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市值300億被踢出局;千萬股票被1元回購

文 | AI財經社 吳曉宇

編 | 祝同

因口無遮攔被投資人嫌棄的馬斯克又攤上大事兒了。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由於特斯拉虧損嚴重,多家機構建議撤掉馬斯克董事會職務,僅僅保留CEO一職。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年前,萬科董事長王石被踢出局,也曾“欲語淚先流”。彼時,萬科第一大股東寶能竟然和第二大股東華潤聯合起來反對萬科重組,並昭告天下它們已經“背叛”了萬科,王石被辭職。

商場如戰場。對於企業的創始人來說,最難過的事莫過於被自己的企業“掃地出門”。然而,百億身價照樣被踢出局的大佬們,並不少見。

71歲被踢出局

原名“中國南方玻璃有限公司”的南玻1984年在深圳蛇口創立。創立伊始,南玻僅是一箇中外合作的臨時性公司,主要使命是服務廣東浮法玻璃有限公司(GFG)的建設。彼時,39歲的曾南時任代理總經理。

當GFG建成後,南玻被股東們要求註銷。曾南不甘心,說服股東將公司保了下來。再次啟程的南玻只有七八名員工,在一間臨時辦公室。但曾南和他的小夥伴都格外珍惜這個機會。

起初,南玻只是從事以玻璃為主的進出口貿易,一段時間後,曾南不甘心只做賣玻璃的“玻璃佬”,決定從貿易轉型為工業生產。

業務終於有了起色。1992年,南玻上市於深交所;1996年,其成功建造了自己的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並在1998年首次生產出了1.1毫米的超薄浮法玻璃,這也是中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南玻A也在曾南的帶領下,由註冊時的125萬元,發展到了300多億元的市值。

但南玻集團存在著股權分散的弊端並一直未得到改善,管理層持有的股份少之又少,這也為後來的“野蠻人”趁虛而入埋下了伏筆。

2014年12月起,“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持續買入南玻A股股票,次年4月首度舉牌,晉升為第一大股東。次年,“寶能系”通過旗下前海人壽、鉅盛華、承泰集團三家公司持有南玻A股、B股,合計佔總股本25.72%。

也就是說,持股已逾25%的第一大股東“寶能系”,在推選自家代表陳琳成為“代理董事長”後,實質上已成為南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曾南曾在講稿中寫道,“2015年上半年‘寶能系’成為第一大股東後,正式向其提出要求:撤換公司財務總監、由前海人壽派人任職。”但這一要求被曾南婉言拒絕。2016年11月,原有班子中董事長曾南、首席執行官等核心高管統統離職,獨立董事也已辭別。

經歷多番明爭暗鬥,“寶能系”徹底接管南玻變成了事實。在南玻工作超過30年,彼時71歲的曾南僅持有公司0.2%的股份。尚在病中休假的曾南最後說道:“我退了(董事長)以後,永遠不會再給什麼人打工了,多高的職務也不幹,我該休息了。”

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市值300億被踢出局;千萬股票被1元回購

千萬股票遭1元回購

傅盛這個名字,於很多非互聯網人可能並不熟悉。但他所主導開發的軟件,卻鮮有人陌生:360安全衛士、獵豹系列(獵豹瀏覽器、獵豹清理大師、獵豹WiFi等)。

2005年,他從3721離職,婉拒了百度知名企業的邀請,加入了周鴻禕剛剛創辦的奇虎公司,任360安全衛士團隊的負責人。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傅盛才是360產品的命名者。作為安全事業部的總經理傅盛出生於3月6日,也由此為其產品命名為360。

靠著努力和敏銳,傅盛終於把360做火了,每天的安裝量達到了20萬人,新增40萬用戶,總安裝量有幾千萬。然而,有媒體報道,周鴻禕在後期插手傅盛的安全領域,且因為兩人意見分歧,最終傅盛負氣離開。彼時,360已經佔據了50%的市場。

離職過禁期後,傅盛創辦“可牛”。2010年5月,傅盛帶領可牛團隊推出可牛免費殺毒軟件。當時正值金融危機,投資業一片蕭條,雷軍促成了羸弱已久的金山與傅盛創立的可牛的合併,成立新的公司—金山網絡,後更名獵豹移動。

