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的婉約宋詞,卻有寥闊高遠意味,其中名句備受王國維推崇

在北宋詞壇上,除了蘇軾等人,多數都是婉約詞人。畢竟宋詞的一開始幾乎都是婉約詞風,由此也產生了很多的宋詞名家,他們都是以寫婉約宋詞而見長的。尤其是宋代前期的宋詞創作,多數都可以歸入到婉約詞的範疇當中。

北宋宰相的婉約宋詞,卻有寥闊高遠意味,其中名句備受王國維推崇

這其中就包括當時赫赫有名的宰相,他的詩詞創作很有靈氣,雖然都會被歸入到婉約詞的範疇當中,不過在他的詩詞當中總是會洋溢著寥闊高遠的意味,且多有名言警句。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宋詞,其中的名句就受到王國維的推崇: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雙飛去 一作:雙來去 離恨苦 一作:離別苦)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北宋宰相的婉約宋詞,卻有寥闊高遠意味,其中名句備受王國維推崇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作者是北宋詞人晏殊。這個詞人曾經做過宋代的宰相,詩詞的創作也很有名氣。我們非常熟悉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就出自他的筆下。而在這首詞當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更是廣為人知。

王國維評論讀書求學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一句就獨佔了第一層境界。

北宋宰相的婉約宋詞,卻有寥闊高遠意味,其中名句備受王國維推崇

這是一首,表達離別相思之苦的宋詞,也是婉約詞創作中最常見的主題。上片主要是景色描寫,起句“檻菊愁煙蘭泣露”,極盡語言的華美,卻也用“愁煙”、“泣露”將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投射到外在的植物上,表達出抒情主人公的哀愁。

北宋宰相的婉約宋詞,卻有寥闊高遠意味,其中名句備受王國維推崇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這也是一句現實景物的剪影,就像是在我們眼前展開一幅奇妙的畫卷,賦予畫面以悠遠的意境。但同時,作者以“燕子雙飛去”襯托抒情女主人公的孤單無依。“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這兩句呼應主題,表達出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

下片一開始,就是這首詞最引人注目的詞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夜無眠,抒情主人公登高望遠,渴望能見到歸人。夜裡西風蕭瑟,黃葉凋零本就讓抒情主人公心生酸楚,今晨登高望遠更讓她感受到離愁別恨。

北宋宰相的婉約宋詞,卻有寥闊高遠意味,其中名句備受王國維推崇

盼歸而不得,抒情主人公渴望藉助書信表達相思,也渴望能早日得到對方的消息。所以“欲寄彩箋兼尺素”,但是天海茫茫,“山長水闊知何處”,不知該寄往哪裡?

這首詞的主題描寫,並沒有超越一般婉約詞所表達的主題範疇,但是其中的詞句卻體現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這首詞最精彩的詞句,當然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寫的是女子登高望遠盼歸,卻能夠帶給我們精神的薰陶。透過這兩句宋詞,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登高望遠的孤單背影,但是在她的背影之後,乃是遼闊的天地。

北宋宰相的婉約宋詞,卻有寥闊高遠意味,其中名句備受王國維推崇

畫面當中有幾分悲涼,有幾分哀怨,有幾分相思之淚,有幾分孤單落寞;但是在畫面的遠處,我們卻可以提煉出關於人生、關於命運、關於愛情的更深刻的主題。這才是這首詞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也是王國維對此倍加推崇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