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十年內能超過西安嗎?

賊城豫鱉醉河南


背景

貴陽在近幾年來的發展趨勢確實比較好,我國一些大公司向騰訊的大數據中心因為貴州的環境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落戶貴州,貴州過去的劣勢變成了今天的優勢,前景一片光明。


那我們能說貴陽在十年內超過西安嗎?我認為貴陽十年內超過西安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兩者的實力。


基本情況

下面是我國25個省會城市,2018年第一季度gdp情況,我們看到西安的gdp排在我國25個省會城市的第9位處在中等偏上的位置,一季度的gdp接近1800億元人民幣,經濟增速8.1%,領先於貴陽的第19位,不如700億,經濟增速超過11%,優勢相當的明顯,整年的差距可能有5000億人民幣,實力有縮小的趨勢,但是即便是給上十年的時間,以現在的增速貴陽也很難超過西安。

區域地位

我國計劃劃定12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已經劃定了9個,西安就是其中之一,在剩下的三個國家中心城市的指標中貴陽的實力區域很難入選。兩個城市都是所在省的省會,在這個層面上,兩者平起平坐。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而貴陽的地位是普通地級市,西安又要高速貴陽一層。

自然條件

西安地處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貴陽身在地無三里平的貴州,在城市的做大和發展中西安很明顯更加方便,空間更大。西安為溫帶季風性氣候,貴陽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在水資源上貴陽的先天優勢要優於西安,但是西安兵臨渭河之畔,再加上目前的貫穿秦嶺,漢水濟渭工程的實施,西安在這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基礎設施

西安的公路,鐵路,航空在中國內陸處在前列位置,是我國內陸綜合性交通樞紐,而貴陽相比就要落後一截。西安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地,教育水平僅次於北京,南京,上海,武漢,而相比之下貴陽的高等院校中比較出色的只有貴州大學。


鏘鏘三人行


乍一看,貴陽想跟大西安相提並論,肯定是不可能,但如果靜下來分析,按照貴陽目前的發展增速,其實結果也未必那麼絕對!

先來看看最新的數據,

人口增幅:

西安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3.21萬人,比2015年末淨增加12.65萬人,人口增幅1.45%。

貴陽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9.68萬人,比2015年末淨增加7.5萬人,人口增幅1.6%。

在人口的增長上,顯然,位於南方,氣候冬暖夏涼又以宜居著稱的貴陽,更勝一籌,西安的氣候比較乾燥,還有沙塵暴,大西北的夏天更熱,冬天也更冷,自然條件的舒適度上,一般是比不過溫潤的西南。

經濟總量、人均GDP:

2016年,西安的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6257.18億元,人均GDP71357元,比上年增長6.5%。

2016年,貴陽的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3157.7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7771元,比上年增長10.1%。

雖然在經濟總量上,西安差不多是貴陽的兩倍,但主要是因為西安的人口多。陝西屬於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生態脆弱,很多地方比如陝北的艱苦條件,導致其宜居性,可能比不上西安這種大型的都會城市

,所以陝西省的3800多萬人口,就有880多萬集中在省會城市也不足奇怪,一個省會城市,吸引了全省將近23%的人口。

而貴州,全省3500多萬人,並沒有比陝西省少太多,但是貴州的人口,分佈在全省其他城市的很多,而省會城市貴陽的人口,只有460多萬,只佔全省人口的13%左右。

而且,貴州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並不是貴陽,而是遠在貴州西北部的畢節(900多萬),貴陽就連全省第二大人口城市,都算不上,人口位居第二的,是遵義(600多萬)。

像貴州這種,省會城市人口和地州城市人口倒掛的,在中國,其實並不多見。

很多人來到貴州,第一站一般是貴陽,貴陽的省會城市首位度不高,可能也是大多數遊客對貴州的印象概括為“比較窮”的原因。

省會城市,是一個地方的主打名片,是全省的中心,而且,像四川成都、陝西西安,這些西部地區,已經有很好的經驗,那就是集中優勢資源,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如今的成都,和西安,在全國的知名度都很高。

