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上一篇 给大家分享了装修两套房子的失败经验,虽然每次都在改进和学习,但是还是有避免不了的坑。不管怎样,小灵将这些分享出来,希望大家能够不要走小灵走过的坑,多学多看。小灵如约而至,今天给大家分享下我装第三套房子的经验,这可是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打造的彻底反思了,一起来看看设计的重要性吧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下面直接进入正题~

| 装修凡事「预则立」,计划比细节更重要

这次的装修规划基本围绕着两个核心展开,「先规划,后装修」的整体家居设计,以及侧重考虑未来发展的「预防性装修」,弹性空间设计。

下狠心砍掉其他部分的预算而选择整体家居,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经过调查走访和前期经验,发现对于我们这种有尺寸定制需求的客户来说,市面板材品质不一,要去一一查看指标耗时费力,

二是定制价格超出预算,且很多设计细节包工队师傅难以实施。

最终,我们选定的家居规划图大致安排类似这样: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从具体体验的角度来说,厨房和卧室是改善最为明显的地方。

调整了橱柜的设计后,从冰箱拿取食品,洗剪切一气呵成。

后续实施方面,设计师又提供了衣物量、杂物量、藏书量、藏品种类大小、收纳方式等参考信息,综合敲定了最终执行的方案。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厨房设置的通顶高柜让烤箱洗碗机可以叠加摆放,一些小电器微波炉蒸箱以及未来预计使用的电器也都可以嵌入,成了一面功能完善的「电器墙」。

整个过程中,尤其要感谢设计师坚持做的收纳设计。由于设计合理,收纳空间和视觉设计得到兼顾,尽管储物量增加,但是空间看起来却更为开阔,动线也非常流畅。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 做好「预防性装修」

在三次装修经验中,踩坑最多的是第一次,最花心思(但效果最差)的是第二次,但整个流程相对顺利、居住体验最好的是第三次。

装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规划,还要统筹材料和施工,计划预算和工期。

要避免装修里的坑,不仅要进行专业的布局规划,合理的水电路改造,便利的家具布置动线和使用延展性,更要做好预防性设计

在第三次设计师主导的装修中,大部分柜子的隔板都可以随时调整变化尺寸,这样就可以按存放物品的大小随意更改,保证了每一点空间都不浪费。

书房里,我们还设置了壁床,平时收在整面墙大小的书柜内部看起来像护墙板,晚上加班不想打扰伴侣可以翻下来休息,偶尔也可以让朋友借宿,如果以后不需要了,这部分柜体还可以加隔板重新变成书柜。

这种设计上的舒适感一直延续到现在,整体家居的好处是可改变可隐藏。像孩子的床,就设计成储物子母床,外观与普通的箱体床一样,但孩子的朋友或是表兄妹来玩的时候,晚上可以住宿。

随着孩子长大,书桌和椅子的高度也可以调整。好的设计和先进科技,真的可以很大的改善居住体验。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 小结

其实装修过几次之后,逐渐就会脱离一开始只注重外表的方式。房子就是用来居住生活的,合理和便利才是核心。而装修这件事,不论面积大小与预算多少,奢侈有奢侈的装法,简单也有简单的装法。

关键是一颗不肯随遇而安,追求理想生活的心。

房子是家的载体,而家的感觉不在大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管是在十几平米的阁楼,还是市中心的花园公寓,都能装修满足家里每个人的需求,让大家找到归属感的舒适空间。

PS:以上。欢迎留言。傲娇如我。

---------------------------------------------------------------------------------------------------------------------

点击“了解更多”,查看2018精准装修报价,多多比较少花冤枉钱!

那些年,我踩着坑学到的装修经验(下-设计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