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卻在羨慕別人家父母

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卻在羨慕別人家父母

孩子初中的第一次家長會,一位爸爸遲到了,小禮堂裡已經沒有座位,他只好在現場老師的提示下,搬了張凳子,找地方坐下。

巧的是,正好坐在了我旁邊。於是,我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小災難開始了。

他一坐下,就拿出手機來刷,根本不聽講臺上校長、老師都在說什麼,這還對我沒啥影響;接著,電話沒關靜音,想了幾次鈴,他就坐在那兒接電話,聲音不大,卻不妨礙旁邊的人都能聽到;會開到一半,那位爸爸開始不耐煩起來,看兩眼臺上的老師,臉上的不屑堆得快掉下來,之後挪凳子、伸腿腳、扭腰身,如坐針氈。

熬到家長會結束,我和他都鬆了口氣,我想的是:終於不用坐他旁邊了,估計他想的是:這破會,總算開完了。

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卻在羨慕別人家父母

說實話,給孩子開個家長會,這位爸爸如此表現,我真是不太能理解:

孩子升初中後的第一次家長會,提前好幾天通知了,再忙,也不能遲到吧?

開會時手機關靜音,尊重講話者和旁邊的人,這是常識吧?

孩子進入新學校,好好聽聽校長老師都講什麼,瞭解一下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孩子未來的初中三年會如何渡過,這是必要的吧?

我想,那位爸爸一定會這麼要求孩子:上學不要遲到;課上不能玩手機;上課時認真聽講。可惜,這幾樣,當爸爸的,一樣都沒做到。

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卻在羨慕別人家父母

有一回朋友圈裡有媽媽轉了一篇文,說是某個孩子從八九歲起就玩遊戲,但依然是學霸,那位媽媽評論說:

我就是沒有辦法不橫向比較,見到這樣的文章,我肯定會跟孩子說,“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都是玩遊戲,咋就這麼不一樣?!”

別人家孩子,是很多中國父母心上的硃砂痣,眼中的紅玫瑰,人們把別人家孩子當成衡量自家孩子的標尺、打擊自家孩子的素材、把培養出一個“別人家孩子”當成自己的努力方向,卻常常忘了問自己:你是那種“別人家父母嗎?”

別人家父母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你做到了嗎?

別人家父母不打擊自家孩子,你做到了嗎?

別人家父母對孩子說話和顏悅色,你做到了嗎?

別人家父母夫妻恩愛,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你做到了嗎?

別人家父母從來不欺負自家娃,你做到了嗎?

……

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卻在羨慕別人家父母

這一點上,很多父母,對自己和對孩子是絕對地“雙標”:我自己可以做不到,但孩子不可以做不到。

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但孩子必須優秀;

我拿起書來就犯困,但孩子必須愛看書;

我可以琴棋書畫樣樣不行,但孩子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雙標”之外,還“常有理”:我怎麼說都是對的,怎麼說都是為孩子好,孩子都得接受,而且那些觀點,還常常自相矛盾,讓人搞不清楚,他們到底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

有一次,我就旁聽到幾位媽媽一本正經地在做一個邏輯顛三倒四的小討論。

一位媽媽說:“學校就得多留作業,考試就靠分數,不留作業怎麼行呢?搞什麼素質教育、全面發展,說到底還是分數重要。”

過了一兩分鐘,這位媽媽又說:“嗯,我小時候作業少,那點作業在學校就做完了,上學可輕鬆了。”

我就聽得一頭霧水了:

您這是覺得作業多好呢,還是不好呢?既然多留作業這麼好,那媽媽群裡抱怨作業多的又是誰呢?

既然“素質教育”沒啥道理,那讓孩子學鋼琴學唱歌學跳舞學圍棋學機器人,搞得孩子連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的,又是誰呢?

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卻在羨慕別人家父母

我們兩個孩子上了多少年學,我們就在旁邊觀察了多少年別人家的父母。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相當多父母,把“家庭教育”,錯當成了“管教孩子”——我什麼樣你別管,但我想讓你是什麼樣,你就得是什麼樣。

這恐怕大有問題。如果你自己都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也不知道如何把自己變成那樣,又怎麼能知道,該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你理想中的樣子呢?如何能確信,你在用的方法,對孩子就能奏效呢?

寫了數百篇文章和兩本書,我們遇到過無數的提問,大多是朝向孩子的——如何讓孩子做到這樣,做到那樣,而我們提供的答案常常是朝向父母的——爸爸媽媽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到孩子。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同,其實努力方向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致力於培養出“別人家孩子”,一個是如何把自己變成“別人家父母”。

我們相信,等爸爸媽媽們真的變成讓孩子羨慕不已的“別人家父母時”,你就根本不用去羨慕那些“別人家孩子”了——你足夠棒的話,你的孩子,一定差不到哪兒去!

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孩子卻在羨慕別人家父母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