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學專家說:寶寶光腳走路會更聰明

很多父母或者老一輩可能會覺得小孩光腳走路會把腳弄髒或者腳會長得很大,影響美觀。表面上看來可能沒什麼毛病,但是家長們可能不清楚,光腳走路不僅沒什麼壞處,反而有很多好處。

1、寶寶更聰明

著名兒童醫學專家張思萊提到:寶寶腳底的觸覺神經很豐富,每接觸到不同的質地、溫度、觸感,都是一次對大腦神經的刺激,越多的體驗和刺激,能讓寶寶越來越聰明。

有些媽媽可能不太理解“感統失調”,通俗說就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別覺得“感統失調”離我們很遠,因為太多因素會導致寶寶感統失調了:

兒童醫學專家說:寶寶光腳走路會更聰明

早產寶寶

破宮產寶寶

沒經過爬,就直接走的寶寶

爸媽過度、事事包辦的寶寶

爸媽太過忙碌,很少陪伴的寶寶

爸媽管教太嚴,什麼都不讓碰的寶寶

這些都很可能造成寶寶感統失調!感官失調產生的後果有:

好動不安,走路易跌倒,運動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說話晚,說話不清楚,孤僻,不合群,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等等。

0-3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關鍵時期,越早訓練,寶寶恢復的越好:光腳走路就是最簡單的訓練方式之一

2、走路少摔跟頭

讓寶寶光腳練習學走路,可以讓腳部充分的接觸地板,皮膚與地板的摩擦力可以防止寶寶滑到,腳部豐富的觸覺神經直接感受來自地板的壓力和高低冷暖。

在寶寶學走路期間,自己感受行走姿勢、力度,並慢慢掌握好平衡,學得更快、走得會更加平穩。

兒童醫學專家說:寶寶光腳走路會更聰明

3、增強抵抗力、少生病

國外有種叫“赤腳教育”的訓練,讓孩子把鞋子脫去後,成群結隊的光著腳在老師的帶領下,繞著操場或者是在樓道上、沿著走廊通道進行慢跑。

光腳有利於足部血液循環,提高抵抗力和耐寒力,預防感冒或受涼拉肚子等疾病。

4、預防寶寶扁平足

孩子的足弓在4~6歲形成,光腳練習走路,更能鍛鍊足底肌肉和韌帶,促進足弓的形成,有利於緩衝走跳時引起的震盪,預防寶寶扁平足和腳內翻、外翻等。所以,學步期的孩子,光腳學走路最好。

媽媽們在帶寶寶的時候要理性分析寶寶行為的好壞,有些看似不合常規的行為也許是對寶寶有益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