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寶寶缺鈣?寶媽們這樣做才是對

每位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碰到缺鈣、補鈣的問題。關於“鈣” 的文章實在是太多了,今天口糧姨和您分享的是:當家長懷疑孩子缺鈣時,應該怎麼做才是對!

懷疑寶寶缺鈣?寶媽們這樣做才是對

不要根據某一個症狀而自行補鈣

兒童鈣缺乏常無明顯的臨床症狀與體徵。那些傳說中疑似缺鈣的症狀,大多和缺鈣沒什麼關係。如“枕禿”與毛髮生長週期和寶寶長期躺著的姿勢有關,和缺鈣無關;“出牙晚”、“個子小”可能是遺傳的關係,和缺鈣沒有必然聯繫;“O型腿”可能是腿部正常的生理彎曲(2歲前),即使缺啥,缺的可能是維生素D,而不是鈣。

另外,自行補鈣可能造成鈣攝入過量,可能會導致便秘、干擾鐵和鋅的吸收。血液中鈣水平過高可導致腎功能不全、血管和軟組織鈣化,高鈣尿症(尿中鈣的含量很高)和腎結石。

不要根據某一個檢查而判定是否缺鈣

l 抽血化驗是測不出是否缺鈣的

人體血鈣水平不能用於判斷人體鈣營養狀況。正常情況下,人體血鈣水平受到嚴格調控,只有在極度鈣缺乏或短期大量攝入鈣時,血鈣水平才略有下降或上升。

l 骨密度檢查

雙能 X 線吸收法 (DXA )是評估人體骨礦物質含量而間接反映人體鈣營養狀況的較理想指標,但美國兒科學會的臨床報告指出,DXA應在兒童或青少年有骨折風險或者臨床治療需要時進行。定量超聲骨強度檢測是目前最常使用的,也就是“拍個片子就知道缺不缺鈣”裡面的“拍片子”,但人體骨礦化受遺傳因素、激素狀況、營養、體力活動和身體成分的影響,更高的鈣攝入量或補充鈣與更好的骨密度的關聯仍然存在爭議,對於尚未達到骨峰值的兒童和青少年,其臨床價值有待證實。所以對於幾個月的小寶寶,“拍個片子就知道缺不缺鈣”真心沒必要!

l 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維生素D會促進鈣吸收,但不能完全反映人體鈣營養狀況,即使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正常,若鈣攝入不夠,還是面臨缺鈣。

懷疑寶寶缺鈣?寶媽們這樣做才是對

要尋求醫生幫助

判斷孩子是否缺鈣,鈣攝入量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作為家長能做的是給醫生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

奶量是多少?因為兒童鈣的來源以奶和奶製品為主。如果達到下面的奶量,再加上合理的飲食,是不會有缺鈣的。

0—6個月的健康足月寶寶一般是不會缺鈣的,乳類可以為嬰兒提供充足的鈣

6—12個月的寶寶每天奶量達到600ml以上

1—3歲的寶寶每天奶量達到480ml以上

4—6歲的兒童每天奶量在300-400ml以上

有沒有額外補充含鈣營養素?如強化鈣的食物、含鈣的複合維生素等,都需告知醫生,以便有效評估鈣攝入。

我們要求不但食物中鈣要滿足身體需要,而且每天攝入的維生素D要達到推薦劑量(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所有一歲內兒童維生素D每天最低攝入量是400 IU(國際單位),一歲以上600IU),否則食物中的鈣無法有效吸收;如果特殊情況,無法保證食物中鈣的攝入(比如無法攝入足夠量的乳製品),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