相反,以旅遊資源著稱的貴州,其省會城市貴陽,地位就顯得比較尷尬,甚至還有些地理小白,一度以為遵義才是貴州的省會。

最後,談談潛力和思路

西安,有“一帶一路”,貴陽,有“中國數谷”“大數據”等,兩個地方,一個西北的陝西,一個西南的貴州,都屬於西部省份,“西部大開發”都有份,可以說,

手心手背都是肉,國家的轉移支付也都是有的,但資源從上面給到地方了,怎麼用,就看各自的自主發揮了。

就算有一手好牌,也要會打,才能贏。

資源,在有限的情況下,集中利用,是最高效的,處處佈防則不如不防,國民黨當年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就是這樣,沒有重點,處處佈防,資源都散開了,根本形不成聚集合力效應,就會造成很大浪費。

舉個簡單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很多傢俱店,都是以家居的形式出現的,因為產業有聚合效應,你都集中在一塊,消費者去買東西,可以一站式購齊,不用來回跑來跑去浪費很多交通、運輸物流成本,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這樣商貿才逐漸擴大興盛,相反,如果這些傢俱店,都分散在城市各個角落,消費者跑來跑去不說,還不能貨比三家,購買的決策很可能降低,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不利於成交。

所以,貴陽的城市發展,不會只是貴陽一家的事情,而要從整個省的戰略格局來看,地區協調也好、城鄉統籌也罷,都不能忘記一個辯證法,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什麼時候,能像陝西、四川這樣,集中力量,先把一個像樣的省會城市“推”出來,讓一部分“城市”先富起來,才能有先富帶動後富,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從而改善省會和地州“倒掛”的現象,改變過去那種樸素“平均觀念”下大家都差不多,吃大鍋飯,最後大家一起受窮的狀況。

可以說,貴陽要想趕上西安,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差距,不止是在現實層面上的,更是在觀念、在理論層面上的鴻溝。


貴陽小數據


貴陽在十年內追上西安?不知誰提的這個問題!難道夜郎又復活了?雖然貴州是全國發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但是陝西發展速度也不慢。


貴州以前是全國最落後的漢族聚集區,做為省會的貴陽GDP長期落後於蘭州。不過進入新世紀以來,貴州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貴陽已遠遠地把蘭州甩在了身後。不過因為基數太小,GDP還在西安很遠的位置,就是比起中部的洛陽和宜昌等地級市也少許多。


貴州位於大西南的雲貴高原之上,以前因為交通的不便,嚴重製約了貴州的發展。貴州近年來大力建設道路交通,基本上已做到了縣縣通高速公路,結合"大數據中心"的建設,貴州在快速發展,省會貴陽的城市面貌也是日新月異。

對比西安,貴陽的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加之高校數量遠不如西安,城市對人才的吸引缺乏魅力,今後很長時間是超越不了西安的!幾幹年都沒超越,現在就能超越嗎?


行雲流水1437995


這兩座城市,都去了不少次,談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必須承認 ,貴陽目前無論在經濟問題上還是城市綜合實力上,與西安還是有差距的。至於十年內貴陽能否超過西安,不能簡單地對GDP進行對比,因為即便貴陽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西安也不可能就停下腳步來等你超越,所以我認為,十年內,貴陽的發展速度會比較快,但要超過西安,真的不太可能。

當然有朋友說,十年,什麼 事情不能發生?那就靜待十年吧。

還是用數據來說話吧,貴陽,貴州省會,2017年GDP預計為3518億元,排名全國第58名左右,西安,陝西省會,2017年GDP預計為7469億元,排名全國第22名左右,兩座城市的增長率都不錯,但貴陽的經濟總量目前尚不及西安的一半左右,而且西安的轄區面積和人口總量都比貴陽要大,貴陽在增長,西安也在增長,同步增長的情況下,這個差距在十年內是很難追趕上的。

