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丨公共藝術振興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廣振按】文化藝術的繁榮體現著城市的內在精神品質。城市是文化的物質形態,城市文化是歷史的投影,文化藝術的構建是歷史的呈現、依據和線索,文化是一條連接人類情感的精神彩虹。

今天,公共藝術已經成為城市地域文化的承載物和標誌,是城市空間與市民生活的情感經歷和記憶的紐帶。在歐洲,城市公共藝術規劃和戶外藝術品是城市發展的形象需求,美國“百分比藝術”法案的實施,明確將公共藝術納入到城市的整體規劃之中,從法律角度確立了公共藝術的城市職能。由此公共藝術被譽為“城市名片”。

公共藝術推動城市品牌建設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藝術城市理念,源於歐洲城市美化運動的興起。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巴塞羅那城市被稱為“開放空間的雕塑美術館”。1860年《賽爾達規劃案》和1880年《裴塞拉案》,成就了巴塞羅那的雕塑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創作呈現,奠定了巴塞羅那藝術之城的基礎。1992年第25屆奧運會舉辦之際,巴塞羅那借勢大力改造城市公共環境,加快了公共藝術的建設,並且整合理念創新發展,將整座城市作為一個大公園來整體思考設計和打造,其建設成就舉世矚目。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1978年, 美國芝加哥市議會通過了一項議案“百分比藝術條例”。如今, 有超過200多個類似方案在美國許多城鎮推廣,大大改善了當地的人文環境,豐富了城市景觀,提升了城市文化生活的品質。

2007年12月,芝加哥發佈了《芝加哥公共藝術計劃指南》,對公共藝術管理的主要環節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不僅把城市轉型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緊密聯繫在一起,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在經濟金融、社會生活和政治文化等環節的一系列具體務實的制度安排,把公共藝術與公眾生活聯繫在一起,成為當地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公共藝術的城市“觸媒”效應

城市觸媒理論是針對城市設計過程中的“動態效應”,是指城市設計的化學連鎖反應。

“觸媒”(Catalyst)原本只是化學中的一個概念,指觸媒在發生作用時對其周圍環境或事物產生的影響程度。

1989年由美國學者韋恩·奧圖(Wayne Atton)和唐·洛幹(Donn Logan)在《美國都市建築——城市設計的觸媒》一書中提出了“城市觸媒”(UrbanCatalysts)的概念。該理論認為城市發展存在一種化學連鎖反應,一個具有良性觸媒作用的城市設計將會給城市發展帶來正面的推動作用。激發與維繫城市發生化學反應的“觸媒體”可能是一間旅館、一座購物區或一個公共景觀,等等。

公共藝術產生城市“觸媒”效應。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公共藝術以傳統文脈為依託,以城市環境為背景,連續了文化的歷史傳承,建立起城市的文化認同,成為國家或城市的視覺形象。公共藝術介入城市公共空間,以區域的景觀營造方式塑造舒適的人居環境,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人脈資源和投資環境條件。公共藝術以城市傢俱的形式介入城市空間,將城市功能設施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創作出富有個性的城市功能設施,為城市贏得榮譽,給市民提升了自我確認感。通過公共藝術活動或作品,為城市留存共同的文化記憶,形成區域的文化認同。

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一定是它所帶給我們的美好經歷,視覺體驗和情感體驗打動了我們的內心。文化與藝術的追求是城市品牌建設的核心。文化的建設為城市帶來持續發展的動力,公共藝術為城市塑造品質。

兩則實例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越後妻有位於日本本州島的新潟縣(省),由於日本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越後妻有地區人口漸漸向城市轉移,導致大量民宅空置,學校逐漸被廢棄。這些狀況使得當地老齡化問題嚴重。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2000年,日本當代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來到越後妻有地區,正式舉辦第一屆大地藝術節,獲得了巨大成功。以後每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他們結合當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進行創作。將藝術節第一屆和第五屆進行比較會發現,參加的村子數量由28個增長到102個。這種認可不僅侷限於對藝術的理解,也包括藝術節對當地村民生活的實際改變,民眾的地區歸屬感和自豪感日漸提升。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帶來當地社區的振興,極好地證明了在鄉村復興中公共藝術觸媒效應的價值存在,而且它已成為一個地區的文化符號和區域品牌。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位於馬來西亞西北部的檳城首府喬治市面積僅有23平方公里,人口約24.8萬,因為保留了上千座古老建築而於2008年正式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其核心區域(Core Zone)面積僅有1.1平方米,這裡星羅棋佈分散著的以壁畫形式呈現的公共藝術,為這座安逸的小城市增添了濃厚的文藝特色。正如中世紀教堂上的雕塑被稱為“石頭上的聖經”,通過雕塑形象向信徒講述經書的故事一樣,這裡的壁畫也通過其特有的藝術形式向的人們講述著整個城市的文化與歷史。

這些不同風格、材質各異的公共藝術,在裝點整個喬治市核心區域的同時,因其具備尋寶一樣的趣味互動性、圖文並茂的可讀性,及官方參與的規範性而廣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並由此成為整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

公共藝術為展現城市魅力

公共藝術是中國新一輪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建設為城市帶來持續發展的動力,公共藝術為城市塑造品質,給城市帶來財富。公共藝術連接城市的歷史與未來,增加城市的記憶,講述城市的故事,滿足城市人群審美的需求,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質,展示城市魅力。

差異化戰略是品牌城市發展的道路,公共藝術能為城市塑造個性化品牌形象,為精品城市建設提供核心能量。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公共藝術是打造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弘揚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適應城市轉型的重要方法,優化城市形象的重要工具。公共藝術結合城市設計規劃,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整體品質。

目前,全國各地都已不同程度開始推廣城市公共藝術項目,公共藝術正在漸漸滲入百姓生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未來公共藝術必將極大地推動城市品牌建設,助力區域及城市經濟騰飛。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文章 | top產業辦公研究院

圖片 | 來源網絡

往期回顧

城市文化丨公共艺术振兴城市、打造城市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