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東吳張良衛團隊認為,阿里模式重於流量運營能力,京東模式重於供應鏈效率。隨著全域營銷(Uni marketing)方法論的提出,阿里媽媽事業群將在阿里新零售戰略中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1)阿里和京東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導致了阿里和京東業務重心的不同,阿里模式重於流量運營能力,京東模式重於供應鏈效率。反應在組織架構上,阿里媽媽是阿里一級事業群,與螞蟻金服、菜鳥網絡平行,而京東則是商城+物流+金融的零售公司架構。

2)京東在增長上遇到了瓶頸,但這不是流量問題,而是品類問題。一方面,京東已經是直面7.7億網民,得到微信超級流量支持的電商平臺。

另一方面,京東Marketing expense/GMV大於阿里Marketing expense/GMV,這說明營銷投入對於京東來說是相對低效的。比起流量,如何將品類擴充到服裝等其他行業,對於京東來說明顯更為緊迫和重要。

3)全域營銷(Uni marketing)方法論的提出,阿里媽媽事業群將在阿里新零售戰略中扮演重要作用。

阿里巴巴擁有淘寶(C2C)和天貓(平臺式B2C)兩大平臺,其商業本質接近於商業房地產。商業地產公司修建實體購物中心,集聚人流量,將攤位出租給品牌商,通過租金或扣點的方式產生收入。而阿里則是搭建虛擬購物平臺,聚集人流量,將分配流量給商家,通過佣金和廣告的方式進行變現。實體購物中心和虛擬購物平臺均存在較為明顯的雙邊網絡效應。

品牌商越多,對人流的聚集效應越強。人流量越大,對品牌商的吸引力也越強,從而購物中心/購物平臺的商業價值也就越高。虛擬購物平臺不受物理限制,雙邊網絡效應較之實體購物中心更強,故而通常存在強者恆強的效應。

阿里收入主要包括國內零售/批發、國際零售/批發、雲計算、創新業務等。其中國內零售是阿里最大收入來源,且幾乎貢獻了阿里所有利潤(2017Q3之前,國內零售基本上均由佣金和廣告構成,2017Q3之後,新零售納入國內零售,2018Q1新零售佔比低於10%)。

維持平臺活躍度,足夠多的賣家和買家,促進賣家和買家有效率地溝通和達成交易是阿里巴巴業務的核心。流量運營服務於這一核心業務環節。

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在此背景下,亦有人稱阿里為一家廣告公司。可以說,廣告行業統計口徑發生了一個有趣的變化。線下租金過去是不納入廣告統計口徑的,而阿里等公司線上廣告收入卻納入了廣告行業範疇。

我國廣告行業增速遠高於名義GDP增速的原因就在於此。從我們加總媒介收入得到的數據來看,2011年至2016年,中國名義GDP複合增速為8.75%,而廣告行業規模複合增速卻達到14.87%。

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京東作為自營B2C電商(自營收入佔比91%,有部分平臺B2C業務,但不是京東核心),其商業本質更接近於傳統零售商,盈利模式均為賺採買和銷售之間的差價。京東平臺從3C起家,後將品類擴充至家電、圖書等。在風投資本助力之下,京東通過自建物流的方式形成差異化競爭,從眾多B2C電商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內GMV僅次於阿里的電商平臺。

零售公司盈利能力的關鍵在於供應鏈效率。京東模式兩個要點,第一個是規模化採購降低進貨成本,第二個是自建物流通過減少貨物搬運次數從而減少流通成本。京東主打品類3C和家電均為標品,價格較為透明,互聯網平臺上消費者比價成本低,因而對電商平臺忠誠度較低。

只有當進貨規模優勢和流通成本控制能力得到體現的時候,京東自營才能具備盈利基礎(比你賣得便宜,但依然能賺錢)。近年來,京東毛利率在13%-15%範圍內波動,營業利潤率在0左右波動。如果剔掉毛利率較高的平臺B2C電商業務,京東自營毛利率預計在10%左右(如果將營業成本全劃給自營業務,自營業務毛利率約為7%-8%)。

