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各種品牌形態的出現,人類始終要解決的品牌問題就是6個字:認知、認同、認購——楊飛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記住一個品牌與記住一個人的過程非常相似。

當通過某一個巧合認識一個人時,需要先通過他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去形成對這個人的整體記憶。高矮胖瘦、穿衣風格、五官特點、工作職業、來自哪裡。這是第一步,我們從不認識變成了認識。

當我們認識後,假如互相之間能有一些合作或者共同的朋友圈,我們便會開始慢慢的接觸,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係,從認識變為熟人。

後來,在接觸中,我們發現,對某一些事物的看法、價值觀、高度的統一。我們逐漸從熟人成為了朋友,甚至是好朋友。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這就是品牌所講的:認知、認同、認購的三個階段,即品牌與消費者如何能建立起朋友的關係。而為了滿足每一階段的需求,我們能做什麼,以更快的塑造品牌框架,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階段一:最重要的是要形成系列感

產品矩陣

產品是構成品牌的最小單位,消費者需要一眼辨識你是品牌的基礎就在於你是否將產品組成了產品系列,進而形成了產品矩陣。

舉個例子,奔馳由豪華轎車、SUV、MPV等多個系列組成,豪華轎車中有:a級、c級、e級、s級等。

有效的產品矩陣能夠最為形象的告訴消費者,你到底是專業做什麼的。畢竟企業宣傳冊中,企業介紹對於新的消費者來說,基本是不看的。而提前規劃好產品矩陣,還會有利於定位還不夠清晰的初創品牌,實現產品的長期迭代。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視覺識別系統

既然我們已經從一個產品演變成了一個整體的系列矩陣。那麼接下來,我們必須實現高度的統一化,即目標是讓客戶看到我們的每一個產品,都知道,這出自於同一個品牌。所以,重點是: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即VI。

VI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在品牌的第一階段,我們只要把一些和消費者能接觸到的,比較簡單的視覺識別符號先做好,就已經非常夠用了,包括: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統一的logo及logo組合方式的使用。如果團隊設計能力比較強的,還可以提前考慮好:品牌主色及logo 的形狀設計衍伸(adidas的三條槓等),甚至是超級視覺符號(推薦看《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

包裝上統一的設計風格、統一的主色應用。當然,配合包裝的風格設計,我們的官網、宣傳冊等,都可以實現高度的統一。

最重要的,當然是,產品有統一的視覺識別符號。比如說汽車品牌中,你不用看logo,看車頭、看尾燈就知道是寶馬還是奔馳。這個部分最難的是,我們從設計第一款產品開始,就要提煉出某一個具有延續性的id設計元素,並且該設計元素是需要符合品牌想表達的核心理唸的。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功能性定位

統一的產品矩陣和統一的視覺系統,都是為了更好的闡述一件事,即:這個品牌被消費者關注到了,如何能夠快速並深刻的刻畫記憶點。

而與,人與人的接觸一樣,最能留住記憶點的,還是在於你能為別人提供怎樣的價值:“我是幹什麼的?我和競爭對手的最大不同是什麼?”

檢驗這個價值是否有效的方法很簡單,把回答的這句話寫下來,然後反問自己:這能否形成一個功能性復購理由。比如說奔馳,我因為要買一輛公司的商務用車,要“坐的更舒服”,所以我會回來。這就是功能性復購理由。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階段二:最重要的是如何抱大腿

品牌的第二階段是當形成了品牌記憶點後,如何能夠讓用戶產生信任感。

這裡先講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即:你要與對方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一定是離不開你提供了穩定且真實的價值,換到品牌端即為:產品質量至少應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有這個前提後,抱大腿是建立信任感並且反覆刷存在感最好的武器。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首先,我們要先抱好KOL(關鍵意見領袖)的大腿。

行業KOL,我們一般是指:在我們垂直類目中,擁有很多真實的粉絲,並對這些粉絲的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和這類KOL合作的好處,當然是可以快速混入某個精準的圈子,收集到很多種子用戶。弊端則是,費用一般都不便宜。

但,還有一類KOL,不僅不收費,還能為你創造營收——他們就是優質的渠道商們。在這個階段,甄選一些有一定品質、有穩定消費群、最好和你的類目是在同一個圈子裡的渠道商,就是最好的大腿。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其次,我們可以嘗試抱好五類人的大腿,坊間叫這種行為,叫PR。

推廣經費有限,我會建議,把推廣重點瞄準這五類人:合作伙伴(供應商、經銷商)、行業(同行、競爭對手)、VC(投資人)、人才、學術界。

老實說,這五類人能為你做的口碑傳播,勝過10000個用戶的價值。所以營銷人會說,一個好的市場推廣動作,不一定是要圍繞消費者展開的,圍繞這5類人也有價值。

那哪些方法是最容易和他們認識的呢?除了積極混一些圈子外,SEO、行業展會、行業比賽(大城市福利)、媒體專訪這些都是好方法。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最後,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嘗試去跨界抱其他品牌商的大腿,即BD。

想一想,某個品牌願意把你介紹到他的朋友圈中,那必然代表了他對你十分的認可,用他的認可來做你的背書。

BD相對於事件營銷來說,費用一定更低,但是出來的效果往往會更佳。但他確實有一定的門檻,需要兩個品牌門當戶對,更需要團隊BD經理、老闆的人脈圈。但是低門檻的方法有嗎?你可以嘗試從企業藍V著手。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階段三:塑造底層基礎——品牌文化

前面兩個階段,我們把握的重點都是,你怎麼發現我然後記得我,怎麼在下次又有需求時會再想到我。但是品牌到了第三階段,用戶會開始跟隨你,時不時會想關注一下你最近的動態,沒辦法,因為他喜歡你。

要達到這一個階段,品牌提供的就不僅僅是功能價值了。這個階段品牌要已經和一群固定的用戶形成了好朋友的關係。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所以這個階段品牌要做的,除了要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外,還需要有某一些,品牌成立之初,就埋下的底層的品牌價值維度。

這個維度可以是,你和用戶之間,有某一個共同的狂熱興趣愛好。根植於垂直品類的前提,是有技術壁壘或者這個垂直品類形成了一定的小眾文化,比如玩潮牌的、黑科技的、玩音質的等等。不用擔心小眾切不到大眾市場。大眾總是容易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趨之若鶩,小眾文化對大眾文化的影響,正是最好的切入口。

也可以是,你和用戶之間有了足夠強的情感共鳴。一句我懂你,是最容易切入女性用戶情感訴求的。在這件事情上,CHANEL就是最好的案例。

也可以是,你和用戶之間有共同的價值觀。google有時很難說清楚他的產品明確定位在哪個領域,但是依靠明確的企業價值觀,也讓一大批科技圈人士對其趨之若鶩。而價值觀的另外一大好處,則是當企業面臨選擇時,能夠給予企業更多堅定方向的指導。

營銷心得|產品矩陣、視覺系統——品牌成長前期的三個建議

重點:三個階段的內容,並不是落在“每一個階段,而是這些都是品牌建立成長之處,就需要提前做好規劃的內容。

這樣,品牌之路才會越走越穩。


1、楊飛《流量池》;2、華與華《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3、熊貓傳媒申晨分享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