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成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占了兩個

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成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佔了兩個!

秦國出了很多有名的將領,白起算是其中一個,在他活著的時候每一場戰爭都取得了勝利。但由於他的殺性太過嚴重,所以導致後人對他的印象都不好,每個人提起他滿腦子都是凶煞的感覺,所以後人把他叫做戰神。

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成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佔了兩個

他也可以算作是一戰成名,在長平一下就幹掉了趙國的40萬人馬,從這時候起才慢慢傳出了戰神的名頭。然而後來的人在這場戰爭產生了質疑,最開始認為趙國沒有那麼多軍隊,後來根據數據知道了趙國一個都城就有30多萬人,才沒有對趙國這40萬人馬進行懷疑了,但是又對白起是否殺了這些人發起了質疑。

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成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佔了兩個

因為在兵書中也曾經說過,想要把軍隊給全部圍殲,那實力要是這個軍隊的十倍,而當時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沒有幾百萬的人馬,所以對白起做到這個事情感到懷疑。後來在史記中翻到了這個事情的記載,說是當時白起並沒有主動進攻,而是在趙括的進攻下進行防禦而已,因為當時趙國的軍隊有40萬,所以白起一開始並沒有正面抵抗。

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成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佔了兩個

在衝突幾次之後白起就假裝要逃跑,趙軍在這個時候選擇繼續追擊,一直等到趙軍的人馬全都到了當時的丹河河谷。因為這個地方對大隊人馬來講最不容易施展開,所以白起在這個時候用一支軍隊把趙軍的人馬從中間截斷,讓在這個河谷的士兵失去和後方的聯繫。那時候作戰大部分都依靠將領指揮,這些士兵就像是無根之水一樣出現了慌亂。

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成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佔了兩個

利用這個地形不斷的建造防禦工事消耗趙軍的力量,而這時趙軍被困在河谷裡失去了糧食和武器來源,沒多久之後就把趙軍的戰鬥力也降到了最低點。最後趙軍認為再不突破就會被餓死,才從河谷裡衝了出來,但這時候趙軍已經沒有多少反抗的力氣了,除了衝出來戰死的那些以外,其他的士兵就只有投降了。

長平之戰白起一戰成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佔了兩個

當時白起能打贏這場戰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地形,而後把趙軍困在河谷裡又佔據了人和的因素。打仗講究的三大要素就有了地利、人和兩個,以逸待勞的打法取得了這場軍隊數量懸殊的戰爭也不意外。如果當時換一個廣闊的場景,比如在一個遼闊的草原上,那就算白起使用再多的計謀也不可能擋住趙軍的衝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