因此對京東來說,業務的核心要點在於採購上的規模效應,以及智慧物流下流通成本的控制能力。

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阿里和京東商業模式差異巨大,因此兩家公司也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組織架構。作為線上流量運營公司,阿里媽媽是阿里巴巴一級事業群,地位和菜鳥網絡、螞蟻金服平行。而京東則較為簡單,京東商城下面有大快消、電子文娛、時尚生活三大事業群,是京東零售業務的基石。

除此之外,京東一級事業群還有京東物流和京東金融。對阿里巴巴和京東來說,較大額度的投資通常直接服務於一級事業群戰略。典型的例子有阿里計劃在未來繼續投資1000億打造的菜鳥網絡,一級市場估值超過100億美金的京東物流,估值超1500億美金的螞蟻金服等。

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京東年度活躍買家增速逐季下滑,與此對應的是阿里年度活躍買家增速從2017Q1開始反彈回升。2018Q1,阿里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5.52億,環比增長10%。而京東年度活躍買家數量為3.18億,環比僅增長3%。這是一個足讓京東無比焦慮的數據,意味著行業內更大的公司擁有更快的增速。

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京東在用戶獲取上遇到了明顯瓶頸,但這是流量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流量問題顯然不是京東問題的核心。一方面,全民手機應用微信給京東開闢了一級入口,可以說京東已經是一家直接面向中國7.7億網民,得到了超級流量支持的電商平臺。另一方面,更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對比阿里巴巴Marketing expense/GMV和京東Marketing expense/GMV數據,可以清楚的看到,京東依靠營銷驅動GMV增長的能力遠遠落後於阿里,這說明較之阿里,營銷投入對於京東來說是低效的。

京東的問題是品類問題。在佔據京東91%收入的自營業務中,3C、家電和其他分別佔據銷售額的約50%、25%、25%。京東對於3C和家電的依賴過於嚴重,3C和家電電商滲透率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程度(3C滲透率46%、家電滲透率27%),且每個品類的受眾是比較有限的,品類更全的平臺才能擁有更大的受眾基礎。對於京東來說,想要獲取更多的用戶,產生更多的GMV和收入,比起營銷,如何將品類擴充到服裝等高毛利率行業明顯更為緊迫和重要。

阿里和京東的流量邏輯,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阿里媽媽

阿里媽媽致力於幫助淘寶和天貓平臺上的賣家更高效地找到潛在受眾,完成曝光並推動交易的轉化,是淘系流量變現的工具。

以全域營銷(Uni marketing)為界,阿里媽媽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07年到2015年,這個階段可以理解為直通車、磚石展位、淘寶客的教育和普及,以及幫助品牌主進行深度、廣度兼具的整合營銷。

第二個階段是2016年全域營銷方法論的提出,以Uni desk、品牌數據銀行,Brand hub等產品為基礎,阿里媽媽開始推動品牌商實現“全鏈路”、“全媒體”、“全數據”、“全渠道”的營銷。

Uni desk主要面向代理商,幫助代理商完成智能策略(投放前,更好的識別和洞察人群,並且及時校正)、智能投放(投放過程,將受眾分為Aware、Interest、Purchase、Loyalty四個不同階段給於不同的素材)、以及數據迴流,並且全鏈路可視化(投放後,數據迴流給品牌數據銀行,形成數據資產)。

品牌數據銀行是升級版達摩盤(阿里DMP),多維度存儲與品牌產生關聯的用戶的各種畫像,是全域營銷方法論的數據基礎。

新零售趨勢下,伴隨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主要存在於有交易的場景,譬如Nike天貓店和Nike線下門店數據打通),品牌數據銀行將採集到更多維度的,與品牌產生關聯的用戶的數據,使得品牌數據銀行數據資產更為豐滿,顆粒度也更細。這將進一步提升賣家和買家的匹配效率,提升阿里巴巴線上貨幣化能力。

新零售有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通過本地化電商的方式擴品類,從3C、家電、服裝等延伸到FMCG。第二個維度是線上線下數據打通,提升線上和線下交易的轉化率。我們相信,在這個維度上,阿里媽媽事業群將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