再來看看貴陽和西安的基本數據和城市定位。

貴陽城市風光(東方IC)

貴陽,面積8034平方公里,人口469.68萬人。

首先我們得承認,貴陽最近這幾年 發展的確很不錯,以大數據產業和生態旅遊業為核心,加上貴州交通狀況的極大改善,整個貴州的發展勢頭都不錯。貴陽是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中心集聚區,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同是也是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城市。

西安城市風光(東方IC)

西安,面積10108平方公里,人口945萬人。

西安2017年的經濟發展態勢也很不錯,西安是副省級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一大批高校,是中國教育科技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這也將成為西安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西安也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氣。西安的交通也十分方便,作為西部地區中心城市,西安未來的發展不可小看。

加油貴陽,加油西安!


途蟲的百味人生


不可能。任何可能都沒有。

西安的優勢,包括高等教育,歷史文化,軍工企業,高新科技,旅遊經濟,總部經濟,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等等,這些優勢不只是對貴陽,對全國大部分城市來說。貴陽有什麼優勢呢?大數據?西安沒有大數據嗎?相對來說,如果貴陽的大數據產業沒有西安的數倍,你憑什麼叫做優勢?但是,上文所列的西安每一個優勢,對貴陽來說都是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差距。

貴陽近年來開始發力,增速基本和重慶一個方陣。但這並不代表什麼。基數小的時候,增長一點點都顯得增速大。西安,相對於一線來說也是這樣。

西安十來年並沒有發展好,所謂西部大開發無非是西南大開發,西北大開挖。但是西安去年的增速那麼高,僅僅是因為西鹹新區?錯了,西鹹新區咸陽的部分產值200億左右,而且這200億也是因為許多企業因為西安的代管才落戶的,否則達不到200億。

數十年來,西安沒有經濟腹地,向南三四十公里就是大秦嶺,向北十幾公里就是咸陽,因此沒有成都那麼大,也沒有重慶那麼多製造業。陝西也是千方百計限制西安的發展坐大。但是這個問題,在2017已經完全解決,西鹹新區成了經濟腹地,同時也意味著陝西不再阻礙西安發展。口號是什麼?"省市共建大西安"。因此,大家在說"大西安起飛",根源就在於此。

企業家也看到了這一點,阿里,京東,海航,騰訊,亞馬遜,華為,中興,海康威視,三星,吉利,華僑城等等,這些大企業籤的協議不只是說說而已,他們很多已經在招人,在投產。2018以後,他們的投產意味著長期的、穩定的向西安貢獻GDP,並且激活了西安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而貴陽,又能在什麼地方超過西安呢?很希望貴陽能夠帶動貴州人民發展起來,但現實是你需要首先和昆明,和南寧等兄弟城市比較,不要和一個離你太遠的城市比較。你的眼界很遠,可你即使跑步也要看著腳下。


安若凡


小編明顯是在詆譭雲南的,一、只拿貴陽好的一面來比,昆明冬無嚴寒,貴陽夏無酷暑,告訴小編,昆明不光冬無嚴寒同時也是夏無酷暑,二者皆有,怎麼到你嘴裡只剩下冬無嚴寒了?二、大數據對GDP增長貢獻率並不大,無須吹得太大,三、雲南旅遊景區是貴州沒法比的,雲南的旅遊景區是大景而貴州的旅遊景區是小景,雲南5A級景區八個,貴州五個,光麗江就有二個5A景區,40多個大小景點,世界文化貴產雲南有八個,貴州兩個,雲南景區一年四季都可遊貴州黃果樹瀑布旱季水小沒看頭,百里杜鵑沒花看,至於說雲南旅遊名聲越來越壞那是心存惡念的人才這麼想,事實上經過近一年的整治雲南旅遊已逐步走上正軌,17年旅遊人數及收入皆比上一年提升二成以上,貴州旅遊最近兩年趕超雲南的原因一是交通比雲南便捷,二是貴州旅遊開發晚遊客還存在新鮮感,等人們的新鮮感一過必將回到原點,待雲南的交通完善及旅遊環境全面優化後貴州的旅遊無論如何也比不了雲南的。四,小編隻字不提貴州的負債率,貴州是全國負債率最高的省份,達到74%,貴州這幾年的GDP高速發展是通過舉債搞基礎設施建設得來的,而這樣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高負債率以後必將拖累貴州經濟,2017年貴州GDP增速10.2,雲南9.5,雲南也不差,五,雖然人均GDP貴州高於雲南,但人均收入貴州仍低於雲南,貴州是全國人均收入倒數第二,六,昆明地域廣闊且平坦,貴陽地處山區崎嶇不平發展前景不如昆明。雲南人很低調沒人發貼與其他地方比來比去,不明白為什麼貴州人時不時有人發文到處找存在感,今天比這個省明天比這個省,累不累啊?!


