B2C。

誰是未來社區商業的王者?水果專業店會被社區生鮮店所取代嗎?

這說明了什麼?

不妨做以下幾個假設:

一是,單純的水果店不能更好的吸引人流,不足以覆蓋更高的成本;

二是,水果店發現附近消費者對蔬菜生鮮等有需求;

……

更關鍵的是,現在專業水果店的競爭環境也發生了變化:

一、現在的商超對於水果品類越來越重視,換句話說過去商超中做得不好的水果品類,現在變得越來越專業做得越來越好了。

二、各種B2C和O2O分走了一部分專業水果店的份額(雖然專業水果店也做O2O)。

三、各種社區生鮮店崛起,也搶佔了一部分專業水果店的市場。

還有一個值得考量的因素就是資本,資本已經將關注的重點,從單純的水果轉向生鮮。

在水果行業較大的融資恐怕就是1月11日,百果園宣佈獲得15億元人民幣以上的B輪融資。

同時,百果園宣佈正式開放特許加盟業務,全面輸出百果園品牌標準與系統。

2015年,百果園完成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其門店總數突破1000家。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看到較大的融資。

但在生鮮行業,相關企業獲得融資的消息卻從未間斷。

僅2017年,知名生鮮企業的融資就發生了多起。

2017年6月,京東戰略與投資副總裁常斌旗下投資基金“啟承資本”獨家投資了錢大媽;

11月,由美團點評發起設立的產業基金龍珠資本就領投了上海社區生鮮品牌“康品彙”。

誰是未來社區商業的王者?水果專業店會被社區生鮮店所取代嗎?

同月,樂城股份旗下“生鮮傳奇”已獲得了2億元融資。

在電商方面:

每日優鮮2017年完成C輪和C+輪融資,共融資約4.3億美金,用於加大對上游供應鏈生態體系以及社區冷鏈網絡的投入;

易果生鮮則完成3億美金D輪資,融資資金將用於旗下冷鏈物流平臺安鮮達的基礎設施建設。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資本的進入能夠加快一個行業的發展,資本投資的轉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的熱度和走向。

不同的企業對於兩種業態的發展,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果樂樂創始人陳功偉認為,未來專業的水果店會逐步被社區生鮮店所覆蓋。

一是,水果店只是專業的一站式全品類生鮮店的子集,它的人流量很難比生鮮店大,生鮮店的用戶頻度比較高。換句話說,生鮮店比水果店更高頻、更剛需,所以人流量更大。

普通的水果店一般在七八十平方米,甚至更小,已經是全品類的店了。但與同面積的生鮮店相比,人流量卻會差很多。

二是,隨著水果上游供應鏈的發展,價格越來越透明,在此基礎上,未來拼的就是銷售額和流量。

在門店租金成本高企和員工工資日漸上漲的情況下,單純水果店很難覆蓋其成本。

陳功偉表示,在第9鮮門店中,水果的銷售佔比大概佔整體銷售的25%-30%。

誰是未來社區商業的王者?水果專業店會被社區生鮮店所取代嗎?

生鮮傳奇總經理沈華烽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沈華烽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社區生鮮店不會取代專業的水果店,但卻會消減一部分水果店的份額。

水果在社區生鮮店中只是一個品類,並不是重點。在生鮮傳奇的門店中,日均銷售在40000左右,而水果銷售佔比在18%-20%之間。

專業的水果店具備一定的優勢,比如更專業,在品類、陳列和損耗控制上會做得更好一些。社區生鮮店一般在300平方米-500平方米之間,而專業的水果店一般面積相對會更小,更貼近消費者,選址也比一般生鮮店更容易。

以鮮豐水果為例,鮮豐水果的部分門店與生鮮傳奇很近,但兩家門店的銷售卻都是增長的,反而有互相促進的作用。

“一是兩家門店水果是相對錯位的,生鮮傳奇更聚焦基本款;二是鮮豐水果在精品果和進口水果上做得更多。” 沈華烽稱。(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作者 楚不留香)

有關專業水果店和生鮮店更多的探討,歡迎參加5月15-17日中國合肥“2018中國零售創新峰會暨小業態發展大會”。

有溫度 · 有深度 · 有態度

靈獸,專注新零售、新消費的商業原創報道

關注連鎖/零售/電商/商業地產

創業創投/資本對接領域

聚焦全球商業創新

精準覆蓋中國商業精英人群

入駐今日頭條/搜狐/企鵝/大魚/一點/網易/百家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