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的方法來戒菸|協和八

小編按:吸菸的壞處相信各位讀者都有很多的瞭解, 對於吸菸者而言,無論是腫瘤還是心腦血管疾病,亦或是如COPD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率都大大高於常人,那麼如果有患者想要戒菸,我們怎樣能夠幫助他呢?

01

評估

對於一名想要戒菸的患者,我們需要對其吸菸的基本情況有所瞭解,從而可以在之後的諮詢過程中更好的幫助患者,而我們所需要了解的信息,有如下幾點:

  • 菸草使用史

  • 每日吸菸量

  • 晨醒後多久吸第1支菸等

煙齡長、每日吸菸量大、醒後30分鐘內開始吸菸者,表示其對尼古丁的依賴程度較強。

02

戒斷障礙

評估了患者的吸菸情況後,我們接下來需要了解究竟是什麼讓吸菸者難以戒菸,其主要可以分為尼古丁戒斷綜合徵

心理相關因素。

尼古丁戒斷綜合徵主要表現為:

  • 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

  • 失眠

  • 易激惹、挫敗感或憤怒

  • 焦慮

  • 注意力難以集中

  • 坐立不安

  • 食慾增加或體重增長

03

對於一名希望戒菸的患者,目前已經證明的可以起到幫助作用的治療方式有進行戒菸諮詢

以及尼古丁替代藥物這兩個方面。

戒菸諮詢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幫助患者增強戒菸動機,明確治療策略,以及增強社會支持等方面。

美國公共衛生服務指南制定了一種簡單的五步法,亦稱為"5A"法:

  • 詢問(Ask)—患者的吸菸狀況;

  • 建議(Advise)—吸菸者戒菸;

  • 評估(Assess)—其戒菸的準備狀態;

  • 協助(Assist)—他們努力戒菸;

  • 安排(Arrange)—隨訪治療或接觸。

其中十分重要的增強患者動機方面,提出了“5R”模型,其包括:

  • 相關性(Relevance)—激勵信息如果與患者自身的情況相關,則會更為有效。

  • 風險(Risk)—應強調吸菸的急性和長期風險,特別是與目前健康狀況或疾病,以及對其他家庭成員的危害。

  • 回報(Rewards)—鼓勵患者去發掘戒菸的潛在獲益。

  • 阻礙(Roadblocks)—請患者習性找出戒菸的障礙或阻礙,以及克服障礙的治療方法。

  • 重複(Repetition)—對於沒有戒菸動機的吸菸者,應每次就診時反覆提醒其戒菸。

在輔助戒菸的藥物中,我們主要使用尼古丁替代治療,或安非他酮和伐尼克蘭等藥物,

而這些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尼古丁戒斷綜合徵的治療。但這些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臨床使用也需要結合每一個患者的不同情況來使用。

電子煙雖然沒有香菸燃燒的產物,但是其仍含有尼古丁,且對周圍不吸菸的人群健康也會造成影響。

通過科學的方法,我們可以顯著的幫助戒菸的成功率。而我們的文章也僅僅是結合現有的一些資料而得出,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臨床經驗。

質控:燈盞細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