62145522


從人口,經濟,政治,人文,貴陽無法超越西安,陝西的名人很多如張嘉譯,文章,文人中陳忠實,路遙,柳青,賈平凹,其中最著名的于右任、劉自櫝,開創了長安畫派的石魯、趙望雲、何海霞。

後來是方濟眾、黃胄等人。現在有劉文西、王西京、吳三大、雷珍民、吳修、鍾明善、江文湛、王金嶺、陳國勇、趙振川、王海力、張之光、馬繼忠、王有政、崔振寬、郭全忠等











中國書畫週刊


西安是十三朝首都的時候,有沒有貴陽這地都得打個問號,要麼就是個村,歷史地位、沉澱差的不是一點,沒法比,這是往遠了說。往近了說西安的教育、軍工、科技綜合實力全國排在前5,經濟是目前的弱項,但隨著國家級中心城市定位的落實,西鹹大開發,各項招商引資及優秀人才落戶政策的實施,西安在西北的戰略地位、發展機遇凸顯,將對周邊形成巨大的虹吸效應,這必將刺激經濟的騰飛,成為帶動中國西北經濟發展的龍頭,這是國家的大戰略佈局。所以說這兩個城市沒有可比性,因為歷史角色不同,未來的城市定位也不同,政策傾向不同, 這就決定了結果。而且城市之間也沒有什麼可比的,都是自己人嘛,千萬別互黑,希望各都能在各自的軌道上更好的發展,造福於一方,提高大家的幸福感。互勉吧,都加油![微笑]


我不是公知


貴陽目前和西安的差距不止十年,這不是簡單的經濟數值,而是綜合實力。

2017年GDP總量排名,西安7469(全國第21位),貴陽3518億(全國第58位)

2016年330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排名,西安屬於高收入50城之一,全國第45位,貴州屬於中等收入100城之一,全國第79位。

而其他方面,西安是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區交通樞紐城市,醫療、科研、教育、高校、軍工、重工業等方面國內一流,如果拋開經濟不說,西安的實力可以在全國穩居前十。GDP其實對西安來說是弱項,但即便如此仍然是貴陽的一倍還多,而前邊提到的優勢層面,西安的優勢一倍恐怕都不止,所以這樣的差距相用十年反超,難度係數相當於中國兩年內反超美國。


子夜的風


主要看哪一個方面能趕上西安,如果按GDP總量,十年內趕上非常困難,現在西安是貴陽的兩倍,即便貴陽的增長率是西安的兩倍,總量的增長也才持平,更何況還達不到兩倍。但是人均GDP趕上西安還是有可能的,畢竟現在的差距才幾千塊。貴陽和西安的定位各有側重點,西安現在的目標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和最大樞紐,又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發展後勁十足。貴陽是一個新興城市,沒有多少負擔,可以全新規劃,加上氣候環境非常好,打造以大數據為依託的服務型城市,未來的環境治理負擔輕,發展前途還是非常可觀的,缺點就是人口體量小,教育資源薄弱,人才吸引困難。兩個城市不能單純的比較GDP,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在城市綜合體上發展各自特色。用可宜居城市來對比或許更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