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藝術收藏圈裡有“行畫”這一名詞,但大部分的百姓和對收藏藝術不太瞭解的人,對這個詞語很陌生,且不理解,行畫和有藝術價值的畫作是完全不同的,無論是從市場定位還是藝術價值、收藏價值的角度去看,兩者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於建剛老師作品

藝術品,一般指造型藝術的作品。一般的藝術品可視為含有兩個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線、形、色、光、音、調的配合,尋常稱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一是題材,尋常稱為'表現的成分'或'聯想的成分'。用哥德哈伯的話來解釋,就是:“藝術主要是訴諸情感的,一旦注意力被吸引,理智就會不知不覺退隱到背後。”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於建剛老師作品

每一個畫面,畫家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技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同樣一片山水,寄託不同的情感就會有不同的韻味,也可以抵得住時間的流逝,好的作品,多少年後都會是人人稱讚的。藝術品之所以叫藝術品,是作者、畫家給它帶來了生命,能讓人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與情感。所以很多藝術品的作者都有相當深的文化,思想上的建樹,以及對生命生活的理解,這才是藝術品。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於建剛老師作品

純藝術作品的共同點可以總結如下幾點:

1、獨立性:不被環境因素所影響,保持自己獨立特有的風格;

2、獨特性:從獨特的角度去詮釋作品的內容,增加作品的觀賞角度;

3、唯一性:堅持自己的獨特品格,作品的完整性及孤品特徵;

4、前瞻性:不做隨波逐流的藝術創作,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創造藝術價值。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於建剛老師作品

行畫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藝術品,而是一種和作為藝術品的繪畫相對立的商品畫。行畫又稱商品畫,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藝術品複製的方法,以臨摹世界名畫為主,在名畫的基礎上抓住流行趨勢進行再創造,其風格、色彩和外觀裝飾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是歐美文化消費品之一,消費比例較大,而且每年不斷更換,屬於生活的必須品和重複消費品。行畫帶有模式化的特點,色彩鮮豔亮麗,迎合市場的喜好。

行畫也有以下幾個特點:

1、模仿:從色彩、構圖到調子,都是模仿古畫或名家名畫,總之是模仿別人的東西。

2、重複:不僅複製別人的東西,有些畫家還不斷複製自己的東西,同樣的構圖、同樣的造型(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同樣的技法,不知畫了多少張,因為他們有“名氣”,就是同一張畫,也可以不斷賣出好價錢。

3、甜俗:什麼是俗?迎合大眾淺層次的心理需求就是俗,因為現在整個社會民眾的審美水平不高,特別是普通民眾對繪畫作品的鑑賞能力有限,所以行畫都畫得“好看”,他們喜歡把畫面磨得很圓、很滑、很平、很細,咋一看構圖豐富、色彩豔麗、看上去很有“意境”,細看則千篇一律,基本雷同。

4、隨意:還有一類行畫是江湖畫家所作,他們連基本的造型能力和筆墨技能都沒有,完全靠忽悠,走的是旁門左道,其畫胡塗亂抹,還美其名曰“修心養性”、“逸筆草草”、“唯我獨創”,這個就連“甜俗”的層次也達不到了,只能歸於惡俗。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於建剛老師作品

從價格上來講,行畫固然便宜,但是卻缺失了藝術本身的價值,對於一件沒有藝術價值的行畫來說,只能成為一種裝飾品,而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價格自然也不會低,可是它未來升值的空間卻是很大的,對於收藏來說選擇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藝術是自由的,行畫有其存在的理由,因為一系列的客觀因素在,行畫也是有一定價值的,但只能是複製價值,並非原創價值,行畫只能矇混一些門外漢,真正的收藏家是不屑一顧的。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行畫”知多少?它究竟算不算藝術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