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爲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火起來?

在微信公開課上,“微信之父”張小龍演講了68分鐘,只有一句話提到了電商,‘有人說小程序是不是專門為電商準備的?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句話明顯是在闢謠。微信小程序經過2817年的發展,證明了小程序在電商上是沒有多少故事可以講的,隨後推出的“跳一跳”小遊戲,更加說明了小程序電商沒有被給予太多的想象空間,開始將小程序戰略轉向了遊戲方向。

微信小程序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火起來?

騰訊宣佈由京東和美麗說組建新的合資公司美麗聯合來運營微信電商業務,這似乎和騰訊宣佈去中心化戰略又有點背道而馳了,可見騰訊對於小程序在電商上的增長並不太滿意,想通過小程序在電商上和阿里一戰沒有任何希望。好像騰訊投資的親多多過得還很滋潤,親多多通過誘導分享的方式,利用社交關係獲取用戶,但是用戶的回訪率卻很低,可能是騰訊投資了,所以才會獲得誘導分享的特權,要是換做其他企業,騰訊早就封了,前幾天的抖音就是更好的例子。

微信小程序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火起來?

大家之所以很看好小程序無非是微信這個中國最大的流量平臺,還有就是小程序在發展初期,騰訊會給到很多的扶持。但是你會發展你是你做了小程序電商依然沒有流量,之前小程序的火爆,一方面是官方的宣傳,另一方面就是在其他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等,獲取流量越來越難,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把小程序看做一個風口。但是張小龍說了,微信不會給小程序做中性化的導流入口,而我們卻在微信的九宮格找到了京東、唯品會、美麗說等多箇中性化的導流入口,只有騰訊投資的企業才能享受到小程序的特權,其他人還是醒醒吧,該幹嘛幹嘛。

微信小程序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火起來?

阿里作為電商平臺,購物主題明確。藉助搜索、推薦等會將部分流量分流到商家身上,之後再由商家提供服務,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用戶因為,是主動消費場景。微信是社交場景,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消費只是其中狹小的一環,用戶缺少用小程序主動購買商品的意識和場景,電商們也就缺少依然流量的來源,所以這一切就是缺少場景。

去中心化是個理想的現實,但是缺少中性化的流量支持,我對小程序依然不是很樂觀。騰訊自己也意識到了,所以開始探索微信更多的可能性,戰略方向轉變到自己很熟悉的小程序遊戲上。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微信的增長減速,甚至可以說已經見頂,所以騰訊想要用戶更多時間留在微信上,增加用戶的使用時間和頻次,可能騰訊以後的財報不是微信的用戶增長了多少,而是用戶在微信上的停留時間以及週期內打開微信的頻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