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娶媳婦要花錢,爲什麼西門慶娶媳婦反而賺了一大筆錢

有錢男人和漂亮女人之間的關係多是跳不出財色交易的框框。而西門慶找女人,花錢不多甚至不用花錢,都能找來摟錢的耙耙,順帶還有“愛情”。西門慶的妻妾中,孟玉樓、李瓶兒都是帶著豐厚嫁妝主動來充實西門產業的。那麼,這位名冠古今的西門大官人究竟有何種魅力,讓桃花運和財運滾滾而來,擋也擋不住?

別人娶媳婦要花錢,為什麼西門慶娶媳婦反而賺了一大筆錢

  • 西門大官人才是真正的“國民老公”

資深婚介紅娘王婆曾提出過“泡妞”五大條件“潘驢鄧小閒”,堪稱經典。五個條件能符合一二者,生活中不少見;能達到三個以上者,就能在婚配市場中佔據絕對優勢;五個條件都能滿足,恐怕就和蘇丹白犀牛一樣稀少了。即使“國民老公”王思聰,在“潘”貌上酒遜色一截,模樣堪比《瘋狂動物城》裡的樹懶。只是姑娘們懂得“人無完人”的道理,王的“財”項籌碼又太重,所以才賺得“國民老公”的稱號。但西門慶偏偏是符合五個條件的罕有“完人”。

西門慶在《金瓶梅》中粉墨登場時不過27歲,正值青春。作者給了他一個“高富帥”人設:一米八的大高個,濃眉大眼,通身名牌,絕不是那種獐頭鼠目之輩。書中這樣寫道:“生得狀貌魁梧,性情瀟灑,饒有幾貫家資,年紀二十六七。” 所以每每婦人見他“人物風流,心下已十分中意。”

別人娶媳婦要花錢,為什麼西門慶娶媳婦反而賺了一大筆錢

他正經營著繼承來的西門生藥鋪子,資產大約折五千兩銀子,“家中錢過北斗,米爛陳倉”是“清河縣數一數二的財主”。

他有閒工夫出入於夜總會酒吧,一方面用身體在證明自己年富力強,一方面在編織人脈關係。他出手闊綽,還會說軟話哄人開心,自然討女人喜歡。雖然他本質上是個“打女人的班頭,坑婦女的領袖”,但是“男人裝”嘛,男人就得裝。“裝”也需要各種五顏六色資本做外衣,西門慶有這個“裝”的資本,也有功力,所以吸引個把富婆委身並非難事。

別人娶媳婦要花錢,為什麼西門慶娶媳婦反而賺了一大筆錢

  • 三姨太進門,黃金日日長

眾多“金學家”都認為西門慶的三太太孟玉樓和六太太李瓶兒這兩個富有女人嫁給他是出於真愛。要不是“真愛”這個一表人渣,幹嘛貼著錢財上杆子呢?!

孟玉樓三十歲,“生的長挑身材,一表人物,打扮起來就是個燈人兒。風流俊俏,百伶百俐。”她前夫是個布販子,守寡一年多。青春年少的她如能有再嫁機會,不啻於重塑生命,再造人生。最要的是孟玉樓“手裡有一分好錢。南京撥步床也有兩張。四季衣服,插不下手去,也有四五隻箱子。金鐲銀釧不消說,手裡現銀子也有上千兩。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如此“財”“貌”好人物,對西門慶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所以當薛媒婆向西門慶提起後,他立刻急巴巴地問:“既是這等,幾時相會看去?”“歡從額角眉尖出,喜向腮邊笑臉生”。

別人娶媳婦要花錢,為什麼西門慶娶媳婦反而賺了一大筆錢

以及西門慶自述“妻亡已久,欲娶娘子管理家事”。孟玉樓嫁進了門才知道現實很骨感:西門慶確實前妻已亡,但是後妻已娶,自己不過是排行第三的小妾。她倒是真看中了西門慶這個人,哪怕是走眼了(事實上也真的走眼)也在所不惜,“佳人心愛西門慶,說破咽喉總是閒”。

孟玉樓的到來讓西門資產大幅增值,正如媒人說的:“女大二,黃金日日長。”不過這也是西門慶的算計。一個白富美要倒貼嫁給自己,此等好事而何樂不為?

別人娶媳婦要花錢,為什麼西門慶娶媳婦反而賺了一大筆錢

  • 六太太進門,排名進入福布斯

如果說西門慶娶孟玉樓後資產大增,那麼,待他娶了李瓶兒後,當年就躋身於福布斯財富榜了。

鄰家李瓶兒年輕貌美獨守空房,與西門慶雲雨之歡後便視其為“醫奴的藥一般”,情願倒貼妝奩,只當是花錢“治病”。她嫁西門慶低三下氣,“奴情願與官人鋪床疊被,與眾位娘子作個姊妹”,不像孟玉樓還保持著自己該有的尊嚴。

不過之位李妹妹比孟姐姐更有錢。她擁有六十錠元寶共三千兩白銀,兩口描金箱櫃裡全是珍寶古玩,還有三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蠟,兩罐子水銀,八十斤胡椒等等,還有前任丈夫留下的花園洋房。所以李瓶兒過門,讓西門慶的桃花運和財運簡直爆棚。

別人娶媳婦要花錢,為什麼西門慶娶媳婦反而賺了一大筆錢

西門慶難能可貴的是,娶了兩個富婆後仍然堅持自我奮鬥。經他一番打理,沒幾年個人財富就達到巔峰,整個人生也開掛了。

孟玉樓和李瓶兒這兩個富有女人嫁西門慶,一個出於情,一個出於欲,但都是“愛”上西門慶這個人。但是在封建社會,婦女只有靠嫁人才能立身,所以她們縱然不遇良人,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而西門慶財色兼收,卻又不好好珍惜。在他眼裡,沒有愛情,只有無窮無盡的慾望:對金錢、對女人。孟玉樓在烏煙瘴氣的西門府以隱忍來自保,獨守骨子裡的那份高潔,終於在西門慶死後雲開月明,遇到一生的真愛李衙內,締結連理。李瓶兒少了孟玉樓的那份主見和剛強,隨波逐流,在妻妾鬥爭中,白白葬送了青春之軀。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劉櫻姝

參考文獻:《金瓶梅》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