2011年9月,奇虎360宣佈正式起訴傅盛,稱其盜用公司核心技術用於可牛公司的軟件開發,同時惡意挖角360團隊工程師,並稱有權以1元人民幣價格回收傅盛所持的20萬股價值2300萬元奇虎公司股份。而傅盛隨後回應稱從未獲得過奇虎公司的股份,並表示盜用技術是蓄意抹黑。

傅盛曾公開表示:“我在一家公司幫他從0做到一個產品,做到全中國PC覆蓋率超過50%,顛覆了整個安全格局。我從那裡離開後,卻偷偷往我賬戶打了一塊錢,把我的所有股份,強制回收,還告我剽竊產權,吃裡扒外等等。”

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市值300億被踢出局;千萬股票被1元回購

遭沃爾瑪“大清洗”

曾經的一號店有望躋身“電商巨頭”,創始人卻落得被沃爾瑪炒魷魚的地步。於剛、劉峻嶺的創業故事帶著悲情色彩。

一號店創立於2008年,前期曾勢頭迅猛。那時,國內尚未出現一家相對成熟的B2C的電商平臺,一號店的出現為電商市場注入了新血液。作為一號店的聯合創始人,原亞馬遜全球供應鏈副總裁,於剛在打造一號店的供應鏈和用戶口碑方面功不可沒。

但他卻在融資把控上未做到周全。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一號店資金短缺。困境中,於剛、劉峻嶺將公司80%的股份以8000萬讓給了平安集團。一號店開始淪為了資本的獵物。

後來,業務發展和業績未達平安預期效果,2011年平安將20%的股份出售給沃爾瑪,隨即又出售給沃爾瑪50%的股份。

直至2015年7月,於剛和劉峻嶺清退在公司的所有股份,決定離開自己創辦的1號店。與此同時,沃爾瑪100%全資控股一號店。到了2015年9月,一號店離職人數已經突破千人,元老級員工已經盡數離開。

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市值300億被踢出局;千萬股票被1元回購

創業24年“淨身出戶”,兒子南下打工

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性格張揚、能幹,其兒子為“京城四少”之一汪小菲,兒媳是知名藝人大S。

這位女強人曾經靠著在加拿大餐館每天16個消失的辛苦打工,攢下了2萬美元原始資本。回國後,2006年,她涉水餐飲領域。從阿蘭餐廳到投資3億元、一把椅子都要18萬元的蘭會所,7年間,俏江南打上了中高端餐飲的烙印,並在全國開除數十家分店。在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非常好的情況下,引入資本。2008年,俏江南獲鼎暉注資,雙方達成了關於上市的對賭協議。

然而,俏江南衝擊IPO未果,與投資人簽下對賭協議的她沒有實現承諾,俏江南的股權幾經易主。根據工商信息,早在2015年,北京俏江南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便由張蘭之子變更為自然人秦樂天。

24年辛苦創業的張蘭,最終落得從企業“淨身出戶”的下場,其兒子汪小菲也南下打工,變成了廣東心怡科技物流有限公司的首席品牌官。

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市值300億被踢出局;千萬股票被1元回購

賣掉92%的股份

樂百氏,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品牌卻從大眾視野中消失了。

1989年,29歲的何伯權和4個小夥伴拿著政府出資的95萬元創業。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辦公室裡,創辦了“中山市樂百氏保健製品有限公司”,並研發出樂百氏酸奶。

3年時間,何伯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1992年,樂百氏年營收突破8000萬元,並在一年後躍身“全國酸奶第一品牌”。之後6年,樂百氏連年拿下行業第一。何當時也被稱為中國的飲料大王。

2000年,“順風順水”的樂百氏終於迎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娃哈哈。這一年,樂百氏營收高達20億元。但與此同時,娃哈哈聲名鵲起,哇哈哈營收竟然高達60億。

何伯權決定引入外資來解決與娃哈哈競爭的頹勢。同年,40歲的何伯權將92%股份賣給法國達能。過度的股權稀釋,導致他的話語權越來越弱。2001年11月30日,何伯權等五位創業者集體辭職,原因是達能不想做大樂百氏。但事實上,何伯權與控股方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分歧的結果是何伯權被外資踢出局。之後的幾年,樂百氏每況愈下,何伯權甚至背上了“毀掉民族品牌”的惡名。

被掃地出門的創始人:市值300億被踢出局;千萬股票被1元回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